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天麻对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体外扩增培养。中药天麻定向诱导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物神经原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结果:大鼠MSC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天麻诱导2h后大部分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呈阳性,GFAP阴性。结论:大鼠MSC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53.
目的:检测蛇毒多肽(卡迪,KD)和蝎毒多肽(polypeptide from Buthus martensii venom,PBMV)对肝癌移植瘤(H22)带瘤小鼠瘤重的抑制作用,并观察肿瘤细胞Caspase-3表达,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昆明种系近交小白鼠,60只,复制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0.010 mg/mL),KD 0.016、0.010 mg/mL组和PBMV 0.016、0.010 mg/mL组,分别注射KD、PBMV和阳性药物10 d后,分析统计带瘤小鼠的体重变化、脾指数和肿瘤生长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治疗后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KD 0.016、0.010 mg/mL组和PBMV 0.016、0.010 mg/mL组的平均瘤重显著地减小,均具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免疫组化显示:阴性对照组胞浆无着色或着色很浅;阳性对照组胞浆浅红棕色,着色胞浆分布较集中;两组待测组胞浆均显红棕色,分布面积广,而且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多.结论:KD和PBMV对H22生长和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4.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黄芪在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2-09/2005-06在广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解剖教研室完成。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实验组加入预诱导液(20mL/L天麻注射液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L-DMEM),对照组只换液不加天麻。24h后吸去预诱导液,实验组加入诱导液(100mL/L黄芪注射液不含胎牛血清的L-DMEM),诱导细胞分化1h,对照组换液为不含胎牛血清的L-DMEM。②细胞总RNA的提取。③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诱导分化细胞:培养5~10代的细胞在黄芪诱导液中诱导1h后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巢蛋白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阴性。②两组细胞的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检查其吸光度(A值),A260/A280为1.8~2.0;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显示28S,18S,5S3条带。③在9052个基因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检测到有379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下调倍数大于2倍的有19个;表达上调的基因共有151个,其中有7个基因的上调倍数大于2,包括bHLH,epiregulin,fibroblastgrowthfactor9等基因。结论:黄芪可有效地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其作用过程涉及多种基因。  相似文献   
55.
中药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可使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转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肌肉细胞、神经元样细胞等,而中药是否能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呢?目的研究SD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及用中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功效.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重复观察测量,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用骨髓取自经检验健康的SD雄性大鼠.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多种中药成分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主要观察指标①MSCs分离和扩增结果.②MSCs表面抗原及神经元样细胞鉴定结果.结果大鼠MSCs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4,D11α,D34,D38,D45,D80,D86为阴性,D29,D44,D90,D105,D166呈阳性.黄芪、天麻、人参、当归、脑新舒、人参蜂王浆等多种中药诱导1~3 h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巢蛋白呈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阴性.结论SD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是具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在适宜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56.
蝎毒及蝎毒多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和外周血细胞计数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蝎毒 (SV)及蝎毒多肽 (PSV)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和外周血细胞计数的作用 .方法 取正常小鼠 4 5只 ,随机分为 3组 :SV组、PSV组、对照组 ,分别腹腔注射 ,1次 /d ,连续 5d .于首次给药 6h、2 4h、8d后 ,每组取小鼠 5只 ,称体重 ,眼球取血 ,计数外周血细胞、处死后脾脏、胸腺 ,计算脾重指数、胸腺指数 .8d取外周血后测试体能 .结果 SV组 6h、2 4h、8d白细胞计数增加 (p <0 .0 5 ) ;PSV组略高于对照组 .SV组 6h中性粒比例明显增多 ,2 4h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p<0 .0 5 ) ,8d二者比例恢复正常 ;PSV组 6h、2 4h中性粒略有增加 ,8d恢复正常 .两组单核细胞均有增高 .血小板计数SV组维持正常 ,PSV组升高 .SV、PSV组脾重指数、胸腺指数和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不减少或略有增加 (p >0 .0 5 ) ,两组体能增强明显 .结论 SV及PSV均可提高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 ,维持或增加外周血各类细胞数目 ,改善机体整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测蝎毒重组蛋白对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Ca2+]I变化时Ca2+的可能来源.结果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显示,蝎毒重组蛋白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提示[Ca2+]I升高;流式细胞仪显示蝎毒重组蛋白在不同情况下可显著增加肿瘤[Ca2+]I(P<0.05).结论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与升高肿瘤[Ca2+]I继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升高肿瘤[Ca2+]I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和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两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8.
蝎毒及其分离组分对4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蝎毒(scorpion venom,SV)及其分离组分对4种人肿瘤细胞(肺癌A549细胞、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823、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骨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Sephadex G-50柱层析法分离蝎毒;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以丝裂霉素C(MMC)及顺铂(C-DDP)为阳性对照药,以蝎毒及其组分1 mg/L、10mg/L和100mg/L的浓度处理4种人肿瘤细胞,作用48 h后,分别观察蝎毒及其分离各组分对上述细胞的影响.结果:用Sephadex G-50柱层析法分得6个峰(AP Ⅰ1,APⅠ2,APⅡ,APⅢ1,APⅢ2,APⅣ),其中蝎毒组分APⅢ1(antineoplastic polypeptideⅢ1)对HL-60,SMMC-7721,BGC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对A549细胞和HL-60细胞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蝎毒分离6个组分中,蝎毒组分APⅢ1对HL-60,SMMC-7721,BGC和A549 4种人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剂量效应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59.
蛋白质降解调控着机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蛋白质在完成功能后,以及在合成、折叠、转运等过程中发生错误或损伤时都必须被降解和清除。人类细胞中主要存在两类蛋白质降解的途径,一是溶酶体降解途径,二是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 UPS )。其中UPS是真核细胞内ATP依赖的蛋白降解系统,可高度选择并高效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不仅是一种降解陈旧或损坏蛋白质的重要机制,而且还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基因转录调节、受体胞吞、抗原呈递、细胞增生与分化以及信号转导等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1]。 UPS在维持细胞稳态、调节细胞生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UPS的功能异常将会影响到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重点阐述UPS功能异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五段滚动式病理生理学课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病理生理学课外实验教学模式.方法 运用创新型五段滚动式培养方法,将课外实验教学分为动员引导、择优选拔、课题申报、课题实施及课题总结5个阶段.结果 自2002年以来,约300名学生参与五段滚动式教学,获得学院学生科研课题立项36项,发表学术科研论文26篇,参与申报专利2项,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各级竞赛中获奖31项,其中1项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此外,相关指导教师也获得广州医学院学生课外科研活动指导工作奖励20余项.结论 采用创新型五段滚动式培养方法,成功地构建了创新型病理生理学课外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