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52篇
内科学   152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40篇
综合类   814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33篇
中国医学   767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患儿,男,3岁,因咳嗽,咳痰伴气喘9 d,加重伴精神萎靡1 d,发热(38.6℃左右)3 d于2013年9月18日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发热第1天村医考虑感冒,建议口服头孢克肟、利巴韦林,肌肉注射地塞米松6 mg,3 d后发热症状改善,偶尔低热(37.6℃左右),到当地乡镇卫生院查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为主,建议上级医院就诊,遂于到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发热,无惊厥发生,体温在38.0~39.0℃之间浮动,饮食欠佳,稀便。体格检查: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未见肿大淋巴结,体温:37.4℃。血常规:WBC 41.36×109· L-1, NEUT%14.20(NEUT#5.87×109· L-1), LYMPH%78.50(LYMPH#32.47×109· L-1), MONO%4.60( MONO#1.90×109· L-1),RBC 3.89×1012· L-1,Hb 123 g/L,PLT 389×109· L-1。生化:乳酸脱氢酶235 U/L,α-羟丁酸脱氢酶156 U/L,超敏C反应蛋白11 mmol/L,血沉6 mm/h,其余检验项目正常,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查外周血涂片排除白血病和类白反应可能,外周血涂片: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均为正常成熟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形态无明显改变(图1)。综合以上考虑:患儿临床症状无特殊,系感冒引起发热,头孢曲松使用3d症状有改善,故临床考虑该患儿淋巴细胞异常升高可能与使用地塞米松有关,遂建议停止使用地塞米松,头孢克肟+利巴韦林坚持使用至第7天,1周后来我院复查血常规。因患儿家长担心白血病,3 d后便来我院复查:体温36.7℃,血常规 WBC 16.50×109· L-1, NEUT%33.6( NEUT#5.54×109· L-1),LYMPH%48.40( LYMPH#7.99×109· L-1)。1周后复查:体温36.4℃,血常规白细胞6.78×109· L-1,NEUT%53.50(NEUT#3.63×109· L-1),LYMPH%40.70( LYMPH#2.76×109· L-1)。患儿康复,家长忧虑解除。  相似文献   
92.
Ilizarov骨搬移技术轴向偏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Iliaz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出现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原因及对策。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0例骨不连患者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49岁,平均(30.3±10.6)岁。骨缺损部位:胫骨上段2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5例,股骨上段1例。根据Paley骨缺损分型:B1型6例,B3型4例。观察术后患者发生轴向偏移角度、发生率,并采用Paley评价标准对其骨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9~32个月,平均(22.0±5.6)个月。3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7例经植骨相应处理后愈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6~28个月,末次随访时发生冠状位成角3例,成角度数5°~11°,平均(8.7±3.2)°;矢状位成角4例,成角6°~9°,平均(8.5±2.1)°。发生轴向偏移共4例。末次随访时Paley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7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6例,良4例。结论:轴向偏移在Ilizarov骨搬移术后较常见,造成骨愈合延迟及患肢力线不良,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发生以提高骨愈合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危险因素,防止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年龄60~79岁,Fisher分级>1。将患者分为DCI组和非DCI组。分析患者的相关指标(性别、吸烟史、局部脑氧饱和度等),找出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其预测性能。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中,69例患者伴有DCI。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CI组患者中,有吸烟史、低钠、局部脑氧饱和度<50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非D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钠离子浓度(■=3.011,95%CI:1.123,8.070)与局部脑氧饱和度(■=3.324,95%CI:1.734,6.372)是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局部脑氧饱和度预测性能更佳。结论  局部脑氧饱和度是老年患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1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蜜环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耳鸣、耳闷和眩晕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HS)、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VCAM-1)、过氧化脂质(LPO)、血栓素B2(TXB2)水平均明显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修复血管内皮损伤,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以2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研究组(120例,给予甘草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后溃疡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免疫功能[自然杀伤T细胞(NKT)及T 细胞亚群CD3+ 、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8.33%与89.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溃疡色淡红、隐痛、反复发作、口苦口渴、胃脘堵闷、食则腹胀、乏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溃疡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GF、TNF-α、IL-6、IL-8、IL-10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KT、CD3+ 、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NKT、CD3+ 、CD4+、CD8+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可有效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溃疡疼痛缓解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项针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动脉狭窄程度、脑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清ET-1、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侧支循环评分及血清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Vm、Vs大于对照组,RI、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项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效果较好,可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脑侧支循环及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7.
肝脏神经内分泌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内分泌癌又称类癌,多见于胃肠道,支气管等部位,很少见于肝脏,本文报告1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神经内分泌癌,旨在探讨其景仰学和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道德,其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该文对护理人员需要提高护理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护理人员道德修养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肖丽  孟祥玲  赵恩锋  陈亦辉 《安徽医药》2014,(11):2102-2105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2α的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为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激活蛋白-2α在鼻咽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激活蛋白-2α在129例鼻咽癌组织切片中,阳性表达率为87.6%(113/129),阴性率、低度表达率、中度表达率、高度表达率分别为12.4%(16/129),21.7%(28/129),40.3%(52/129),25.6%(33/129)。单因素分析显示激活蛋白-2α表达性质与鼻咽癌的总生存时间相关,激活蛋白-2α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2)。结论激活蛋白-2α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激活蛋白-2α在分期较高的组织中阳性率更高,同时阳性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远处转移。提示激活蛋白-2α可能是鼻咽癌的一个预后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坚骨胶囊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1.0 g,口服,bid;塞来昔布胶囊0.2 g,口服,bid。观察一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伦磷酸钠70 mg,每周1次。观察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坚骨胶囊1.75 g,口服,tid。3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体征,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指标,骨代谢生化指标,各部位骨密度值和足跟骨强度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二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一组>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指标、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双氢嘧啶脱氢酶(DPD)、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均低于对照组;胸廓活动度、脊柱前弯受限、脊柱活动度、甲状旁腺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各部位骨密度值及足跟骨强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