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蝎毒及蝎毒多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和外周血细胞计数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蝎毒 (SV)及蝎毒多肽 (PSV)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和外周血细胞计数的作用 .方法 取正常小鼠 4 5只 ,随机分为 3组 :SV组、PSV组、对照组 ,分别腹腔注射 ,1次 /d ,连续 5d .于首次给药 6h、2 4h、8d后 ,每组取小鼠 5只 ,称体重 ,眼球取血 ,计数外周血细胞、处死后脾脏、胸腺 ,计算脾重指数、胸腺指数 .8d取外周血后测试体能 .结果 SV组 6h、2 4h、8d白细胞计数增加 (p <0 .0 5 ) ;PSV组略高于对照组 .SV组 6h中性粒比例明显增多 ,2 4h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p<0 .0 5 ) ,8d二者比例恢复正常 ;PSV组 6h、2 4h中性粒略有增加 ,8d恢复正常 .两组单核细胞均有增高 .血小板计数SV组维持正常 ,PSV组升高 .SV、PSV组脾重指数、胸腺指数和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不减少或略有增加 (p >0 .0 5 ) ,两组体能增强明显 .结论 SV及PSV均可提高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 ,维持或增加外周血各类细胞数目 ,改善机体整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测蝎毒重组蛋白对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Ca2+]I变化时Ca2+的可能来源.结果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显示,蝎毒重组蛋白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提示[Ca2+]I升高;流式细胞仪显示蝎毒重组蛋白在不同情况下可显著增加肿瘤[Ca2+]I(P<0.05).结论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与升高肿瘤[Ca2+]I继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升高肿瘤[Ca2+]I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和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两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3.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从而为探讨表达HpCagA的重组腺病毒对哮喘TH1/TH2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获得防治哮喘的新方法奠定基础。 方法: 通过PCR扩增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该重组质粒与腺病毒DNA共转化E.coli BJ5183,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DNA,将其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 结果和结论: 成功构建了幽门螺杆菌CagA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  相似文献   
54.
BC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对卯蛋白(OVA)致敏小鼠肺组织中T细胞的在体调节及其对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分为3组,第1组吸入雾化的OVA(1次/(1.20min/次,连续10d),建立致敏模型。第2组(对照)吸入雾化的生理盐水(时间和次数同第1组);第3组(治疗组)于致敏前10d及14d,各皮内注射BCG 1次,致敏后6d吸入雾化的纯蛋白衍生物(PPD)。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CD4^ 、CD8^ 及IFN—γ^ 细胞的变化,以及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咆的变化。结果:OVA致敏组小鼠肺组织中CD4^ T细胞增加,CD8^ T细胞无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IFN—γ^-/CD4^ T细胞数的增加,IFN—γ^ /CD4^ 细胞的比例降低。BCG治疗后,肺组织中CD4^ T细胞减少,CD8^ T细胞数大量增加;IFN—γ^ /CD4^ 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大;BALF中炎性细胞数减少。结论:BCG可在体上调Th1细胞,减轻实验性哮喘动物气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讨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机制,本研究将分离的人MSC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并观察脑心舒定向诱导MSC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的效应。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显示人MSC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脑心舒诱导120min后大部分MSC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呈阳性和GFAP阴性。上述结果提示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56.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测蝎毒重组蛋白对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Ca2+]I变化时Ca2+的可能来源.结果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显示,蝎毒重组蛋白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提示[Ca2+]I升高;流式细胞仪显示蝎毒重组蛋白在不同情况下可显著增加肿瘤[Ca2+]I(P<0.05).结论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与升高肿瘤[Ca2+]I继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升高肿瘤[Ca2+]I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和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两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肌缺血与体外反搏(ECP)治疗时的改变及其改变机制。方法:利用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犬模型,观察缺血与ECP治疗时缺血心肌和主动脉壁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改变,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观察血管紧张素原与肾素mRNA的表达。结果:反搏组缺血心肌肾素活性、AngⅡ水平和主动脉壁AngⅡ水平都明显低于缺血组。反搏组缺血心肌中血管紧张素原、肾素以及主动脉肾素mRNA也明显低于缺血组,其中,除缺血心肌肾素mRNA外,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ECP能通过抑制心血管肾素mRNA的表达来抑制肾素活性,还对血管紧张素原mRNA有抑制作用,造成心血管局部AngⅡ的降低,这可能是ECP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测蝎毒重组蛋白对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Ca2+]I变化时Ca2+的可能来源.结果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显示,蝎毒重组蛋白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提示[Ca2+]I升高;流式细胞仪显示蝎毒重组蛋白在不同情况下可显著增加肿瘤[Ca2+]I(P<0.05).结论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与升高肿瘤[Ca2+]I继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升高肿瘤[Ca2+]I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和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两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条件下TP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TP对MCF-7细胞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的凋亡情况;Caspase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9的变化。结果:TP以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方式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TP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形态不规则、脱落,细胞碎片等)。流式细胞仪检测5μg/mL的TP明显诱导MCF-7细胞凋亡;Caspase-3,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MCF-7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0.
蛋白质降解调控着机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蛋白质在完成功能后,以及在合成、折叠、转运等过程中发生错误或损伤时都必须被降解和清除。人类细胞中主要存在两类蛋白质降解的途径,一是溶酶体降解途径,二是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 UPS )。其中UPS是真核细胞内ATP依赖的蛋白降解系统,可高度选择并高效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不仅是一种降解陈旧或损坏蛋白质的重要机制,而且还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基因转录调节、受体胞吞、抗原呈递、细胞增生与分化以及信号转导等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1]。 UPS在维持细胞稳态、调节细胞生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UPS的功能异常将会影响到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重点阐述UPS功能异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