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37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2篇 |
儿科学 | 109篇 |
妇产科学 | 19篇 |
基础医学 | 124篇 |
口腔科学 | 41篇 |
临床医学 | 972篇 |
内科学 | 230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73篇 |
特种医学 | 98篇 |
外科学 | 257篇 |
综合类 | 1743篇 |
预防医学 | 448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31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2篇 |
肿瘤学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22篇 |
2008年 | 241篇 |
2007年 | 331篇 |
2006年 | 387篇 |
2005年 | 432篇 |
2004年 | 391篇 |
2003年 | 182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49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穿刺抽液的胸腔积液标本46例,其中原发病确诊为良性者20例(包括肺结核14例、肺炎6例),原发病确诊为恶性者26例(包括原发性肺癌18例、乳腺癌5例、肝癌2例、胃癌1例)。对胸腔积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利用1.5T磁共振对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波谱采集,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波谱特征。结果胸腔积液的波谱图中主要的代谢峰有乳酸、胆碱、肌酸、肌醇及脂质等。主要代谢物波峰下面积比较:乳酸:结核性(5.19±1.31)、炎性(6.08±1.56)和恶性胸腔积液(2.40±0.43)的乳酸峰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5,P<0.01);胆碱:结核性(2.75±0.91)、炎性(3.27±1.21)和恶性胸腔积液(6.76±1.73)的胆碱峰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P<0.01);肌醇:结核性(2.71±1.19)、炎性(2.25±0.81)和恶性胸腔积液(5.83±2.08)的肌醇峰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49,P<0.01)。结核性和炎性胸腔积液中乳酸(t=-1.04,P>0.05)、胆碱(t=-0.58,P>0.05)和肌醇(t=1.19,P>0.05)波峰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不同的波谱特征,利用磁共振波谱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方法 3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造影检查,查明原因的进行栓塞或外科手术止血,仍然不明原因的,于造影血管灌注加压素及立止血后,结合内科治疗。结果 有17例病人查明出血原因,介入或手术治疗后止血。19例不明原因的出血,灌注加压素及立止血后,结合内科治疗,15例止血。结论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造影能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对造影仍不明原因的出血,局部用止血药也能达到止血目的,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3.
β-神经生长因子缓释系统对原代培养鸡胚背根神经节轴突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β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缓释系统,评价其及其组份对体外培养鸡胚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轴突生长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构建含β-NGF 50、100、250μL的缓释系统分别与DRG共同培养,DRG常规培养作为对照组,了解各浓度组DRG的轴突生长;分别利用缓释系统各组份与DRG培养,观察各组轴突生长情况.实验分成6组:对照组(DRG+纤维蛋白原),A组(DRG+纤维蛋白原+肝素结合肽+肝素钠+100 μg/Lβ-NGF),B组(DRG+纤维蛋白原+肝素钠+100μg/Lβ-NCF),C组(DRG+纤维蛋白原+肝素结合肽+100μg/Lβ-NGF),D组(DRG+纤维蛋白原+100μg/Lβ-NGF),E组(DRG+纤维蛋白原+肝素结合肽十肝素钠).结果 50、100和250μg/Lβ-NGF缓释系统轴突生长是对照组的1.31(P>0.05)、3.78(P<0.01)和3.05(P<0.01)倍;100μg/L组较2.50μg/L组DRG轴突生长明显(P<0.05).实验组A、B、C、D和E组的DRG轴突生长分别是对照组的3.75、1.15、1.12、1.10和1.09倍,与对照组比较仅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β-NGF缓释系统中释放的β-NGF具有生物活性,可明显促进DRG轴突生长.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瘦素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 Ⅰ型胶原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MG63细胞以3个不同浓度的瘦素(10~(-8)~10~(-6) mol/L)分别干预24、48、72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G63细胞Ⅰ型胶原A1基因 mRNA的表达量,分析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以17β-雌二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瘦素可上调MG63细胞Ⅰ型胶原A1基因 mRNA的表达,并存在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效应,其最佳浓度为10~(-7) mol/L,最佳作用时间点为72 h.17β-雌二醇则以10~(-7) mol/L浓度组在24 h表达为最强.结论 瘦素可上调MG63细胞Ⅰ型胶原A1基因mRNA的表达,其作用较17β-雌二醇持久和滞后.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NF-κB、Caspase-3在腺苷(ADO)体外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ADO(0.1~5 mmol/L)作用于HepG2细胞,采用MTT法测定ADO抑制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2.0 mmol/L ADO单用或联合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100 μmol/L)作用HepG2细胞12 h、24 h,采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FCM)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F-κB蛋白表达;荧光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 ADO对HepG2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药物作用24 h、48 h的IC50分别为2.52 mmol/L和1.89 mmol/L.ADO单独处理HepG2细胞12 h和24 h或联合PDTC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30%、22.32%;20.18%、30.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81%,P<0.001);ADO作用HepG2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FCM分析药物处理组显示典型特征性的亚二倍体凋亡峰(sub-G1),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伴有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5).ADO处理后显著增加了NF-κB蛋白表达(P<0.05);PDTC有效抑制了NF-κB表达,同时增加了 Caspase-3活性及ADO的细胞毒作用(P<0.05).结论 ADO诱导了HepG2细胞凋亡并活化Caspase-3.抑制NF-κB活性可通过Caspase-3途径增强ADO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76.
