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壮骨胶囊防治类固醇大鼠肾阳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泼尼松建立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探讨壮骨胶囊对类固醇性骨质疏松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取醋酸泼尼松按4.5m g/kg 灌胃,每周2 次,共90 天,同时设立对照组和壮骨胶囊和康力龙防治组。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胫骨近端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并取血液作各项生化指标检查。 结果壮骨胶囊组对类固醇所致的大鼠骨量减少有明显的抵抗作用,还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研究还观察到壮骨胶囊有血钙下降及血锌明显增高表现。结论 壮骨胶囊对泼尼松所致的类固醇性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并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2.
用糖皮质激素制造大鼠“阳虚”模型,以探讨其体内代谢变化。1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245~34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激素组,后者喂醋酸泼尼松4.5mg/kg,2次/w,持续3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体重减少了8.83%;内脏重量减轻,尤以肾上腺和睾丸(分别减少了12.12%和13.66%)为甚;血清生化指标AKP降低了27.63%;胫骨上段骨小梁面积及数量分别减少38%和37%,从而出现骨量丢失。本文初步认为阳虚时会对动物的内脏和生化指标产生影响,并进一步证实了阳虚与骨质疏松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3.
司坦唑醇对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铁  李青南  李朝阳  黄连芳  胡彬 《药学学报》1999,34(10):725-729
目的:探讨司坦唑醇对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用泼尼松建立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用大鼠胫骨近端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并取血液作各项有关的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类固醇模型组的大鼠胫骨近端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症。而司坦唑醇防治组对类固醇性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司坦唑醇对泼尼松大鼠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4.
何首乌煎剂对去卵巢大鼠骨质丢失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何首乌煎剂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改变及预防作用。方法大鼠双侧卵巢去除术(OVX)后预防用药90d。骨标本行不脱钙骨制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胫骨近心端松质骨静态和动态参数。结果去卵巢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减少(P<0.05),出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己烯雌酚可完全对抗去卵巢大鼠的体重增加、骨转换率增高和骨量丢失;何首乌煎剂使去卵巢大鼠的%Tb.Ar增加(P<0.05)、骨吸收减少、骨转换率呈下降趋势,不抑制藕联的骨形成。结论何首乌煎剂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对子宫无明显刺激。  相似文献   
35.
中药补骨2号对去势雌性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用24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和去势+中药组,施行相应处理3个月后,对三组动物的骨标本代谢进行测算和比较,所获参数既能如实反映出实验动物去势制造骨质疏检模型中骨代谢的变化情况,又能观察到使用中药补骨2号对抗去热动物骨质改变的多方面影响,从而为中医“肾主骨”理论在骨伤科中使用补肾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低蛋白和低钙饮食所致大鼠骨骼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30只3个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年龄对照组(control)、极低钙组(VLCD,Ca0.01%)、低钙组(LCD、Ca0.3%)、低蛋白组(LPD、Pr8%)、混合组(Ca0.01%+Pr8%)。3个月后取大鼠左侧胫骨近心端,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LCD和LCD组大鼠骨量均减少,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分别减少57%(P<0.01)和40%(P<0.05),代表骨形成指标如荧光周长百分数(L.Pm%)、矿化沉积率(MAR)、骨形成率(BFR/BV)有增加的趋势。VLCD组骨吸收参数如毫米破骨细胞数量(N.OC/Tb.Pm)增加63%(P<0.05),呈现骨高转化的改变。LPD组大鼠%Tb.Ar减少57%(P<0.01),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不明显,呈低骨转化趋势。