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联合微卡辅助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及免疫机制。方法1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基础用药组、γ-干扰素组、微卡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基础用药: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短程化疗(2HRETM4HR),各干预组均给予相应的药物,观察各组2个月末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情况,治疗前和2个月末用APAAP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同时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FN-1和IL-4含量。结果与基础用药组比较,γ-干扰素组、微卡组、联合组痰菌阴转率明显升高(P〈0.05);与γ-干扰素组、微卡组比较,联合组痰菌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用药组比较,γ-干扰素组、微卡组、联合组病灶吸收显效率增加(P〈0.05);与γ-干扰素组、微卡组比较,联合组病灶吸收显效率更明显(P〈0.05)。γ-干扰素组、微卡组、联合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比例和IFN-γ含量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基础用药组(P〈0.05);与γ-干扰素组、微卡组比较,联合组变化值增高更显著(P〈0.05)。γ-干扰素组、微卡组、联合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8+比例和IL4含量变化值显著低于基础用药组(P〈0.05);与γ-干扰素组、微卡组比较,联合组变化值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γ-干扰素和微卡能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转阴。促进病灶吸收,增强化疗疗效,是较好的结核病免疫治疗制剂,且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的多态性和流行特征,揭示该地区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具有完整病例信息的结核分枝杆菌298株,进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用扩增RD105缺失片段的多重PCR (DTM-PCR)鉴定北京基因型菌株;应用优化的9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技术(VNTR)分析北京基因型菌株的多态性。结果 298株结核分枝杆菌中,260株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DTM-PCR鉴定发现北京基因型菌株140株(53.85%),非北京基因型菌株120株(46.15%)。北京基因型菌株耐药率(32.14%)高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耐药率(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NTR-9位点对北京基因型菌株的分辨率为0.998 5,成簇率为12.15%。结论 北京基因型菌株在宜昌地区呈较高流行趋势,且北京基因型菌株耐药率更高。VNTR-9位点基因分型方法用于该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的鉴别,能准确反映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提高婴幼儿示指根静脉的穿刺效果。方法:将63名选择示指根静脉穿刺的婴幼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取先固定后穿刺的方法,对照组按先穿刺后固定的常规步骤。结果:观察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P〈0.05);且对照组固定时出现6例渗漏。结论:对于选择示指根静脉穿刺的婴幼儿,采取先固定后穿刺法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渗漏。  相似文献   
25.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熊去氧胆酸联用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诊断为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均分为4组,治疗1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200mg,每日3次;治疗2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200mg,每日3次;治疗3纽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与熊去氧胆酸联合应用,均为200mg/次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护肝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熊去氧胆酸联用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用药方便易行,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每日一次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后在2周、4周、12周的HBVDNA,治疗前后肝功能,PTA,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2,4,12周分别为33.0%,80.0%,83.3%,对照组分别为0%,3.3%,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在TBil降低(P〈0.01)、PTA升高(P〈0.01)方面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67.7%,对照组40.0%(P〈0.05)。结论替比夫定有较强的抗HBVDNA活性,且起效快,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适合重型肝炎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SARS的临床特点及其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对宜昌地区9例SARS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SARS病人2例,"疑似"SARS7例;全部病例均有到过疫区的经历.传播途径以呼吸道近距离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有呈局部的群体性发病和家庭聚集性的规律.临床表现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咳嗽、乏力、疲倦、肌肉酸痛、头痛、关节酸痛、乏力等.肺部体征不明显,血白细胞总数不高,X线胸片检查呈斑片状浸润影.结论SARS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综合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 PLT、PCT、MPV的变化 ,采用 Coulter STKS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除淤胆型肝炎外的其它各类病毒性肝炎共 10 5例患者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血小板分析三项参数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初步评价及病情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病毒唑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较大剂量病毒唑分次静脉滴注和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30例,以同期收治未用病毒唑的26例作对照,系统观察结果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56例均为我院1994~1997年7~9月乙脑流行期间收治住院的乙脑患者。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相似文献   
30.
p27蛋白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Chen AJ  Meng QH  Long B  Yang GL 《癌症》2002,21(10):1075-1077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p27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某些肿瘤的预后有关,本研究拟探讨p27蛋白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在82例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然后用X^2检验检测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Log rank检验p27蛋白的表达与生存时间的关系。Cox回归模型作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p27蛋白在结肠直肠癌中的高表达率为53.66%(44/82),低表达率为46.34%(38/82),p27蛋白低表达与肿瘤在肠壁的深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Log rank检验发现p27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Cox模型则显示p27蛋白可作为结肠直肠癌的一个预后指标。结论:p27蛋白低表达与肿瘤在肠壁的深浸润,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生存期短显著相关,p27蛋白高表达则相反,p27蛋白可作为结肠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