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951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7篇
  8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2003-2005年,我院采用消痔灵注射液四步注射法治疗Ⅰ~Ⅲ期内痔30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胃铋镁颗粒对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患者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2013年4~9月住院及首次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46例),每组各脱落2例。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疗程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胃铋镁颗粒,1袋/次,3次/d,疗程3个月。用药1、3个月后复查三大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血肝肾功能,用药3个月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服药后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35.4%、39.6%,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8.2%、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铋镁颗粒对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造成的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取了糖尿病足患者50例,并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执行基础护理,而观察组致力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经过比对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其获取的结果十分显著,统计学研究价值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确保临床干预效果的良好实现,也适合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指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62例受试者中正常糖耐量(NGT)103人、IGT98人、糖尿病(DM)61人,全部进行即刻尿转铁蛋白/肌酐(UTRF/Cr)和尿白蛋白/肌酐(UAlb/Cr)的检测及临床观察指标的测定。结果(1)UTRF/Cr与UAlb/Cr呈显著正相关,r=0.618,P<0.001。(2)IGT组的UAlb/Cr(中位数,极差)、UTRF/Cr(中位数,极差)高于NGT组(0.015,0.44mg/mg比0.012,0.58mg/mg,t=-1.981,P=0.049;0.064,4.96mg/mg比0.034,7.30mg/mg,t=-2.249,P=0.026)。(3)各组UTRF/Cr比值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白蛋白尿的阳性率(41.6%比29.7%,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尿的主要危险因素是DBP,OR=1.064,2hPGOR=1.109,P<0.01;非糖尿病组的主要危险因素是DBP,OR=1.064,P<0.01。结论在IGT阶段已存在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高血压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尿转铁蛋白/肌酐比值的检测较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更灵敏,但仍需进一步综合比较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5.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孙刚  王峰 《高血压杂志》1997,5(3):215-21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病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h血压并分析正常人组(52例)、高血压Ⅰ期(48例)、Ⅱ期(85例)、Ⅲ期(32例)患者白昼与夜间的血压变化。结果I~Ⅲ期患者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下降率分别为18%,15%;8%,7%;1%,2%;昼夜节律紊乱Ⅰ期6%,Ⅱ期36%,Ⅲ期84%。Ⅰ期夜间SBP下降率高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做为临床上高血压程度及靶器官受损评估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α-内收蛋白基因变异(Gly460Trp)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T786C)变异与大动脉弹性相关性研究。方法 (1)采用Complior SP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量股-颈动脉PWV(C—FPwV),共319例,其中C—FPWV异常组204例,对照组115例;(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的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α-内收蛋白基因变异(Gly460Trp)及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变异(G894T、T786C)。结果 (1)C—FPWV升高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C—FPWV异常组WW、TG+TT基因型、W、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FPWV异常组T786C(CT、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WW和TG+TT基因型与WG+GG、TT基因型比较C—FPWV、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α-内收蛋白460WW基因型(P=0.001,OR=3.234,95%CI1.655—6.320)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TT、TG基因型是动脉弹性减退的危险因素(P=0.025,OR=0.477,95%C10.249~0.911)结论 α-内收蛋白基因变异(Gly460Trp)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变异(G894T)与大动脉弹性有密切相关性,WW、TT、TG型是大动脉弹性减退的敏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脂肪肝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为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 18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脂肪肝超声诊断及胆囊结石声像图诊断,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查出脂肪肝患者429例,胆囊结石患者112例,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高于男性,脂肪肝组胆囊结石患病率(11.88%)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加强对脂肪肝的防治可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加强对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诊断和监测的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脂肪肝胆囊结石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包头医学院二附院体检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患病特点。方法对体检者进行空腹B超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 418名在体检者中共查出患者1 009人,患病率为41.7%,B超检出疾病顺位为脂肪肝、胆结石、肾结石、脾、胰疾病、胆息肉和甲状腺结节,其中男性脂肪肝、肾结石检出率高于女性且有统计学差异;而胆结石和甲状腺结节女性检出率高。结论不同性别的人群疾病检出率有差别,对不同人群患病率高的疾病应当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重点应加强体检后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CDX2与Villin在正常贲门组织、癌旁组织及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贲门组织28例和贲门癌组织标本80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DX2蛋白与Villin蛋白在正常贲门组织、癌旁组织和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DX2蛋白、Villin蛋白与贲门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1.CDX2蛋白在28例正常贲门组织中无表达,在80例贲门癌组织及贲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7.5%(30/80)和62.5%(50/80),CDX2蛋白在各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illin蛋白在28例正常贲门组织中无表达,在80例贲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32/80)和60.0%(48/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贲门癌组织中CDX2蛋白与Villin蛋白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1),而在高-中分化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高于低分化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P<0.01)。结论:1.CDX2蛋白和Villin蛋白可能是贲门癌发生的抑制因素;2.CDX2蛋白和Villin蛋白的表达均与贲门癌的分化程度有关,这两种蛋白和贲门癌的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300例被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采血时间、采血部位、采血方式3个方面对所得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末梢血Hb、WBC、RBC与静脉血、动脉血比较,输液后30 min输液侧采血检测葡萄糖、尿素氮、钾、钠、尿酸与输液另一侧采血检测比较,输液后30 min与输液后1 h输液侧采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生化检验质量控制需注重采血部位、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