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治疗伴有关节内病变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26例进行关节镜治疗的典型腘窝囊肿患者,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20~59岁,平均45.6岁.在处理关节内病变的同时,在后内侧间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节腔之间的通道口.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术后磁共振检查,评定疗效.结果 26例患者都伴有关节内病变,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内侧半月板撕裂12例,外侧半月板撕裂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剥脱性骨软骨炎20例,滑膜皱襞综合征2例,游离体3例.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43.2分,最后1次随访87.1分.视觉模拟评分术前平均8.3分,最后1次随访3.3分.术后磁共振发现1例腘窝囊肿复发.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仅l例没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治疗伴有关节内病变腘窝囊肿,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手术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本科103例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心理和健康指导,重视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实施个体化康复护理计划。结果手术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和无并发症发生,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100%。结论正确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变不健康行为,促进术后康复,并有效地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化疗对骨肉瘤整合素αV、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化疗前和31例化疗后骨肉瘤整合素αV、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骨肉瘤细胞整合素αV、PCNA均呈阳性表达,化疗后整合素αV表达较化疗前下降(P<0.05),PCNA表达没有变化(P>0.05),两者表达互成正相关(P<0.05)。化疗后整合素αV表达与骨肉瘤的Enneking分期、侵袭、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整合素αV和PCNA可能成为骨肉瘤诊断有益的辅助指标。化疗可能通过下调骨肉瘤细胞整合素αV表达从而影响其生物学活性。化疗后整合素αV表达情况有望成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侵袭、复发的指标,其与PCNA表达成正相关,二者可能在化疗后肿瘤细胞的增殖、修复中存在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MMP-9、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和15例正常骨组织中CD44v6和MMP-9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并进行回顾性随访。结果 在骨肉瘤组织中,MMP-9、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和正常骨组织;MMP-9阳性表达与骨肉瘤软组织侵袭及预后有一定关系;CD44v6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CD44v6与MMP-9均可作为骨肿瘤恶性表型的辅助指标;MMP-9与骨肉瘤的侵袭、转移相关,可作为预测骨肉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和新鲜骨髓细胞(fBMC)静脉移植后在脑梗死时脑内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脑梗死模型,经尾静脉将标记的rMSC和fBMC植入体内,于不同时程对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分.应用荧光激发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细胞在脑内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细胞化学染色观察rMSC体外分化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两移植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01),组间 mN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移植组在荧光激发下均可见移植细胞在梗死区及其周边区聚集并存活,且有部分植入细胞分化表达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在体外rMSC未见类似分化表达.两组植入细胞存活与分化标志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MSC和fBMC经静脉移植后在宿主脑内均能够存活、迁移并分化表达神经细胞表型,均有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神经根回植术结合运动神经移位寄养法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 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单纯回植组(A组):颈后路显露并根性撕脱C5、C6、C7神经根,C6前根回植入脊髓前外侧,再经前路将其他加入肌皮神经及从C6发出到其他的分支切断,使回植C6与肌皮神经单一联系。运动神经持续寄养组(B组):在单纯回植组的基础上经前路将加行胸内侧神经与肌皮神经端侧缝合,左侧上肢为实验侧,右侧为对照侧。术后1、2、3个月分别观察比较左上肢屈肘功能恢复情况、肱二头肌肌肉运动诱发电位、肱二头肌肌肉湿重称量、肱二头肌肌肉肌纤维横截面积,比较2组间各项指标恢复率的差别情况。结果 C6前根回植术后1、2、3个月,加行胸内侧神经持续寄养的实验组其肌肉湿重、肌肉纤维横截面积、肌肉运动诱发电位恢复率均高于单纯回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神经端侧寄养法能有效预防骨骼肌失神经肌萎缩,促进脊髓神经根回植后的臂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7.
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p27Kip1基因转染骨肉瘤MG-63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p27Kip1基因转染后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生存能力的影响.方法 重组质粒在内的三质粒共转染包装、收集腺相关病毒颗粒,检测病毒滴度并感染MG-63细胞,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27Kip1基因的表达,并行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探讨p27Kip1基因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体外作用.结果 三质粒成功共转染293细胞,X-gal染色观察转染率为60%;采用CPE法(微量全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1.6×108 PFU/ml;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p27Kip1基因高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转染组细胞增殖明显减慢;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AAV-p27Kip1组细胞周期见S、G2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结论 p27Kip1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骨肉瘤MG-63细胞后能高表达目的 基因,并阻滞细胞于G1/S期,从而显著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8.
1 病例报告 男,57岁.1992-10出现腰痛,在当地医院行腰椎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经按摩、针灸、牵引治疗疼痛缓解.1999-01腰痛加重且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及跛行,来本院就诊住院.查体:腰椎右侧凸畸形,腰4/5棘突叩压痛,双下肢放射痛,但感觉无异常,肌力Ⅴ级,腰椎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  相似文献   
29.
大鼠脊髓损伤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1)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CINC—1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CINC—1 mRNA的表达,脊髓损伤后1h表达迅速增强,伤后6h达峰值(1.027&;#177;0.124)与假手术组(0.175&;#177;0.095)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3.359,P&;lt;0.01),随后逐渐下降但维持较高水平至损伤后72h。结论:脊髓损伤后CINC—1 mRNA表达迅速增强,提示CINC-1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并可能是一种损伤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中的重要亚单位c-fos与软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细胞的生理进程和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5-01和EBSCO2000-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fo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5-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原癌基因,立早基因”,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以关键词“软骨,增殖,分化,炎症”为条件对所获文献进行二次检索。纳入标准:文章应涉及c-fos基因与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炎症的内容。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4篇相关文献,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文献是由于内容陈旧或重复。资料综合:对剩余的17篇文献全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综合研究。软骨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在各种生长因子和外界环境变化作用下,会发生明显形态和生化成分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细胞信号通路上的信使之一的c-fos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过度的表达c-fos会诱发软骨肉瘤,软骨细胞不能正常成熟,而去除c-fos则肢体发育短小,生长板断裂,生长期细胞减少,肥大带扩大。软骨关节炎早期,软骨表现出一种自我修复的能力,细胞体积变肥大,蛋白聚糖增加。当后期平衡被打破,炎症所致破坏效应则显现出来,其中c-fos基因充当了重要信使。结论:c-fos基因可以结合在许多基因的启动子上参与转录调控,并在转录前后对蛋白结合DNA等多个水平的表达进行调节,与软骨的分化和炎症密切相关,提示可以针对软骨疾病患者开展以c-fos为靶点的药物及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