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肛门疾病术后伤口水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疾病术后由于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以及炎性反应渗出增加等形成的术区局部组织、间隙内液体潴留造成术后肛门水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伤口及其周围组织肿胀,轻轻加压揉按局部会皱缩,肿胀消退,但过后不久又会复原,往往伴有伤口疼痛,个别患者甚至有剧痛,应予以重视。我科对术后伤口水肿患者进行局部护理,辅以饮食调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总结丙种球蛋白治疗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的疗效及护理。方法:31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糜烂处干燥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可缩短病程,减少疼痛时间,加快创面干燥,护士应控制输入速度,做好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3.
肛肠外洗Ⅰ号是我科主任集几十年临床经验制成的一种中药熏洗剂,近几年临床应用于痔瘘裂术后病人,效果优于其他外洗药物.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观察   观察组共200例,男125例,女75例;年龄20~70岁;痔术后100例,肛裂术后40例,肛瘘术后60例.对照组共120例,其性别、年龄、病种及临床表现具有可比性.术后伤口大小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芪连白术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芪连白术颗粒的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芪连白术颗粒中的主要成分胡黄连苷Ⅰ、Ⅱ及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能有效鉴别出方中主要药物木香,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液相色谱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黄芪甲苷在0.0206~0.206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n=9)为100.21%,RSD为1.82%;胡黄连苷Ⅰ在0.043~0.43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21%,RSD为1.26%;胡黄连苷Ⅱ在0.049~0.49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n=9)为99.86%,RSD为1.12%。结论:本质量标准可对芪连白术颗粒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5.
芪连白术颗粒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芪连白术颗粒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形成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芪连白术颗粒3个不同剂量对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芪连白术颗粒高、中剂量组症状不同程度地明显改善、高剂量组疾病活动指数(DAI)明显降低(P<0.05);动物的整体状况与结肠炎的病理状况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芪连白术颗粒对DSS诱导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6.
白癜风(vitligo)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治疗白癜风主要有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及外科疗法,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药物的出现,尤其是白癜风的细胞悬液移植技术给白癜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白癜风的外科疗法进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抗菌肽LL-37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辐射HaCaT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蛋白表达及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120 mJ/cm2 UVB辐射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L-37(0~20 mg/L)共同孵育4h,分别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t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检测HaCaT细胞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结果 UVB辐射可增加HaCaT细胞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而这种效应可被LL-37显著抑制(P<0.01),且这种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LL-37能抵抗UVB辐射HaCaT细胞引起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的增加,这种抵抗可能是人皮肤对UVB辐射的一种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杭州市惠民医院的实地调研,分析惠民医疗救助的成效与运行状况。结果显示:杭州市惠民医院整体运行良好,有效地减轻了杭州市困难人群的就医经济负担;为保证惠民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应建立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保障体系和合理的财政补助机制,以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使困难人群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临床诊断且中医辨证分型为血虚风燥的11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西替利嗪治疗.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为78.3%,对照组为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客观症状4级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P<0.05),治疗6周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黄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0.
补肝肾法治疗白癜风的现代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减少或脱失性皮肤病,造成局部皮肤白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边界清楚。无自觉症状。中医称为白驳、白驳风、白钩、白癜等。其形成原因主要有遗传、免疫、神经机制等。白癜风复色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治疗分为进展期与稳定期两个阶段。中医辨证上进展期表现为风湿蕴热、肝郁气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