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芪与当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黄芪与当归对内皮细胞(ECs)增殖周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HUVEC经分离、原代和传代培养与鉴定,选择第4 或第5代细胞进行实验;MTT法检测不同剂量黄芪与当归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芪与当归对HUVEC增殖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 PCR检测黄芪与当归对HUVEC的V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周期检测显示黄芪及当归组S期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黄芪+当归组G0 G1 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S期和G2 M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RT PCR结果表明,黄芪与当归使HUVEC的VEGF mRNA表达明显增强,黄芪+当归(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82倍;当归(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88倍;黄芪(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51倍。结论:黄芪与当归及其复方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作用,黄芪+当归可明显促进HUVEC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黄芪与当归可促进HUVEC的VEGF mRNA表达,提示黄芪与当归通过刺激VEGF表达而促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后其在结肠的定位情况.方法:将用贴壁法体外连续传代培养的雄性SD大鼠的MSCs经尾静脉注射于雌性大鼠UC模型体内,并以UC模型组及酒精灌肠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后第1天、第7天、第21天后取远端结肠组织,经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段(sry)作为标志,以确定MSCs的肠道定位情况.结果:培养的MSCs集落生长迅速,均一性好.TNBS引起肠壁明显增厚,炎症和溃疡持续时间较长,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值显著性升高,不同时期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纤维细胞浸润.移植组的sry检测显示:第1天,第7天和第21天阳性率分别为0,16.7%(1/6)和50.0%(3/6),而对照组均阴性.结论:移植后的MSCs能在UC模型的肠道中定位.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寻找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向神经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方法:应用荧光-差异显示(fluorescence differential display)技术,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和由黄芪诱导分化来的神经元样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cDNA片段,分离的片段分别与pGEM-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中,斑点杂交排除假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测序。以BLAST程序进行GenBank的同源性检索。结果:共得到在神经元样细胞中表达而在MSC中不表达的差异表达cDNA片段7条,其中5条为已知基因,2条为新基因。结论:克隆的7条cDNA序列所在的基因可能与MSC神经分化的分子机制相关,对它们的进一步研究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测蝎毒重组蛋白对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Ca2+]I变化时Ca2+的可能来源.结果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显示,蝎毒重组蛋白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提示[Ca2+]I升高;流式细胞仪显示蝎毒重组蛋白在不同情况下可显著增加肿瘤[Ca2+]I(P<0.05).结论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与升高肿瘤[Ca2+]I继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升高肿瘤[Ca2+]I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和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两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5.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BMMSCs)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与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BMMSCs)作比较。方法:分别采用贴壁法和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法分离获得rBMMSCs和hBMMSCs,进行体外传代、扩增、纯化,比较分析不同代数的rBMMSCs和hBMMSCs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观察传代次数对rBMMSCs的神经分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rBMMSCs表面抗原表达;采用中期分裂相秋水仙素阻抑法分析rBMMSCs的核型。结果:原代rBMMSCs和hBMMSCs在体外扩增后可分别获得(7-8)×105和(5-6)×105个细胞,体外扩增5代后可分别获得1.7×108和l×108个细胞,体外扩增15代后,可分别获得(4-8)×1012和(3-4)×1012个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神经分化能力有所下降,但各代rBMMSCs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都比hBMMCs较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rBMMSCs的CDllb、CD45、CD61、CD71、CD8O、CD86、MHCⅠ、MHCⅡ表达为阴性,而CD29和CD44表达阳性。rBMMSCs为正常大鼠二倍体核型。结论:rBMMSCs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神经分化能力,是一种具有正常二倍体核型的间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FCM)技术观测蝎毒重组蛋白对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Ca2+]I变化时Ca2+的可能来源.结果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显示,蝎毒重组蛋白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提示[Ca2+]I升高;流式细胞仪显示蝎毒重组蛋白在不同情况下可显著增加肿瘤[Ca2+]I(P<0.05).结论 蝎毒重组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与升高肿瘤[Ca2+]I继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其升高肿瘤[Ca2+]I是通过开放肿瘤细胞膜钙通道和肿瘤细胞内钙库释放两条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重组痘病毒(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CEA-rV)治疗CEA阳性肿瘤的作用部位及其CEA基因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PCR法探测CEA-rV的作用部位,RT-PCR检测接种CEA-rV鼠腹腔Mφ内CEA的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腹腔MφCEA的蛋白表达,结果:腹腔接种的CEA-rA主要感染腹腔Mφ;皮下接种的CEA-rV主要感染皮肤局部组织,CEA-rV腹腔接种小鼠,其腹腔Mφ有CEAmRNA表达及CEA蛋白表达。结论:推测无论通过腹腔接种还是通过皮肤局部接种,GEA-rV一般多在注射局部表达,CEA-rV不仅可以进入Mφ,而且其CEA基因可以有效地表达,并可使Mφ表面分子MHC-Ⅱ与B7-2表达增强,然后递呈CEA给Th淋巴细胞,使之分泌足够的IL-2,激活Tc细胞分化为CTL,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28.
多年来 ,我们修订了实验内容、结合有关实验介绍科研的基本知识、要求同学们以医学论文格式完成实验报告、开设实验设计和综述练习等措施。这些措施不但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还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有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蛇毒(SV)及其有效组分体内外的抗癌活性,为SV抗肿瘤新药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筛查不同浓度(5—20mg/mL)SV及其7种分离组分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口腔上皮癌细胞株(KB)、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影响;并用小鼠肝癌(H22)动物移植瘤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观察SV及其组分Ⅳ(0.01-0.03mg/kg)对瘤重、脾重、外周血白细胞和体质量的影响。结果:SV、Ⅲ2和Ⅳ的肿瘤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三者的浓度在20μg/mL时,对HCT-8、Bel-7402、KB以及MCF-7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HCT-8的抑制率分别为84.37%、79.39%和85.78%;对Bel-7402的抑制率分别为89.64%、88.13%和92.08%;对KB的抑制率分别为90.08%、91.30%和93.93%;对MCF-7的抑制率分别为89.88%、89.49%和92.33%。腹腔注射10d后,组分Ⅳ对H2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V组分Ⅳ3个浓度组的瘤重分别为(0.81±0.20)g、(0.70±0.18)g、(0.61±0.17)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瘤重[(1.19±0.21)g,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IR)分别为31.93%、41.17%和48.73%。Ⅳ各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较对照组增加,白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SV及其7种分离组分均能有效抑制4种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KB及MCF-7)的生长,不同的SV分离组分对同一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有差异;不同肿瘤细胞对同一SV分离组分的反应性也不同。SV分离组分Ⅳ对动物移植性肿瘤小鼠肝癌H22有良好的实验疗效。  相似文献   
30.
赵灿国  王新帅  周升铭 《广东医学》2012,33(17):2542-2544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组分(naja naja actra venom component,NNAVC)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312 5、0.625、1.252、.5、5、10μg/mL)、不同作用时间(244、8、72 h)下NNAVC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NNAVC对MCF-7细胞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NNAVC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倒置显微镜观察NNAVC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出现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变圆甚至脱落、细胞碎片等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2.5μg/mL和5μg/mL的NNAVC均明显诱导MCF-7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达到(35.08±4.24)%和(44.41±3.56)%。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减少,而Bax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NNAVC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以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