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2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09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293篇
综合类   1646篇
预防医学   31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522篇
  2篇
中国医学   2415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目的研究D101吸附树脂的再生活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树脂比吸附量作为参考指标,考察酸、碱两种再生液的流量(A)、用量(B)、温度(C)三个因素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种再生液的流量、用量、温度经优化后提示为A1B3C3.结论 D101树脂再生活化时,当再生液的酸、碱、乙醇浓度选择0.05mol·L-1NaOH的75%乙醇溶液和0.1mol·L-1HCl的90%乙醇溶液时,其的流量、用量、温度应为1.0SV、5.0BV,30℃.  相似文献   
122.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药物对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及针灸药物结合组(简称针药组),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表(HDS)评分值、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针药组显著.SOD较疗前明显升高,LPO较疗前明显下降.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V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比较补肾祛瘀开窍方、安理申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中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血管痴呆的机理.方法:采用双例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观察药物对该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补肾祛瘀开窍方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轻缺血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的作用.结论:中药补肾祛瘀开窍方为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有效方;其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机理可能与减轻缺血对海马CA1区椎体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4.
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ET、NO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验证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与血浆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的相关性,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选典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6例称CSA组,其中20例合并神经根型称CSAN组,同时设立神经根型组20例称N组,正常对照组46例,分别检测各组样本血浆ET、NO水平,同时对4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8例发作期作血浆ET、NO检测.结果显示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血浆ET、NO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组稳定期ET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O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神经根型组血浆ET高于纯神经根型组(P<0.05),NO水平低于纯神经根组;纯神经根型组血浆ET、N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血浆ET、NO明显相关性,推测血浆ET与NO可能参与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5.
汤金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凤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7):534-53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是目前血液病的常见病证。由于污染等日渐加重,发病率日趋增高。再障,属中医虚劳、血证等范畴。其致病因素有外感六淫邪毒、内伤饮食七情、先天禀赋不足、个性禀赋差异、后天调养失度、久病耗精伤血,积虚成损为劳。  相似文献   
126.
中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筛选模型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肿瘤的生长有2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从无血管的缓慢生长阶段转变为有血管的快速增殖阶段。无血管的肿瘤通过组织间液获取从毛细血管渗透的营养物质,细胞增殖缓慢,原发肿瘤的体积不会超过1—2mm^3,这种状态称血管前期;肿瘤侵袭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过程是一个多步骤  相似文献   
127.
鸦胆子油治疗恶性体腔积液7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单药鸦胆子油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76倒恶性体腔积液患者常规穿刺,尽可能抽尽液体,随即腔内注射:生理盐水(NS)20ml 利多卡因5ml 地塞米松5mg,然后腔内注射单药鸦胆子油20~80ml(一般腹腔80ml,胸腔50ml,心包20ml),一周1~2次,连续4次为一疗程;结论 单药鸦胆子油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8.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黏膜和淋巴组织炎症,是一种常见咽部疾病。笔者采用两组对照观察的方法,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报告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72-4、IL-8和唾液酸(SA)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的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一般资料1.1.1病人组:33人(男25,女8),均为我院普外科经临床诊断明确的胃癌患者(包括体征、胃镜,部分实验室检测指标,最后经手术病理切片证实)。1.1.2正常人组:35人(男25,女10),均为我院体检中心经健康体检合格的正常人,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家属中无肿瘤病史。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评价多模式疼痛管理方案应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66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8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疼痛管理策略,干预组采用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包括建立医生、护士、药师及疼痛治疗师多学科团队,实施多模式镇痛知识宣教、超前非甾体抗炎药镇痛、局部浸润渗透、静脉自控镇痛泵、疼痛分级护理等措施。结果干预组术后24h内疼痛严重程度、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腹胀)发生率及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模式疼痛管理方案可有效控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