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通过观察纤维条索组织在不同浓度尿激酶溶液中的溶解情况,探讨尿激酶溶解纤维条索组织的合适浓度及合适时间. 方法 胸腔镜下取出纤维条索组织,分别放入0,0.05,0.10,0.20,0.40,0.60,0.80,1.00 万U&#8226;mL-1尿激酶溶液中,观察3 h内纤维条索组织溶解情况.结果 在相同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时间≥1.5 h,0.05~1.00万U&#8226;mL-1尿激酶溶液与0万U&#8226;mL-1尿激酶溶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05~1.00万U&#8226;mL-1各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浓度相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尿激酶溶液在0,0.6万U&#8226;mL-1浓度时,各时间段溶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7,0.052). 在0.05,0.10,0.20,0.40,0.80,1.00 万U&#8226;mL-1浓度时,时间≥1.5 h,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时间<1.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尿激酶溶解纤维条索组织合适的浓度及时间分别是0.05万U&#8226;mL-1和1.5 h.  相似文献   
12.
Chen S  Zhou H  Wang L  Et Al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7):444-449
目的 观察洛沙坦对蛋白激酶C(PKC)在慢性缺氧大鼠模型肺动脉胶原表达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二级SD大鼠分为 3组 :A组 (正常对照组 )大鼠室内常规饲养。B组 (单纯缺氧 4周组 )大鼠置于常压低氧舱中 ,舱内充入氮气 ,使氧浓度维持在 (1 0 0± 0 5) % ,每天 8h ,每周 6d ,连续 4周 ;大鼠每天缺氧前用 2ml蒸馏水灌胃。C组 (洛沙坦干预组 )缺氧条件同B组 ,大鼠每天缺氧前用洛沙坦 (洛沙坦 50mg/kg溶于 2ml蒸馏水 )灌胃。采用透射电镜、放射活性测定法、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 3组大鼠肺细小动脉超微结构、肺组织PKC活性、肺动脉管壁PKC免疫组化及Ⅰ、Ⅲ型胶原和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1 )B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重量比显著高于A组(P <0 0 1 ) ,C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 (2 )光镜下可见B组大鼠肺血管管壁厚度占血管外经的百分比、管壁面积占管总面积的百分比显著高于A组 (P <0 0 1 ) ,C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电镜下可见B组大鼠肺动脉胶原纤维较A组明显为多 ,C组较B组明显为少。 (3)B组大鼠肺组织细胞PKC总活性、胞膜PKC活性、胞质PKC活性及胞膜PKC活性占PKC总活性的百分比显著高于A组(P <0 0 1 ) ,C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 (4)免疫组化显示 ,B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雯  边绿斐  施畅  陈茜  陈少贤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17-1718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恶性肿瘤的严重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13例,结合文献复习,就有关该病的诊治问题进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间皮细胞计数检测在恶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7月-2008年7月9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并经胸腔镜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43例(结核性组)和恶性胸腔积液48例(恶性组),检测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ADA水平及间皮细胞计数.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CEA、ADA、间皮细胞计数以及胸腔积液CEA/血清CEA比值与结核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4%、特异度为95.0%、正确率为84.4%.CEA+ADA、CEA+间皮细胞正确率与间皮细胞+胸腔积液CEA/血清C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CEA、ADA、间皮细胞计数、胸腔积液CEA/血清CEA比值,对鉴别恶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所有联合检测中以CEA+ADA的诊断正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Intermedin/adrenomedullin 2(IMD/ADM2)是近期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家族新成员,为肾上腺素髓质素(ADM)的横向同源物。IMD/ADM2与CGRP多肽家族的共同受体复合物CRLR/RAMPs结合,与ADM相比具有更广泛的受体效应。众多研究已证实,ADM能有效舒张肺动脉,在肺动脉高压(PH)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性因子的作用,而其效应的实现,也是经CRLR/RAMPs受体系统介导的。由此推测,其同源物IMD/ADM2在调节肺循环系统稳定状态方面可能也具有某种特殊的生理与病理意义。本试验通过观察继发性PH患者血浆IMD/ADM2水平,初步探讨其在继发性PH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院收治长时间使用人工呼吸机采用 SIMV +PSV +PEEP模式的患者 2 3例 ,因大部分痰粘稠 ,位置较深 ,经普通硅胶管痰难以吸出 ,在纤支镜下吸痰 ,吸痰充分 ,保证了小气道的畅通 ,减少了气管切开。现将我们吸痰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呼吸衰竭患者 2 3例中 ,慢性阻塞性肺病 12例 ,肺癌 5例 ,支气管扩张 3例 ,卡氏肺囊肿 3例 ;男性 18例 ,女性 5例 ;平均6 7.7± 7.8岁。戴人工呼吸机 14~ 6 0日 ,采用 SIMV+PSV+PEEP模式。 (痰液位置深 ,经普通吸痰难以吸出 )。