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早期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琼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981-982
  相似文献   
22.
李今庸教授今年已80高龄,恰好亦是他从医67周年的日子。67年来,他为探究中医理论的真谛呕心沥血,为培养中医学术的接班人费尽苦心,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奔走呼号。他作为全国著名的中医学理论家、老中医药专家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3.
李今庸教授自1982年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初建伊始担任副理事长,到1986年当选理事长至今,已同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及其事业的发展一起走过了22个春秋。不但见证了学会的发展历程,也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努力。正值李老八十华诞之际,在此恭贺李老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对标准进行临床应用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对新修标准临床适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分层调查本科室医生,填写小儿《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适用性调查问卷》10份、《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50份,并应用本标准评价70例哮喘患儿发作期的临床疗效。结果 适用性调查问卷评分基本集中在5分和6分,且以6分居多,对标准的赞成率100%。应用性评价中,疾病、证候诊断及分证诊断要点符合度评分以6分居多,疗效评价指标符合度评分集中在5、6分,对标准总体评分以6分居多。70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临床疗效评价,西医组有效率95%,中医组98%,2组比较,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喘(修订)》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适用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6.
湖北中医药大学陈国权教授认为《金匮要略》的腹满病实为腹痛病,其病在肝脾者尤多,依据脏腑相关及其传变规律,又可分为肝病传脾、脾病侮肝及肝脾同病者。陈教授认为"肝满"者应当实脾,"脾满"者当不忘顾肝,肝脾同病者宜合而调之。文章主要对陈教授立足肝脾相关治疗腹满病的经验进行了论述,以冀由肝脾两脏之小相关而广之于五脏六腑之大相关,从而为临床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传代培养。用抗纤软肝冲剂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72h,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分析Ⅰ型前胶原、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β1mRNA的表达。结论: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是调控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β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不同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辨证论治前后的胃粘膜内镜及病理的变化,探讨该病中医证型与胃粘膜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不同证型该病患者提供一定试验依据。方法 将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辨证分为6个证型,脾胃虚弱证18例、肝胃郁热证16例、脾胃湿热证12例、胃阴不足证9例、肝胃气滞证8例、胃络瘀血证5例,予中医辨证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胃粘膜变化程度,并分析其与各证型的关系。结果 证型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脾胃虚弱证(26.5%),肝胃郁热证(23.5%),脾胃湿热证(17.6%),胃阴不足证(13.2%),肝胃气滞证(11.8%),胃络瘀血证(7.4%);胃粘膜轻度萎缩以脾胃虚弱证最常见(88.9%,P<0.001),胃粘膜轻度肠上皮化生以脾胃湿热证最常见(91.7%,P<0.01),重度萎缩和重度肠上皮化生均以胃络瘀血证(100%、80%,P<0.05)最常见,胃粘膜I级糜烂以脾胃虚弱证(77.8%,P<0.05)最常见,IV级糜烂以脾胃湿热证(75.0%,P<0.05)最常见;脾胃虚弱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萎缩程度积分变化最大(△=0.94±0.42,P<0.05),胃络瘀血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程度变化最大(△=1.80±0.45,P<0.05),脾胃湿热证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糜烂程度变化最大(△=1.67±0.49,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治疗前后证型与胃粘膜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不同证型患者提供部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9.
作为一位在国内享有盛名的中医学家,先生具有宽厚坚实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医疗战线上工作了67个春秋,使广大患者从沉疴中获得新生,是谓“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只有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精湛的医疗技术的人,才会有令人留连的回首。作为一位蜚声医坛的医门泰斗,先生“喜读书,勤笔记;爱写作,好思索”,在教学论坛上耕耘了48个寒暑,不唯著作等身,更重教书育人,在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发扬方面,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激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抗病毒药和对症治疗的同时,早期、足量、正规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激素可以使带状疱疹神经痛迅速缓解和消除,皮损早日消退,病程缩短,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能有效的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但也应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