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中国医学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析中国针灸学国际化中的本土化进程对中国传统针灸学构成的严峻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办法.认为对于针灸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挑战缺乏深刻认识,主要是由于针灸队伍知识结构的欠缺造成的,而针灸学教材的革新是有效调整知识结构的基础;针灸学教材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分离出符合科学本质的现代针灸学版本,并与传统针灸学版本并行施教.发展符合科学...  相似文献   
92.
系统科学作为研究复杂系统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针刺时机规律进行解析。在医学领域,研究疾病的病理过程和治疗过程也就是研究人体系统的演化和调控规律。针灸疗法作为一种完全不同于药物治疗的干预手段,研究其对人体系统的调控规律离不开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只有从系统科学所倡导的整体角度、连续的动态角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针刺时机规律及其意义,系统科学为深刻理解和认识针刺时机规律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相似文献   
93.
Cui JJ  Zhu XL  Ji CF  Jing XH  Bai WZ 《针刺研究》2011,36(4):262-267
目的: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结合荧光素488和594(cholera toxin subunit B conjugated with Alexa Fluor 488,594,CTB-Alexa 488,594)双标记示踪技术揭示"京骨"和"大钟"穴在大鼠神经系统中的特异性联系,探讨原络配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将0.1%CTB-Alexa 488和CTB-Alexa 594两种示踪剂各5μL分别注入3只雄性SD大鼠后肢"京骨"和"大钟"穴区。72 h后将动物灌流固定,取出脑、脊髓和脊神经节,并制成组织切片,然后直接用荧光显微镜系统观察和记录被标记的神经元。结果:在相应的激发光下,CTB-Alexa 488和594标记的神经元分别呈绿色和红色,双重标记的神经元呈黄色,均位于示踪剂注入侧的相关神经组织中。在所标记到的神经元中,与"京骨"和"大钟"穴相关联的感觉神经元集中在L4~L5脊神经节,少量分布在L3和L6脊神经节,其中双标的感觉神经元主要出现在L4~L5脊神经节;与两穴相关联的运动神经元以L4~L5节段为中心呈柱状分布在L3~L6节段脊髓前角第Ⅸ层的后外侧部。结论:应用CTB-Alexa 488和594荧光双标记示踪技术观察到了与原穴"京骨"和络穴"大钟"相关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在脊神经节和脊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4.
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机理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与中医针灸经典理论相结合,从分子水平上全面而深刻的探究了针灸的作用机制,体现了针灸治病的整体调节作用.本研究从针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角度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领域中的应用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电针阳陵泉、阳陵泉配胆囊穴对慢性炎性低张力胆囊动力学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B超测定电针前即时及电针60 min内第5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的胆囊体积,描记电针对胆囊动力学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两组穴位均表现为电针的最初20 min内胆囊体积呈舒张性变化,在随后的20 min内又有1次较明显的舒缩运动,时间效应明显( P<0.05),但交互作用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远端穴治疗慢性胆囊炎时,留针时间以40 min为宜,治疗频次以每天2次为宜,阳陵泉穴与胆囊穴不宜同时取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针刺期门与期门配阳陵泉穴对炎性低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两组穴位(期门和期门配阳陵泉)的针刺,并通过B超下监测针刺后胆囊体积的变化,描记出针刺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针刺两穴位组20 min之后,胆囊均出现明显的舒缩性变化。两组间时间效应与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慢性胆囊炎时,留针时间以50 min为宜,并且期门与阳陵泉穴在调节胆囊动力方面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评价针刺配合月经周期穴位埋线对产后肥胖症的客观疗效.方法 采用体针同时配合月经周期穴位埋线方法治疗产后肥胖症36例.观察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及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88.89%,体重、BMI、WC、WHR、BMI均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针刺配合月经周期穴位埋线对产后肥胖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
学术流派与学派的形成都是针灸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针灸的学派与学术流派有明显不同,二者所关注的问题在针灸学体系的结构当中处于明显不同的位置,这就决定了学派与流派对于针灸学术发展有不同的影响。针灸学派主要关乎学科的理论与思想,处于学科体系的核心,涉及的问题非常关键、非常集中,数量较为稀少;针灸流派主要关乎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处于学科体系边缘的外部,涉及的问题十分发散,数量比较庞大。争鸣中的学派有利于促进主流针灸学体系的发展,繁荣中的流派则是对主流针灸学体系的补充和丰富。各个流派、学派的存在并非永恒,它们的代谢与进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针灸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Shi H  Cheng B  Li JH  Chen SL  Tan QW  Jin ZG  Jing XH 《针刺研究》2010,35(5):323-329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后伊文思蓝(EB)渗出穴区肥大细胞聚集数量和脱颗粒变化及其局部P物质(SP)的表达,以揭示病理状态下穴位的组织细胞特征,确定肥大细胞和SP参与穴位敏化的过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采用空腹稀盐酸灌胃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5 h后尾静脉注射EB,模型组取EB渗出点"脾俞""胃俞"和旁开2 mm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正常对照组取对应点皮肤和皮下组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标记这些部位肥大细胞的聚集分布数量及脱颗粒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局部SP的分布并进行Western blot相对定量测定。结果:急性胃黏膜损伤后EB体表穴区渗出点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中肥大细胞呈现聚集,其数量和脱颗粒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脾俞""胃俞"旁开对照组(P0.05,P0.001),脱颗粒率也显著高于旁开点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EB渗出点和旁开部位均可见SP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其阳性纤维多分布于皮下。结论:在急性胃黏膜损伤时,体表出现的敏化穴位中肥大细胞参与了与疾病相关的体表穴位敏化过程,且其局部的SP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耳尖放血疗法病谱与适宜病症,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中耳尖放血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疾病名称与不良反应,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25日。结果 共纳入581篇文献,耳尖放血疗法涉及11个临床分科,病谱纳入66种病症,主要集中在五官科、神经内科及皮肤科;共发现20种适宜病症,一级适宜病症8种,为高血压、睑腺炎、痤疮、发热、结膜炎、头痛、失眠与扁桃体炎,耳尖放血降压与泻热抗炎功用是当前研究热点。结论 耳尖放血疗法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临床需开展耳尖放血疗法的诊疗培训,加强推广宣教及资金投入,进一步拓宽耳穴放血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