混合作用组骨量比单纯低钙、低蛋白组显著降低,动态参数与VLCD组相比呈更明显的骨高转化的改变,与LPD的低转化改变明显不同。结论低钙饮食可使骨量减少并伴有骨转换增加,而低蛋白、低钙饮食使骨转化增加更明显,骨量降到更低。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老年雄性大鼠淫羊藿血清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雌性,19月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淫羊藿低剂量组(1g/ml)、淫羊藿高剂量组(2g/ml),按0.5mg/100g的量,每日两次,连续灌胃1个月,处死前1h,再灌胃一次,取血清(灭活,过滤),最终稀释成1:20、1:40、1:80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另外,分别在第2天、第3天、第4天动态观察细胞生长过程,做生长曲线和检测分化指标ALP。结果:老年大鼠含药血清在1:80稀释比,MTT测得的OD值给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生长曲线表现为,在第2天各组无明显差别,从第3天开始,含药血清增殖速度加快,仍以高剂量组最快。ALP检测结果,含药血清OD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剂量之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雄性SD大鼠连续服用淫羊藿水提液1个月,其血清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有促进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哌嗪雌酚酮对老年大鼠腰椎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合成化合物哌嗪雌酚酮对雌性老年大鼠腰椎骨代谢及子宫的影响。方法 32只 2 2月龄SD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生理盐水 0 .1mL/kg·d-1) ,哌嗪雌酚酮高、中、低剂量组 (2、1和 0 .5mg/kg·d-1) ,皮下注射 30d ,取第 5腰椎行不脱钙骨制片骨形态计量学测量分析 ,同时取子宫称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哌嗪雌酚酮组骨量增加。其中中剂量 (1mg)组骨形成增加 ,骨吸收降低 ,骨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 ;子宫重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哌嗪雌酚酮可有效预防老年大鼠骨质减少 ,中剂量 (1mg)组效果最明显 ,且无明显刺激子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盐酸四环素(Tc)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和子宫的影响。方法:假手术组、去卵巢组、Tc1组(1.2 mg·kg~(-1)·d~(-1)),Tc2组(4.8mg·kg~(-1)·d~(-1)),雌酮组(1.48mg·kg~(-1)·d~(-1)),灌胃90天。胫骨上段不脱钙骨制片测量。结果:(1)去卵巢溶剂组骨小梁面积减少,出现骨高转化的改变。(2)与去卵巢组比,雌酮能部分预防骨丢失,降低骨高转化,有明显增加子宫重量的副作用。(3)Tc两组均能部分预防去卵巢所致的骨丢失,未出现骨高转化的改变,未见增加子宫重量的副作用。与去卵巢组比,在骨形成的参数中,Tc1组降低矿化沉积率。而Tc2组降低荧光周长百分率、骨形成率,即其抑制骨形成的作用比Tc1组大。结论:低剂量盐酸四环素能预防去卵巢所致的骨丢失,高剂量未出现更强的增加骨量作用,两剂量四环素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和子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0.
低钙饲料对大鼠胫骨上下段骨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低钙饮食对大鼠胫骨上段(PTM)和下段(DTM)骨骼的影响,了解其变化规律。方法: 3月龄SD普通级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第1、2组饲养1个月,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a 1.0%)和极低钙组VLCD(Ca 0.1%),余下三组饲养3个月,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a 1.0%)、极低钙组VLCD(Ca 0.1%)和低钙组LCD(Ca 0.3%)。各组动物饲以不同钙含量的精制饲料。处死前注射双荧光标记。实验结束时,取左侧胫骨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 低钙饮食1个月后,DTM骨量和其它各参数未出现显著变化,而PTM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减少38%(P<0.05),代表吸收的参数值如单位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 N.OC/Tb.Pm)增加98%(P<0.01)。3个月后,DTM骨量显著下降,%Tb.Ar在VLCD组降低44%(P<0.001)。此时PTM骨量进一步丢失。PTM和DTM动态参数显示骨形成的参数荧光周长百分数(%L.Pm)、骨矿化沉积率(MAR)和骨形成率(BFR/BS)均呈现无统计意义的增加,N.OC/Tb.Pm亦增加至不同程度。VLCD与LCD相比,骨骼均呈现相似的变化,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但LCD组各指标变化程度均有所减弱。结论: 低钙对PTM和DTM骨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骨高转换的PTM比代谢缓慢的DTM骨丢失程度严重,这种影响的差异可能与机体动用不同部位骨钙的快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