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48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28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89篇
内科学   583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神经病学   295篇
特种医学   288篇
外科学   764篇
综合类   3041篇
预防医学   434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752篇
  3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26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867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与c -Myc、Fas -FasL、核因子 -κB(NF -κB)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将分离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分为 :A组 (对照组 )、B组 (缺氧处理 )、C组 (低浓度H2 O2 处理 )、D组 [缺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处理 ]、E组 (H2 O2 +SOD处理 )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 -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测定细胞c -Myc、Fas -FasL、NF -κB蛋白表达。结果 B组和C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A组的 6倍和 8倍 (P <0 .0 1) ;A组c -Myc、Fas-FasL、NF -κB阴性表达 ,其余各组均有阳性表达 ;SOD在降低B组和C组细胞c-Myc、Fas-FasL、NF -κB表达强度的同时 ,细胞凋亡率也随之降低。 结论 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NF -κB的激活 ,启动凋亡相关基因c -Myc、Fas -FasL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采用反向Fick氏法和间接测热法测定心脏手术后病人的全身氧耗,并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和准确性。方法8例心脏手术术后病人,分别在入ICU后2h和6h时同时采用反向Fick氏和间接测热法测定病人的全身氧耗量。结果 间接测热法和反向Fick法测得氧耗分别是(16±30)ml·min-1·m-2和(127±23)ml·min-1·m-2,前者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后者(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r=0.92,P<0.01)。采用Bland和Altman统计分析提示两种测定结果的平均偏离值为(35.5±13.4)ml·min-1·m-2,其95%的分布范围是(9~62)ml·min-1·m-2,提示两种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两种方法测定心脏病人术后全身氧耗的结果有明显差异,其中反向Fick氏法的测定结果误差大、准确性差,而间接测热法是较好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43.
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输尿管息肉7例,并结合文献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7例输尿管息肉诊断明确,6例行输尿管病变段切除 吻合术,1例行肾盂成形术。结论 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以放射学检查为主,特征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根据病变范围及肾受累情况决定术式。  相似文献   
44.
CT增强扫描在评价NSCLC血管生成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与CT增强程度的关系 ,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在肺癌诊断、治疗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NSCLC病人进行动态螺旋CT扫描 (SCT) ,测量病灶增强幅度 ,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对病灶增强值、VEGF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病人CT增强值均数为 (36 .2 8± 6 .41 )HU ,VEGF阳性表达 2 1例 ,阴性表达 9例。VEGF在中晚期的阳性表达高于早期病人 (Ρ<0 .0 5) ,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Ρ <0 .0 5) ;癌灶增强值与VEGF阳性表达、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结论 NSCLC的CT增强程度能够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 ,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有助于肺癌的诊断、TNM分期 ,而且可以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方面补充目前肺癌分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45.
脉络宁对肾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吴丽崔爱东(附属医院肾内科)关键词脉络宁肾病综合征血小板聚集功能中图法分类号R692肾病综合征(NS)的病人常伴有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小板功能异常,并因此易导致肾脏损害加重及血栓形成[1],我们于1993~...  相似文献   
46.
47.
比较69例冠心病患者多巴酚丁胺负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与82例运动试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的结果,以探讨它们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多巴酚丁胺负荷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2%和800%,运动试验分别为894%和829%。多巴酚丁胺负荷检出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左前降支为781%和913%,回旋支为667%和982%,右冠状动脉为100%和837%;运动试验分别为783%和911%,600%和968%,909%和85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两者结果相近,对于不能进行运动试验的病人,多巴酚丁胺试验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进一步探讨白细胞介素(IL)-2培育的淋巴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治疗机制。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慢乙肝患者自体IL-2培育的淋巴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含量。结果慢乙肝患者经自体IL-2培育的淋巴细胞回输治疗后,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10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IL-2培育的淋巴细胞回输疗法能够使慢乙肝患者PBMC产生IFN-γ的含量增加,IL-10含量降低。该疗法可能通过免疫调节及细胞因子的直接作用抑制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49.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23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组织经常规制片、苏木精-伊红染色,镜下观察其病理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以淋巴结灶性淡染坏死灶及其边缘增生的组织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为主要镜下表现,但偶可坏死不明显,并出现大量转化淋巴细胞及显著核分裂象。结论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良性自限病变,但镜下形态极易与淋巴瘤等病变混淆,应严格把握诊断标准,避免漏诊或过度诊断。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检测直肠癌肠系膜静脉血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mRNA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RT -PCR方法检测 4 2例直肠癌术中肠系膜静脉血CK2 0mRNA。结果  4 2例中 2 2例CK2 0mRNA阳性 ,阳性率 5 2 .4 %。随着病理分期的进展 ,肠系膜静脉血CK2 0mRNA阳性率升高 :DukesC +D期CK2 0mRNA阳性率高于DukesA +B期(P <0 .0 1)。随访发现 ,肠系膜静脉血阳性者远处转移率增高 (18.2 % )。结论 肠系膜静脉血CK2 0mRNA的检测可提高直肠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CK2 0mRNA阳性者 ,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