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340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119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红斑、簇集性水疱,皮损呈带状分布、伴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科常见病,其中神经痛最为困扰患者.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临床常以抗病毒、止痛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因患有多种疾病,而存在用药禁忌.为了使此类患者减轻痛苦、尽快康复,火针治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火针是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用途广泛,流传久远,效果良好.现将火针治疗既往有肾移植手术史的带状疱疹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联合人工周期疗法对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预防的效果。 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宫腔镜术治疗的 1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0 例。 对照组给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桃红四物汤联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 比较两组月经症状改善情况、宫腔粘连发生情况、宫腔粘连预后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月经改善率为 92.50% 、总有效率为 87.50% 、宫腔形态学恢复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 67.50% 、 73.75% ( P<0.05 );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 2.50% )低于对 照 组 ( 20.00%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05 );治 疗 后 两 组 月 经 情 况 、粘 连 类 型 、粘 连 范 围 及 宫 腔 粘 连 总 评 分 均 显 著 低 于 治 疗 前 ( P <0.05 ),且观察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人工周期疗法用于宫腔镜术后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情况 ,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人工 周期治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用西药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频数、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4.
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关于达比加群酯不良反应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达比加群酯致ADR的个案报道共73例;其性别分布男性44例(60.3%),女性29例(39.7%);年龄分布以70岁以上较多(59例,80.8%);多发生在用药后6个月内(60例,82.2%);达比加群酯致ADR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50.7%)、血液系统损害(15.1%)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1.0%)多见。临床使用达比加群酯过程中应重点考量患者肾功能、年龄、体重和性别等危险因素,并重点监测和防治其ADR,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虎潜丸干预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中BMP-2水平的影响。方法6个月龄的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模型组、雌激素组、虎潜丸组和假手术组。确定造模成功后,虎潜丸组给予虎潜丸煎剂浓缩液灌胃,每天一次;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悬浊液灌胃,每周一次;手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每天一次。灌胃治疗12周后测量各组大鼠的骨密度及骨组织中BMP-2含量。结果虎潜丸组及雌激素组与手术模型组相比较,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都得到了一定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中BMP-2的水平也都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潜丸对切除卵巢后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在一定程度地提高了组织中BMP-2的水平,从而抑制骨组织的吸收,促进骨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金刚丸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肾阳亏虚型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72名肾阳亏虚型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骨化三醇治疗)和治疗组(金刚丸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每组36例。治疗持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成骨相关基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9.4%(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全髋、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P<0.05),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RNA表达水平、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osteocalcin, BGLAP)水平、健康状况调查问卷(36-item short-form,SF-36)评分升高(P<0.05),抗酒石酸酸性...  相似文献   
47.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包括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症、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等。尤教授认为其虽有不同的名称,但都为同一个机理,治法也相同。治疗上提出重视生殖链终端,并指出患者需全生命周期管理。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患者有无孕求,尤教授将其治疗分为3个方案,提出内异1号方、内异2号方用于临床,疗效极佳,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公孙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抑郁样行为、内脏敏感性和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1、CRF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西药组,每组10只,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制造FD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穴取双侧内关、公孙穴,疏密波,频率为(2/10)Hz,电流强度为1 mA,每次30 min;西药组灌服莫沙必利和黛力新溶液;均每日干预1次,连续21 d。干预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观察焦虑抑郁行为;腹壁撤退反射评分(AWR)评定内脏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组织CRF及其受体CRF1、CRF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旷场箱中的穿格、起立、修饰次数显著减少(P<0.05);AWR评分在球囊内压力为40、60、80 mmHg时显著升高(P<0.05);下丘脑CRF及其受体CRF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CRF2受体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大鼠在旷场箱中的穿格、起立、修饰次数显著增加(P<0.05);AW...  相似文献   
49.
隐白穴又名“鬼垒”“鬼眼”,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主治脾胃、心系、肝胆、气血津液等病证。《针灸大成》是一本集针理、针法、针技的针灸学著作,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针灸大成》中有关隐白穴的文献,总结隐白穴的命名定位、刺法灸法,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着重探析,以期为现代医者使用隐白穴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肛瘘创面愈合是一个慢性繁杂的过程,肛瘘合并肠癌患者受肿瘤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创面愈合更加缓慢。扶正健脾是历代医家防治肠癌及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思想及治则。探讨创面愈合与脾胃的关系,通过扶正健脾调节人体气血,改善正虚状态,达到肠癌患者肛瘘创面促愈目的,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