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8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504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27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946篇
内科学   1247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513篇
外科学   593篇
综合类   2815篇
预防医学   1729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1291篇
  3篇
中国医学   5784篇
肿瘤学   21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798篇
  2011年   971篇
  2010年   956篇
  2009年   962篇
  2008年   1015篇
  2007年   1214篇
  2006年   1265篇
  2005年   1313篇
  2004年   1066篇
  2003年   1071篇
  2002年   841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蕾 《江苏中医药》2019,51(1):76-78
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对温病学乃至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大家,与其治学方法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颖悟勤勉,矢志于医;善采百家之长,并能融会贯通;善读古书,更可贵者,遵守古法而又不拘泥于古法;临证注意立案,处方必先立案,注重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ADPKD)的病程因人而异,重者40岁之前达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轻者终生无需肾脏替代治疗。目的:在这项研究中,笔者开发了一个基于遗传和临床数据的预测模型用来预测ADPK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大鼠牵张成骨(DO)过程中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大鼠制备大鼠下颌骨DO模型。随机分5组,每组6只。第1组(只有牵张无PTH),术后8周取材,应用HE染色及微CT检测,以确定成骨情况。第2组(有牵张无PTH),第3组(有牵张有PTH),第4组(无牵张有PTH),第5组(对照组:无牵张无PTH)。2、3、4组及对照组术后1周取材,RT-PCR测定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果第1组,新骨形成,骨质充满牵张区,骨质连续,大鼠建模成功。RT-PCR检测结果显示,2、3、4组与对照组比较,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有明显提高(P<0.05),其中第3组最为明显。ONC、C-FOS、VEGF基因2、3、4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在 DO 过程中,间歇性给以 PTH的作用只有在牵张期发挥作用,其对 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能够获得理想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收集藿香正气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成分及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基于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以瑞德西韦为对照,探索藿香正气汤潜在治疗COVID-19的成分,并选出对接较好成分进行药理学机制预测,初探其药理学机制。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5种与新冠病毒3CLpro结合能力强于瑞德西韦的小分子成分。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抗病毒途径可能是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影响病毒复制。结论 成分C1-C5与3CLpro结合良好,推测其可能是潜在的3CLpro的抑制剂,为抗病毒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现代临床子宫内膜的病理演变过程结合中医“异病同治”理念,提出“子宫内膜功能亢进性疾病”概念,涵盖5种常见的子宫内膜疾病: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基于文献的汇总,分析得到此类疾病的子宫内膜病理演变与中医病因病机的关联性,为寻找关键通路、创新性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对深化中医妇科学常见疾病的共性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6.
7.
何首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参阅国内近几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论述何首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肝毒性的研究进展。该文论述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有二苯乙烯苷类、醌类、磷脂类、总糖及还原糖等,具有补血、抗衰老、神经保护、肾保护等药理作用,易造成肝中毒,具有多种机制,为开发利用何首乌这一重要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研究杜仲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液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18只Apo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每组9只。另设9只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高脂饮食12周后,实验组灌胃杜仲水溶液[0.46 g/(kg·d)],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实验结束时抽取小鼠血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三组小鼠的血液代谢总量子流图具有一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筛选出胆固醇代谢、脂肪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鞘脂代谢、酰基辅酶A代谢五个代谢通路。实验组上调了二十碳五烯酸、十八碳二烯酸、3-O-硫酰基神经酰胺、四氢异喹啉的表达,下调了胆固醇、棕榈酸、硬脂酸、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的表达。结论杜仲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代谢物有调节改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