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951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7篇
  8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62.
目的在结肠镜检查中运用二次进镜观察乙状结肠的方法,研究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检出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31日经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结检查的1 800例患者,随机抽取900例患者进行乙状结肠的二次进镜观察,分析乙状结肠单次进镜与二次进镜的腺瘤性息肉检出率情况。 结果1 800例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共832例患者检查结肠腺瘤性息肉,其中乙状结肠单次进镜共检出乙状结肠腺瘤780枚,乙状结肠二次进镜共检出乙状结肠腺瘤1 080枚。 结论在本研究中,乙状结肠二次进镜可提高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检出率,对降低发展为结肠癌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灵芝多糖对HepG2细胞诱导的肝癌小鼠肠道菌群及其菌群代谢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HepG2细胞构建肝癌小鼠模型,将21只造模成功的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灵芝多糖(GLP)和益生菌处理组,每组7只,另选择正常小鼠7只作为对照组,给予药物处理组动物GLP或益生菌灌胃,另两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2 w。采用镜检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DGGE)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及其脂肪酸代谢产物水平。结果 肝癌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2.3±0.5)×1010 CFU/g、(12.2±2.2)×109 CFU/g、(3.9±1.5)×107 CFU/g和(5.0±1.2)×1010 CFU/g,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94±0.18)×1010 CFU/g、(3.49±0.66)×109 CFU/g、(1.12±0.11)×107 CFU/g和(0.57±0.06)×1010 CFU/g,P<0.05],GLP干预组小鼠肠道上述菌群分别为(1.1±0.1)×1010 CFU/g、(6.5±1.1)×109 CFU/g、(1.8±0.2)×107 CFU/g和(1.5±0.1)×1010 CFU/g,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GLP处理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7.2±1.1)S、(4.8±1.1)H和(1.0±0.2)E,显著高于模型组【分别为(5.7±1.2)S、(3.4±0.5)H、(0.7±0.1)E,P<0.05】;GLP干预组小鼠肠道菌群乙酸、丙酸、正丁酸和D-乳酸水平分别为(37.9±3.3)mmol/L、(3.9±0.2)mmol/L、(2.3±0.3)mmol/L和(0.2±0.0)g/L,与模型组【分别为(26.8±3.2)mmol/L、(1.8±0.4)mmol/L、(1.8±0.2)mmol/L和(0.5±0.1)g/L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肝癌小鼠肠道菌群出现了失调,而应用GLP可能帮助改善机体肠道微生态紊乱状态,其意义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64.
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报道较少 ,现对34例老年单纯糖尿病患者 ,3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均为Ⅱ型糖尿病。老年单纯糖尿病组 34例 ,男 2 6例、女 8例 ,年龄 6 0~ 6 8(平均 6 4 .5 )岁 ,病程 2~ 10年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38例 ,男 2 8例、女 10例 ,年龄 6 2~ 78(平均 6 8.5 )岁 ,病程 3~ 2 0年。所有病例均于未行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全部受试者均接受 2 …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VEGF反义核苷酸对裸鼠胃癌肿瘤生长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反义核苷酸技术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建立裸鼠胃癌模型后,将胃癌裸鼠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腹腔内注射脂质体介导VEGF反义核苷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4周。10周后处死裸鼠,比较两组肿瘤生长、转移情况以及肿瘤毛细血管密度等。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肿瘤的体积、质量明显减小、肿瘤周围的毛细血管密度、腹腔转移率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脂质体介导VEGF反义核苷酸对胃癌的生长转移以及血管生成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侵入机体主要定居在胃黏膜的黏液层,全球约50%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1],我国平均为60%左右,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成为新感染者[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一些常见的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3-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强关联的Ⅰ类致癌物[5]。  相似文献   
67.
目的:浅析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应用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其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术后恢复指标、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76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接受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术后恢复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的患者给予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促使其快速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8.
韩艳玲 《中外医疗》2021,40(14):43-4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2(CAP2)表达及与病理组织学、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5例胃癌患者,通过免疫自制化学法评估CAP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以CAP2相对表达量中位数(3.5)为界,将患者分为CAP2高表达组与CAP2低表达组,分析胃癌组织中...  相似文献   
69.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间质性肺病(ILD)是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其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预后差,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易漏诊。近年来,相关文献提示,与异常纤维化和基质重塑、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均可能与CTDI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旨在对可能成为CTD-ILD早期诊治靶点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为CTD-ILD后续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从而为CTD-ILD的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盐酸吗啡片滴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盐酸吗啡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睡眠时间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盐酸吗啡片滴定有助于缓解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