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7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应用组织多普勒观察缺血心肌等容收缩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血心肌等容收缩波(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IVC)幅度和时相的变化。方法:7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旋支后壁分支结扎前、后分别录得左室后壁短轴方向等容收缩期组织多普勒(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运动频谱,并进行结扎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结扎前后比较,等容收缩波IVC,显著降低[(17.31&;#177;2.88),(6.01&;#177;3.25)cm/s,t&;gt;5&;#215;10^6 P&;lt;0.05],持续时间显著缩短[(31.77&;#177;14.69),(13.77&;#177;9.94)ms,t=3.01,P&;lt;0.05],IVC:波显著增高[(-0.53&;#177;11.37),(-17.44&;#177;4.92)cm/s,t=3.36,P&;lt;0.05],持续时间显著延长[(19.00&;#177;9.01),(59.09&;#177;11.99)ms,t=6.20,P&;lt;0.05]。结论:心肌供血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等容收缩波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缺血心肌等容收缩波(isovolumetriccontraction,IVC)幅度和时相的变化。方法:7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旋支后壁分支结扎前、后分别录得左室后壁短轴方向等容收缩期组织多普勒(dopplertissueimaging,DTI)运动频谱,并进行结扎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结扎前后比较,等容收缩波IVC1显著降低犤(17.31±2.88),(6.01±3.25)cm/s,t>5×106,P<0.05犦,持续时间显著缩短犤(31.77±14.69),(13.77±9.94)ms,t=3.01,P<0.05犦,IVC2波显著增高犤(-0.53±11.37),(-17.44±4.92)cm/s,t=3.36,P<0.05犦,持续时间显著延长犤(19.00±9.01),(59.09±11.99)ms,t=6.20,P<0.05犦。结论:心肌供血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等容收缩波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3.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定量评价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定量诊断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可行性。方法:12只开胸犬以冠脉缩窄器造成左前降支轻,中,重不同程度狭窄,狭窄前后静滴“全氟显”(速度5ml/min)进行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左室乳头肌中段短轴观察左室前壁心肌显影,室壁厚度和运动,采用动态图像单帧转化法以图像软件分析造影结果。结果:轻度缺血时,心肌显影的视频亮度峰值(VBP)及再灌注速度与狭窄前比较无显著差异,药物负荷状态下差异增大;中,重度缺血时二者明显减低。心肌缺血时,舒张期与收缩期VBP比值正常减低。结论:结合药物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可以定量诊断不同程度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正常人颈动脉(CA)、股动脉(FA)内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超声诊断标准。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测量236例不同年龄组正常健康者CA、FA的IMT及肱动脉EDD。结果正常人CA的IMT均值为(0.59±0.12)mm,FA均值为(0.63±0.15)mm,CA、FA的IMT上限分别为0.83mm、0.93mm。EDD均值为(16.16±5.63)%。年龄≤50岁正常人CA、FA的IMT上限分别为0.7mm、0.77mm。年龄>50岁正常人CA、FA的IMT上限分别为0.98mm、1.07mm。结论正常人CA、FA的IMT变化规律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厚;肱动脉EDD随年龄增长而减低。关键词  相似文献   
25.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硬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硬缘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298例硬缘ASD患者,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谐波功能经胸测量各切面ASD大小及周缘情况,ASD封堵术中TTE监测封堵过程、封堵器的牢固性,彩色多普勒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器释放后测量其腰部大小,并与术前TTE测量的ASD最大径进行比较。结果用TTE术前检查ASD最大径3~40 mm[平均(20.0±8.5)mm],选用的封堵器6~46 mm[平均(24.9±9.4)mm],释放后封堵器腰径3~40 mm[平均(20.5±8.6)mm]。TTE测量的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Y=1.11X+2.67,r=0.98,P<0.0001)。TTE测量的ASD大小与释放后封堵器腰径相关关系极佳(Y=0.99X+0.24,r=0.99,P<0.0001)。所有患者ASD封堵器固定牢固,无脱落。结论TTE结合组织谐波功能可以准确测量硬缘ASD大小,是指导ASD封堵的可行、有效、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腹射频消融(RFA)微创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射频消融术,观察术后1、3、6、10个月的临床症状、超声造影病灶血流灌注、子宫体积、血清血红蛋白(Hb)及卵巢肿瘤相关抗原(CA125)含量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患者痛经症状、经量及血块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血清CA125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超声造影可见消融病灶内未见造影剂灌注。术后3个月血清Hb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0个月子宫体积进行性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腹射频消融微创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以安全有效地灭活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血管并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7.
联机声学密度定量与心肌原始射频信号强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验证商用超声诊断仪所测定的心肌背向散射信号强度的可靠性。方法:60只中国本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测定经胸测量其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开胸分别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高钾或高钙溶液使心脏停搏于舒张期或收缩期。分别用商用超声诊断仪和专用的声学射频信号检测仪测定其回波强度。结果:离体心脏心肌背向散射积分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测值均和活体心脏无显著差异,收缩期和舒张期之间则有显著的差别,舒张期明显高于收缩期;离体心脏的心肌射频信号强度收缩期和舒张期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差异。结论:联机声学密度定量分析系统所测信号强度准确反映心肌的声学特性。  相似文献   
28.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新生儿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患者为3例出生6天、7天及25天的新生儿。采用Hp 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2MHz,经胸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测。结果 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心图特征为左房明显小,房水平右向左分流,其后方见肺总静脉、与左房无交通,追踪其瞳向右下穿过膈肌、于肝右叶后方入门静脉或肝静脉。剑下主动脉短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经心内膜心肌内直接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治疗猪心肌缺血模型后,远期心功能以及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30只实验用小香猪均分为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以冠状动脉内球囊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后,通过NOGA系统经心内膜将空质粒和pIRES2-EGFP-hVEGF165质粒分别直接注射至对照组和治疗组猪的缺血部位心肌内。在注射前及注射后1年,应用超声检测M型局部室壁的运动幅度和背向散射积分的心动周期变异(cardiac cycle variation of integrated backscatter,CVIB)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1年后处死动物,通过检测Ⅷ因子的SABC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生成的情况,并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1年时,M型局部室壁的运动幅度和CVIB、LVEF均显著增加(P0.05)。检测Ⅷ因子的SABC染色法显示,对照组心肌内毛细血管数目为(13±5)个/HP;而治疗组为(38±5)个/HP(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对照组梗死区残存心肌存在严重的心肌细胞萎缩,缺血区心肌肌丝出现不同程度纵向断裂,线粒体排列紊乱,时有肿胀、变性;而治疗组残存心肌仅轻度萎缩,缺血区心肌的结构较为正常。结论:猪心肌缺血模型经心内膜直接注射pIRES2-EGFP-hVEGF165基因后,远期可增加缺血心肌部位的血管新生,促进局部心肌细胞结构的恢复,从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0.
为适应培养现代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从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总结了改善肝胆外科见习教学质量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