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649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394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12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晚期癌痛患者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46—85岁,体重38—63kg,VASⅢ或Ⅳ级。CT引导下经T12-L1椎间隙左、右穿刺,针尖分别抵达膈脚外腹主动脉旁及膈脚内。分别注入含造影剂(30%碘海醇注射液1ml)的1%利多卡因8ml,CT示所注药液有会师趋势或已会师包绕腹主动脉后,左、右分别注入无水酒精20、15ml,再次CT观察酒精扩散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生活质量(QOL)评分评价镇痛效果。会师包绕腹主动脉的11例患者中8例(73%)镇痛效果满意至去世;另6例酒精在腹主动脉周围被转移的淋巴结分割呈斑点、斑片状,其中3例(50%)完全无痛。与腹腔丛阻滞(NCPB)前相比,NCPB后各时点的VAS评分下降,QOL评分升高(P〈0.01)。双针会师法腹腔丛阻滞可使所注无水酒精在腹腔丛恰当分布,对顽固性上腹部癌痛患者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婴幼儿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8例婴幼儿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为主,但发热时间短,眼睑水肿和皮疹多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多明显,但异形淋巴细胞偏低。血清ALT,AST及LDH均偏高。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低。结论大多数婴幼儿IM呈典型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但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既相对集中,又呈多样性的特点,应予以重视,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23.
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并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A/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86例A/C患者,占同期急性肾衰竭(ARF)患者(261例)的32.95%,其中男52例,女34例,平均年龄(45.20±14.56)岁。不同年龄段A/C患者所占比例:20岁-40岁(青年组)22例,41岁-60岁(中年组)25例,≥60岁(老年组)39例。入选的病理IgA肾病13例;微小病变8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0例;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5例;膜性肾病4例;新月体肾炎3例,紫癜性肾炎2例;狼疮性肾炎7例;糖尿病性肾病16例;动脉硬化性肾病15例;多发性骨髓瘤性肾病3例;以上病例行肾脏病理活检的54例,其中19例是在急性肾损伤之后活检,病理表现为合并间质肾炎的12例,合并急性肾小管坏死的7例。A/C前后Hb、Hct、Alb值,各组及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A/C前后BUN、Cr、GFR值有统计学差异;老年组的A/C后Scr值低于中年组P〈0.05,Hb和Hct值低于青年组P〈0.01。影响A/C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严重感染26例,应用肾损害药物25例,手术后9例;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例;低血压4例;恶性高血压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尿路梗阻7例,肾动脉狭窄2例;合并原发病活动13例;青年组A/C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病的活动、恶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与中年组比较P〈0.01,与老年组比较P〈0.05;中年组A/C的主要原因严重感染(与青年组比较P〈0.05)、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泌尿系梗阻;老年组A/C的主要原因严重感染(与其他两组比较P〈0.01)、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与其他两组比较P〈0.01)、泌尿系梗阻(较青年组P〈0.05)、手术后(较其他两组P〈0.01)。结论:重视A/C发生的高危因素并及早发现,争取在短期内最大程度的改善肾功能、摆脱透析,长期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4.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是指肺部X线无明显病变者所发生的气胸。是较常见的疾病。本文报告21例(23例次)并结合文献复习。作一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年龄、体型及病前因素 本组男20例,女1例。年龄以20~24岁最多(10例),大  相似文献   
25.
崔英 《护理研究》2007,21(10):2689-2689
便秘指大便次数1周〈3次,大便干硬且排便困难。据报道,儿童便秘的发生率为4.7%,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住院的发热患儿便秘发生率明显升高。由于便秘,食物残渣在肠腔内滞留过久,代谢产生有毒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为预防住院患儿便秘的发生,我们对88例发热患儿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6.
麻醉性镇痛药是一类受国家法律严格监控的药品,它使用的合理与否可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合理使用可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反之则可造成精神依赖,危害人类。为评估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笔者对2003年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较为常见且难以治愈的疾病。内科治疗目的为控制症状、防止并发症、维持病情缓解。目前常用药物如水杨酸钠盐类、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自制中药制剂及复方制剂等 ,只能控制症状 ,难以治愈。给药方法常是口服、静脉或灌肠。为了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于1996年9月~2000年12月采用本院研制的生化制剂(暂名 :消溃素)在结肠镜的引导下 ,从近端到远端将20~50mL消溃素直接滴敷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变和正常粘膜上 ,治疗UC33例(342次)。现将治疗过程中有关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28.
精神症状是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各异。为探讨其发生情况、致病及影响因素,本文对1992~1996年住院的256例肾衰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9.
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改变在高血压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和32名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显示:EH患者ET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左室重塑组明显高于无左室重塑组。EH患者的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左室重塑组明显低于无左室重塑组。ET/CGRP比值越大,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提示:循环血中ET增高,CGRP含量不足可能是EH发病及导致左室重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0.
点状抽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 ,治疗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效果最好。我院在1998年 1月~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38例患者 (56条肢体 ) ,其中经多谱勒静脉超声检查或血管造影证实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2 6例 (34条肢体 )。均行点状抽剥术 ,手术效果满意 ,随访至今 ,未发现复发。现总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2 6例中 ,男 17例 ,女 9例。年龄 37~ 72岁 ,平均 4 6岁。单纯左下肢 11例 ,右下肢 7例 ,双下肢 8例 ,病程 1~ 35年 (平均 12 8年 )。 2 6例中 ,农民 17例 ,营业员 4例 ,教师 2例 ,其它 3例。主要临床表现见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