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951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7篇
  8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收集2008-2012年间行子宫切除的200例患者采用以上2种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阴式子宫全切除术108例(TVH组),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92例(LAVH组),比较两组子宫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子宫大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住院时间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盆腔粘连、子宫较大的病例,可优先选择腹腔镜辅助阴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2.
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LD)被认为是饮食-环境-遗传易感代谢性疾病,是发达国家第一大慢性肝病和肝酶异常的首要病因。在我国,FLD发病率明显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FLD是多种病因或疾病引起的肝内合成TG的速度超过LDL-C的合成及分泌入血液的速度,使TG、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胆红素与脑梗塞和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分析105例脑梗塞和10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胆红素含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2次评分,分为恶化组和好转组.结果:脑梗塞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出血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含量与脑梗塞组、脑出血组的短期预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组胆红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974.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也是学习临床各科课程的基础学科。该文就多年教学体会,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药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比较针刀疗法与针刺拔罐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刀组(30例)和针罐组(30例)。针刀治疗在枕骨上项线、颈项两侧肌肉、项中线、两侧斜方肌、肩胛骨的内缘选点操作,只治疗1次;针罐治疗取风池、风府、天柱、大椎、肩井、颈4~颈6夹脊穴、后溪、阿是穴,常规针刺后于局部拔罐,隔日1次,共治疗6次。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3、6个月随访颈项僵硬拘紧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针刀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70.0%(21/30),总有效率为96.7%(29/30);针罐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愈显率为56.7%(17/30),总有效率为93.3%(28/3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疗效明显优于针罐组。颈项僵硬拘紧改善情况在治疗后1、3、6个月随访时针刀疗法均明显优于针罐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颈项疼痛的缓解方面两种方法均有效,但针刀组在治疗后3、6个月随访时缓解程度要明显优于针罐疗法(均P0.01)。结论:针刀疗法在改善局部僵硬拘紧症状及缓解疼痛方面优于针罐疗法,且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976.
977.
目的:探讨13 C-嘧噻西啶呼气试验(13 C-Methacetin breath test,13 C-MBT)作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指标,探索其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本院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类型入组.于入院后接受13 C-MBT及其他基本检查,并记录显效时间、13 C-MBT相关结果.通过描述性分析,比较入选患者CTP分级和13 C-MBT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患者的13 C-MB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入选的患者Child A组15例,Child B组40例,Child C组30例,肝储备功能Child A组(M=0.40)大于Child B组(M=0.22)大于Child C组(M=0.11),与显效时间呈负相关;按照病因分类,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有6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有17例,与健康对照组(10例)相比,两组肝储备功能均减弱(P<0.01),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储备功能高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组(M=-0.16)(P<0.01);对MVmax40,CUM40,CUM120相互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乙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组(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健康对照组明显大于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低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组.结论:13 C-MBT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高,且为无创、便捷的检测方法,通过动态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并结合临床相关血液检查,可作为监测及预后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78.
979.
980.
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我国到2020年约有451万癌症病例和304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消化道癌症死亡占比36.4 %[1].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5种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占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42 .44%[ 2 ].可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也逐渐成为我国高发的癌症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