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0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1篇
  2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患者,男,48岁,主因确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型6个月余,完全缓解4个月余,患者出现间断头痛,伴左眼视物重影,为进一步化疗于2013-06-24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散在瘀斑,颜色加重,血常规:WBC 292.5×109/L,白细胞无法分类,Hb 76g/L,PLT 11×109/L;血涂片检查:可见大量原始细胞,约占91%;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显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4种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对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影响。 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152例老年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动静脉内瘘,根据建立部位的不同分为鼻烟窝内瘘组37例、腕部内瘘组42例、上肢前臂内瘘组36例和上臂肱动脉内瘘组37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的内瘘血流量、通畅率及并发症等。 结果:上臂肱动脉内瘘组的内瘘血流量最高,达(334.56±71.52)mL/min,明显高于鼻烟窝内瘘组、腕部内瘘组和上肢前臂内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流通畅方面,4组1个月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上臂肱动脉内瘘组1、2、3年的通畅率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均P<0.05);上臂肱动脉内瘘组 3年内血栓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假性动脉瘤发生率较其余3组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 结论:若患者血管条件允许情况下,建立鼻烟窝内瘘是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首选部位,血管条件普遍较差选用上臂肱动脉内瘘时,需密切留意后期通畅率和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骨折块复位,颈2-3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枢椎泪滴样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7-2010-07在我科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枢椎泪滴样骨折患者共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25~59岁,平均39.6岁。手术方式均为颈前路颈2-3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ASIA感觉运动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测评。结果术后3个月和12个月随访ASIA感觉运动功能评分,优良率均达到85.71%,与术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随访时段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X线片示骨折块脊柱融合率达到100%。结论前路手术治疗枢椎泪滴样骨折不仅创伤小,出血少,而且彻底切除受损的椎间盘,并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恢复了枢椎的正常序列和前纵韧带的连续性,重建了最为重要的前柱稳定,消除椎间不稳的因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4.
夏红棉  魏兰双 《医疗装备》2014,(10):106-107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找出管理对策方法,从而提高护士的生命质量,维护其自身安全。方法:调查、询问、观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会产生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有锐器的损伤、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体液等、空气中的病原体、消毒剂、身心的影响等;同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对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由于其处于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下,存在很多健康隐患。因此,注重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重视对护理人员防护措施的实施,对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Lnc RNA-XIST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的鼻咽癌CNE-1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进行XIST、si-XIST瞬时转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确认Lnc RNA-XIST在细胞中表达水平,分别采用CCK8、平板克隆检测Lnc RNA-XIST转染后CNE-1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NE-1细胞中Notch1的蛋白含量,侵袭小室实验检测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鼻咽癌CNE-1细胞转染XIST后,si-XIST组CNE-1细胞内的Lnc RNA-XIST mRNA表达降低,XIST组CNE-1细胞内的Lnc RNA-XIST mRNA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Lnc RNA-XIST高表达显著增加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激活Notch1通路,显著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结论 Lnc RNA-XIST通过激活Notch1通路显著增加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CT引导下冷极射频消融结合化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化放疗基础上采用冷极射频消融,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对照组的KPS总稳定率为84.4%,观察组的KPS总稳定率为95.6%,观察组的KPS总稳定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对照组的病灶缓解率为71.1%,观察组的病灶缓解率为88.9%,观察组的病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局部复发率为33.3%,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为13.3%。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冷极射频消融结合化放疗在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7.
68.
对副肿瘤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60岁。主因记忆力障碍3个月,四肢无力10d余,抽搐1d于2008—05—02入院。既往体健。于入院前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障碍,以近记忆力差为著,四肢动作迟缓,间断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反复检查TCD、头CT、腹部超声、胃镜等检查均无异常。给予脑复康、维生素B族、脑蛋白水解物等治疗无好转。症状渐加重。于入院前10d余,患者出现双上肢持物困难,双下肢行走费力,视幻觉,性格改变,情绪烦躁,  相似文献   
69.
102例小儿气管异物患者随机分为无麻醉组(51例)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51例),分别行支气管镜检术和异物取出术,监测两组患儿术中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的变化,对无麻醉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的手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无麻醉组2例术中出现窒息暂停手术,给予氯胺酮静脉全麻后顺利完成手术,氯胺酮静脉全麻组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均未见并发症。术中监测指标显示氯胺酮静脉全麻组较无麻组对患儿的不良刺激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70.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cal laser scaruung microscope,CLSM)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三堆重建、动态扫描成像等特点,使图像更为精确清晰和数字化,且安全、无创,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尤其近十年在皮肤疾病的诊断、疗效检测,皮肤美客、皮肤显微外科等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又被称为"皮肤CT",本文综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量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