患者烦躁不安 ,恐惧 ,情绪低落 ,呼吸浅快 ,口唇指趾端紫绀 ,心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内sTREM-1、TNF-α及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组纳入60例重症肺炎患者,对照组纳入30例健康者,研究组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存活组和死亡组诱导痰sTREM-1及TNF-α、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下呼吸道诱导痰中sTREM-1、TNF-α及IL-10水平及TNF-α/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气管插管后各时段,两组诱导痰sTREM-1水平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气管插管1d后各时段诱导痰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气管插管后5个时段,两组诱导痰TNF-α、IL-10水平动态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气管插管后5个时段诱导痰TNF-α、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气管插管后两组诱导痰TNF-α/IL-1无显著改变(P>0.05),死亡组在后3个时段诱导痰TNF-α/IL-1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sTREM-1于重症肺炎患者气道内高表达,对局部炎症的过反应有促进作用,死亡患者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入手,研究在缺氧影响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分布及其引起细胞增殖变化中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作用.方法 获取大鼠正常肺组织,分离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进行常氧或慢性缺氧培养.将标本分为6组:①正常对照组;②MitoKATP开放剂Diazoxide组;③MitoKATP阻断剂5-hydroxydecanoate (5-HD)组;④慢性缺氧(CH)组;⑤CH Diazoxide组;⑥CH 5-HD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①Diazoxide作用24 h后,细胞R-12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细胞胞质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比值明显降低,细胞明显增殖,凋亡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P<0.05;而5-HD作用24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均 P>0.05;②慢性缺氧24 h,结果与Diazoxide组相似,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P<0.05;CH Diazoxide组与CH组比较,细胞R-12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细胞胞质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比值明显降低,细胞明显增殖,凋亡减少,与CH组比较均P<0.05; CH 5-HD组与CH组比较,细胞R-123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线粒体膜电位部分消失,细胞胞质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比值明显升高,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多,与CH组比较均P<0.05.结论 缺氧可以引起MitoKATP的开放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进而抑制了细胞色素C从细胞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参与并影响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IL-6和TNF-α在OSAS患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我院OSAS患者60例及正常人30例,详细询问病史,对所有观察对象于晨起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集中检测血浆IL-6、TNF-α水平。比较OSAS组与对照组间血浆IL-6、TNF-α水平的差异;分析OSAS患者血浆IL-6、TNF-α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②OSAS组患者进行CPAP治疗并随访,3个月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比较OSAS患者经CPAP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OSAS组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25.92±4.48)pg/ml,(11.27±2.60)pg/ml。较对照组升高(13.21±1.97)pg/ml,(5.83±0.9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OSAS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与其AHI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P〈0.05),0.464(P〈0.05)。OSAS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与其最低血氧饱和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5(P〈0.05),-0.483(P〈0.05)。③OSAS患者进行CPAP治疗并随访,3个月后回访20例,再次测定血浆IL-6、TNF-α水平,分别为(15.37±1.78)pg/ml,(6.79±0.87)pg/ml较治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AP治疗能有效地降低OSAS患者的血浆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成人粟粒性肺结核的基础病及肺外脏器结核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粟粒性肺结核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易累及全身各个脏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0年来收入院的25例粟粒性肺结核病人,并结合文献分析成人粟粒性肺结核的基础病和肺外脏器结核的部位和发生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8~70岁。其中18~35岁11例,36~49岁4例,50~70岁10例。平均年龄43.7岁。病史最长5月,最短1周。1、2临床资料:主要症状发热22例,食欲不振、消瘦15例;胸闷、气急9例,咳嗽8例,头痛4例。胸片或CT的表现,肺内1~3mm阴影25例,合并空洞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