长回波时间的点解析波谱序列外标准结合线性拟合模型定量检测脑肌酸浓度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回波时间(TE)的点解析波谱序列(PRESS)外标准和线性拟合模型(LCModel)定量检测活体脑肌酸(Cr)浓度的准确性.方法 10头2周龄猪及1个外标准模型用于本次实验.氢质子MR波谱(1H-MRS)实验采用GE 1.5 T MR扫描仪及标准正交头线圈.感兴趣区大小为2 cm×2 cm×2 cm,分别定位于动物脑和外标准溶液.PRESS序列按TE 135 ms,TR 1500 ms,128次扫描,获得感兴趣区Cr的波谱数据,然后用LCModel分析活体脑Cr浓度.每只动物做完MRS检查后即刻处死,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分析离体脑Cr浓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活体和离体检测结果的差别.结果 1H-MRS测定的活体脑Cr浓度为(9.37±0.14)mmol/kg,HPLC测定的离体脑Cr浓度为(8.91±0.13)mmol/kg,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038,P=0.491).结论 长TE的PRESS序列外标准结合LCModel可以准确无创地定量检测活体脑Cr浓度. 相似文献
77.
97例直肠癌微血管计数与远端扩散长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直肠癌微血管计数 (microvesselcount,MVC)和远端扩散长度的关系 ,为手术时确定直肠癌远端切除长度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对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直肠癌根治标本 97例 ,用Ⅷ因子相关抗原 (F8 RA)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法测定其直肠癌组织的MVC ,并连续切片 ,在光镜下观测直肠癌的远端壁内扩散长度 ,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远端发生扩散的直肠癌4 7例 ,平均MVC为 2 8± 5 ,明显高于没有远端扩散的 5 0例的MVC (2 0± 5 ) ,且MVC较高的直肠癌远端扩散距离也较长。结论 直肠癌手术时远端一般切除 2~ 3cm即足够 ,但MVC较高的病例 ,远端扩散距离较长 ,手术远端切除长度也要延长。术前活检确诊直肠癌的同时测定MVC ,可作为决定远端切除长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A172,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MTT检测两组细胞增殖;细胞免疫化学检测磷酸化核糖体S6激酶(p-P70S6K)1蛋白表达;TUNEL检测A172凋亡。结果:MTT表明,实验组细胞存活增殖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P70S6K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可诱导A172凋亡(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有效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A172增殖,也可诱导其凋亡。雷帕霉素可能通过m TOR/P70S6K1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通过分析17例双通道内镜行胃底贲门部黏膜下肿瘤切除术的资料,判断其为一种安全、 有效及实用的技术,并分析术中双通道内镜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内镜治疗的胃底贲门部黏膜下肿瘤17例.术中应用CO2气体,使用双通道内镜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E)术,直至创面完整闭合.结果 16例患者完成内镜治疗,其中1例为全层切除,4例出现小穿孔瘤体剥离后钛夹封闭,1例术中误伤右膈肌,出现气胸,中转腹腔镜楔形切除并修补膈肌,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中未见穿孔的患者术后禁食水24 h,给予抑酸、止血、保护胃黏膜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由流食逐渐过度为普食.术中出现穿孔的患者术后禁食水72 h,予胃肠减压,抑酸、止血、抗炎及营养支持治疗,72 h后无明显腹痛、腹胀,立位腹平片检查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者给予拔除减压管,可进流食,再根据病情逐渐过度为软食及普食.中转腹腔镜者以恢复肠道蠕动为准.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正常出院.17例均有追踪随访,均未出现复发.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术后病理其中6例为平滑肌瘤,余为间质瘤,均为低度恶性.结论 ESE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切除胃黏膜下肿物的内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MRA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用三维动态MRA无创成像技术探讨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MR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眩晕者共76例,均行MRA椎动脉检查。结果测量出椎动脉正常值,左侧为(4.1±0.79)mm,右侧为(3.2±0.83)mm。根据MRA表现将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分为3型Ⅰ型(椎动脉受压型),Ⅱ型(椎动脉硬化型),Ⅲ型(椎动脉畸形型)。通过椎动脉MRA成像特点能够对受累椎动脉作出精确、定性诊断。对5例椎动脉Ⅰ型患者行椎动脉松解术后,MRA显示椎动脉的上述改变已改善或消失,疗效优良。结论MRA是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一重要筛检诊断工具,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