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分成A、B两组,A组30例予三联治疗,B组26例予抗抑郁剂(米氮平或帕罗西汀)治疗,对A、B两组治疗前与治疗6周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及治疗6周后幽门螺杆菌的未愈率进行测定、对照。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总分、TESS、IL-6、TNF-α均提示差异有显著性,而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未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抗抑郁剂可能是通过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存,可以作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有效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2.
脑出血为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因以原发性高血压病最为多见。该病常累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1] 。特别是高血压晚期病例 ,可不同程度地出现脑、肺、心脏、肾脏、肝脏以及消化道等多脏器受损 ,严重者往往导致患者死亡。这时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我院神经科在 1995年~ 2 0 0 0年共收治 54例脑出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例 ,这里将其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共 54例。其中男 32例 ,女 2 2例 ,年龄 4 2~ 93岁 ,平均 64岁。首次发病 19例 ,余均为 2次或 2次以上发病。均经CT或MRI确诊。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CS)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3例患儿,治愈22例(95.65%),死亡1例(4.35%),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每3个月复查RPR,7例3个月转阴性,10例6个月转阴性,6例9个月转阴性.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64.
童年丧亲对抑郁症患者个性及临床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童年丧亲的抑郁症患者个性和临床方面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评52例童年丧亲的抑郁症患者(A组)及144例早年父母双全的抑郁症患者(B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组E分显著较低、N分显著较高,焦虑和自杀行为显著较多、临床显效率显著较低。病程迁延者显著多于B组。结论:童年丧亲患者个性更为内向且情绪更趋向不稳定,更易出现焦虑和自杀行为,临床疗效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5.
赵正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093-1094
心室颤动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如不能及时中止室颤发作,预示病人即将死亡。而高龄病人室颤反复发作.抢救成功的机会较少。我科曾收治3例室颤反复发作抢救成功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6例UAP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为治疗组和安慰剂加阿司匹林为对照组。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 0 .4m1皮下注射 2次 /d× 7d。对照组生理盐水 (NS) 0 .4m1皮下注射 2次 /d× 7d。两组病人每天均服用 10 0mg阿司匹林以及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结果 :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安慰剂加阿司匹林 (P <0 .0 1) ,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0 .0 5 )。结论 :以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更有效安全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7.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由于其优越于其他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 ,尽管价格较昂贵 ,仍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其原理 :超声能量通过电流传到超声头 ,产生 30 0 0~ 6 0 0 0Hz的高频振动 ,快速振荡使晶体碎成乳糜状 (即所谓的乳化 ) ,通过中央孔道抽吸到眼外。特点 :切口小、损伤轻 ,术中清除皮质较彻底 ,术后视力恢复好 ,散光等并发症极少。1 手术程序做巩膜隧道式或角膜隧道式切口 (此类切口为可自行闭合的活瓣 ,术后无需缝 )或角膜缘切口 (术后需缝 1~ 2针 )。切口为 3.2mm ,前房注入Hairont,用截囊针或撕囊镊在晶体前囊膜…  相似文献   
68.
69.
高血压病人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估高血压病人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在入组时和6个月后对96名Ⅰ、Ⅱ期高血压病人家庭照料者进行两次测评。同时抽取某社区生活质量研究样本中的96名正常对照组资料作为对照。结果Ⅰ期高血压病人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损害不明显;而Ⅱ期高血压病人家庭照料者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的多个方面都显著差于对照组。6个月的随访期后,在“进食与性生活”、“婚姻与家庭”和“自尊”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受损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不但与疾病严重程度、照料者角色有关,还可能与疾病诊断的“标签效应”有关。结论高血压病人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差于对照者,应引起医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70.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障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行为障碍。方法:用痴呆行为障碍量表(DBD)对AD患者47例与VD患者31例行为进行评定。结果:两组认知功能损害差异无显著性。除少数条目外,多数条目的平均评分及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AD与VD两组病人的行为障碍基本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