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前在临床上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而引起的输血后肝炎(PTH)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我院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的50例PTH患者血清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分析,对PTH的预防作了进一步探讨。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输血或输注鲜血浆病史,除输血以外其他原因所致肝炎,按1990年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AIH)11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NIH)21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2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6例。年龄8~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急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152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0名健康者血清NO.结果:各型肝病血清NO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别,尤以重肝、肝硬化升高明显;随疾病的恢复,血清NO水平逐渐下降.结论:动态监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NO浓度,对判断病程进展情况和预后有重要价值.适当抑制NO过量产生有助于减轻肝损伤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后仍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联合内镜下套扎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病人,应用TH胶为栓塞剂经皮肝穿行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部分脾脏栓塞术后仍有食管静脉曲张的32例患者,择期行内镜下套扎。结果所有患者PTVE+PSE术均成功,套扎术仅有一例患者行2次套扎,余均为1次。2个月后,胃镜及钡餐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消失率为83.23%,余者均有明显缓解。随访3~18个月仅1冽因胃粘膜病变出血,余者病情稳定。结论内镜下套扎是经皮TH胶栓塞的重要延续和补充,TH胶栓塞术又减少了EVL的次数及风险。联合手术安全,创伤小,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是治疗肝硬化后食道胃底静脉拍张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非肿瘤性息肉大小多在6mm以内,部分伴有结石。而胆囊腺瘤常为单发,以胆囊底部多见,且大小一般在7mm~15mm。胆囊腺肌增生症或腺肌瘤属增生性病变,胆囊壁可呈弥漫性或局部性改变,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阿罗间隙。腺肌瘤为单发,向囊腔内凸起,瘤体直径一般较大(〉10mm),基低较宽,为强回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结论: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可依据息肉的数目、大小、生长速度等情况,判断其病变性质,指导临床是否手术切除或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术前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治疗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对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进行心理评估,其中32例为干预组,即在手术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手术前行心理干预,包括一般性心理支持治疗、个别心理治疗、病人互助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肌肉放松训练和社会引导等。30例为对照组,仅采取手术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评定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病人情绪障碍(焦虑10/32,抑郁9/32)较对照组(焦虑18/30,抑郁16/30)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务人员重视肝癌病人存在不良的心理,积极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其情绪,有助于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利于疾病的治疗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6.
心理干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将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疾病常规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指导、集体心理治疗、家庭及社会支持治疗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焦虑11/43,抑郁10/43)较对照组(焦虑20/40,抑郁18/40)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人员积极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不良心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新生儿单个核细胞(PBMC)的情况及其对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阻断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择HBV感染孕妇257例,检测新生儿脐血血清和脐血单个核细胞(UBMC)中的HBV-DNA;所有新生儿出生24h内和生后2周分别注射HBIG200IU,1月时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并在1岁时检测血清HBsAb和HBV-DNA。结果:血清HBV-DNA阳性产妇的新生儿UBMC中24·18%HBV-DNA阳性,低于该组新生儿血清HBV-DNA阳性率(35·29%,P<0·05)。正规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新生儿脐血清和UBMC中HBV-DNA同时阳性组婴儿1岁时HBsAb阳转率明显低于血清HBV-DNA阳性、UBMC阴性组(50·00%vs·77·78%,P<0·05),二者都低于HBV-DNA阴性婴儿组(96·67%,P<0·05)。单独血清HBV-DNA阳性和UBMC同时阳性组1岁时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15·79%。结论:HBV能够感染新生儿PBMC,降低HBIG联和乙肝疫苗阻断垂直传播的效果。并因新生儿期的免疫耐受而造成HBV感染的持续与慢性化。  相似文献   
108.
导联线杂乱缠绕给操作造成诸多不便 ,但又很无奈。它不但在紧急情况时因理顺缠绕的导联线耽误宝贵时间 ,还会因缠绕使描记出现干扰、失真并造成导线断裂 ,甚至在急需时仪器不能正常工作 ,直接影响有效抢救措施的实施。现介绍导联线防缠绕的小装置 ,使用多年简便有效 ,对任何仪器上的多组合线路都可行。1 肢体导联将单导心电图纸内蕊 (塑料或纸筒均可 ) ,两个一组 ,用相应的胶或胶布并列粘合。将上下肢导联线逐一穿过小筒 ,固定导联夹 (图 1)。内蕊可上下滑动 ,使用时滑离导联夹 ,不使用时滑至导联夹 ,分别放置检查床的上下位置即可 ,顺手可…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给门诊静脉输液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切实所需的服务 ,满足患者需求 ,同时减少护理人员观察巡视中的盲目性、片面性 ,提高护理质量 ,我们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象与方法1 对象 为我院门诊的静脉输液并能正确回答问题的 1 0 0例患者 ,其中乙型肝炎 80例 ,其它 2 0例。2 方法 对 1 0 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 ,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方面。结  果  调查结果与分析见表 1。表 1 患 者 需 求 调 查 结 果患者需求n %   存在问题n % …  相似文献   
110.
经济管理是促进医院行政、技术管理的有力杠杆。通过经济管理,能更好地贯彻岗位目标责任制,迅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经济管理也是医治“吃大锅饭”的良方,能“按劳、按绩、按效”分配,有奖有惩,克服平均主义现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加强经济管理,能增加医院的发展动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