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373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05篇
  14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液(SRF)能否引起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浆内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和转位,探讨SRF与RPE细胞中PKC信号系统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为体外培养的RPE细胞;不同的刺激因素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刺激RPE细胞,通过细胞裂解和离心获取细胞浆和细胞膜蛋白粗提液,用同位素^32P标记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细胞浆和细胞膜PKC活性水平。结果:SRF和佛波酯(PMA)都可以激活RPE细胞浆中的PKC(c-PKC),并使其由胞浆向胞膜转位,但胞膜上PKC(m-PKC)活性峰值水平和出现的时间不同。结论:SRF可引起RPE细胞膜上PKC的活性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对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行眼底荧光造影患者96例。根据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单号48例患者实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双号4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检查顺利完成,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大力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34.
《中国医药科学》2017,(9):69-7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方法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血肌酐、PaO_2、MAP、血清CRP以及IL-6等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总有效率4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h后,心率、血肌酐、CRP、IL-6以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MAP、PaO_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研究组心率、血肌酐、CRP、IL-6以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AP、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基于IMB模型的延伸服务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制定基于IMB模型的延伸服务。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诊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3个月并发症情况和抑郁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7.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0.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12.53±1.9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36±2.04)分(P<0.05),观察组抑郁评分为(15.68±2.01)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84±1.86)分(P<0.05)。结论 IMB模型的延伸服务能够良好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36.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111-1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2组。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的方法。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的统计方法,从在肺功能检测、RPFS-C评分和康复效果3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测、RPFS-C评分和康复效果均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效果方面,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结合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分析ICU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和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ICU的呼吸机依赖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肺部感染,且所有呼吸机患者均展开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8例),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观察组(58例),比较分析的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呼吸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28%,明显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中的抢救率、基础护理和护理安全度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患者7例,占12.0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17例,占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呼吸机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选取我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呼吸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38.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手术是PTC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由于颈部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术后复发和转移较为常见。有研究认为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PTC术后复发与转移具有一定联系,故研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PTC治疗随访中的价值,可以为监测肿瘤术后转归提供新思路,对于及早发现肿瘤术后复发与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运行病历管理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泌尿外科24名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泌尿外科24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观察组实行医护一体化运行病历管理模式,对照组实行常规的运行病历管理模式。不定期抽查两组运行病历,比较两组缺陷病历发生率,主要缺陷项目发生率以及患者填写各项知情同意书时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运行病历缺陷项目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为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培训后,观察组医护人员考核合格率为95.83%,对照组医护人员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方填写各项知情同意书时对观察组医护人员总体满意率为87.5%,对对照组医护人员总体满意率为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运行病历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运行病历质量,促进医护人员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对脂肪性肝病的认识,减少或防止并发症、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8例脂肪性肝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活与饮食的指导、运动疗法、改变不正确认知观念及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身体状况来选择恰当的护理方式,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和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