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474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40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因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5 mg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3 d,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情况。结果 25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上升,反应率为89.3%,2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至正常范围,有效率为78.6%,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血液病患者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血液病患者用化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发顽固性呃逆的5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予利他林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呃逆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试验组不良反应比较轻微。[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3.
蝎毒抗癌多肽对HL-60细胞凋亡及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蝎毒抗癌多肽(APBMV)在体外诱导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PBMV作用后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光镜观察APBMV作用后HL-60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APBMV对相关凋亡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法显示APBMV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其对HL-60细胞增殖的IC50为15.64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APBMV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且呈浓度-效应关系。APBMV(16μg/ml)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为(36.1±2.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提示APBMV (4、8、12和16μg/ml)组的Bcl-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78.60%、54.60%、25.50%和4.20%;p5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63.00%、271.00%、355.00%和447.00%。结论 APBMV可有效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HL-60细胞内p53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4.
伸直位骨性强直膝的全膝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伸直位骨性强直膝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0 年6月至2007 年6 月, 对10 例伸直位骨性强直膝患者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男4 例, 女6 例;年龄29~63岁, 平均49 岁。双膝关节置换2 例, 单膝关节置换8 例。强直性脊柱炎3 例, 类风湿关节炎2 例, 血友病性关节炎1 例, 创伤性关节炎3 例, 化脓性关节炎1 例。膝关节均处于伸直位骨性强直畸形, 活动度0°,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32.5±10.26)分。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10 年, 平均5.3 年。末次随访时HSS 膝关节评分提高至(87.75±6.45)分,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68, P=0.000)。关节活动度提高至97.08°±11.57°,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63, P=0.000)。术后发生皮肤坏死2 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 例、假体周围骨折1 例、假体深部感染翻修1 例。术后X线复查未见假体松动。结论 采用髌旁内侧入路、股四头肌切开、二次截骨加软组织松解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可矫正伸直位骨性强直膝关节畸形, 配合正确的康复锻炼, 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5.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于药物疗效不理想的患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PPI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其临床疗效有时并不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多。伏诺拉生于2015年在日本首先上市,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抑酸效能、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较高的安全性,因此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该文就伏诺拉生治疗GERD相较于传统PPI的优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6.
糖尿病合并足癣是指糖尿病患者足跖部或趾间的皮肤发生癣菌感染[1].它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发生率较一般人高[2-3],这可能与患者免疫力低下、内分泌代谢紊乱、血糖控制不佳、滥用抗生素以及某些急、慢性并发症等使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以及掌跖部位角质层厚、潮湿多汗有关[4].糖尿病合并足癣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它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5].本文就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合并足癣的治疗及护理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7.
 正常唾液腺功能对维护口腔健康非常重要。国外研究报道唾液腺功能下降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非常普遍[1],这也是造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口干、口腔异味、口腔感染及牙齿问题的重要原因[2]。核素动态显像技术是一种有效且实用的检测工具,它能提供动态而直观的唾液腺功能参数[3]。本文通过核素动态显像技术检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唾液腺功能以探讨其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瘫的疗效研究。[方法]将29例面瘫急性期(发病1周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例应用0.15%浓度的罗哌卡因,B组14例应用0.25%罗哌卡因,两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疗程为15d。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两组疗效、阻滞后霍纳氏征的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5d后,两组面瘫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优于A组(P<0.05);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作用时间比较,B组患者阻滞恢复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0.25%较0.15%罗哌卡因对阻滞恢复时间长,对急性面瘫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提供照料者支持对老年痴呆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中医院干部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54例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料者为对象,其中2008年12月前未提供照料者支持的53例为对照组,2009年1月起提供照料者支持的101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生理病理参数差异和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生理病理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供照料者支持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通过基因芯片寻找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iod-induced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INFH)组织中表达变化的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探究氧化应激诱发或加重SINFH的始动因素和分子机制。
方法 2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于左侧臀肌注射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建立SINFH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于左侧臀肌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6周后取两组大鼠的左侧股骨头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抽提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的m RNA,经反转录获得大鼠股骨头组织c DNA,进行基因芯片检测。检测结果经荧光定量PCR验证。
结果 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股骨头出现骨小梁紊乱、变细,骨细胞坏死,空骨陷窝率增加;对照组大鼠未见股骨头坏死。模型组基因芯片检测发现27条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其中COX6A2、COX4I2、SOD3和DUSP1等4条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呈下调表达。这些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涉及抑制活性氧自由基(ROS)生成,加速ROS清除以及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等方面。
结论 大鼠SINFH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变化,初步提示COX6A2、COX4I2、SOD3和DUSP1基因是氧化应激在SINFH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