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5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2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1842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63篇
  1篇
中国医学   4797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李传慧  刘骅漫  贾新华 《新中医》2023,55(12):185-189
肺结节是指肺内出现的不规则病灶,影像学表现为高密度阴影。基于中医学对瘀、毒的认识,以 及肺结节的临床表现,对肺结节的防治进行探讨,分析认为瘀、毒既可以是肺结节的病理产物,也可以是致病 因素,且贯穿疾病的始终。肺结节疾病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邪犯肺脏,积聚成瘀;第二阶段是邪 毒炽盛,痹阻肺络;第三阶段是正气亏虚,瘀毒搏结。因部分肺结节可发展为早期肺癌病变,鉴于疾病转归的 特殊性,提出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肺结节,可根据瘀、毒作用的强弱、时间节点及位置,结合肺结节证候 演变的全过程,抓住存在的时间节点,判定结节的性质,确立治则治法,针对性控制病情,防止传变。  相似文献   
82.
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川乌与白芍配伍前后不同比例、剂量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乌、芍配伍前后对角叉菜胶和甲醛性大鼠足跖肿胀,棉球肉芽肿增生及小鼠二甲苯耳壳肿胀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使大鼠炎性组织释放的PGE2明显降低(P<0.05,P<0.01)。而且多数结果表明二药配伍的抗炎作用优于单味药川乌、白芍,其中尤其对慢性关节炎模型,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P<0.05,P<0.01)。  相似文献   
83.
清肝袋泡剂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观察清肝袋泡剂对高催乳素血症(HPRL)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清肝袋泡剂),对照组40例(溴隐亭)。观察血中催乳素(PRL)和相关激素水平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疗效对比。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对内分泌水平及卵巢、子宫、乳腺的组织形态变化进行同步观察。结果:清肝袋泡剂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PRL水平,对相关激素有良性调节作用,临床疗效良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卵泡发育,使子宫内膜出现各动情周期的变化,抑制乳腺腺体增生。结论:清肝袋泡剂可有效治疗HPRL。  相似文献   
84.
中医药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现状和思路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简述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发生的机制及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心脉通胶囊(人参、何首乌、水蛭、丹参等)用于临床防治再狭窄的效果,表明心电图或蹬车试验复查异常率及主要症状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报告了心脉通胶囊6项基础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气阴两虚、血瘀痰阻是PTCA后再狭窄发生的基本中医病机,并对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的思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香椿叶中槲皮素的提取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椿 Toona sinensis(A.Juss) Roem为楝科椿属植物 ,在全国均有分布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报导了从香椿叶的乙醇提取物中通过酸水解 ,柱层析分离 ,精制得到一个纯品 ,经鉴定为槲皮素 ,该化合物系首次从香椿叶中得到。1 仪器、试剂及材料X4 型显微熔点测定仪 (温度计未校正 ) ,岛津UV- 2 2 0 1紫外光谱仪 ,Magna- 75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HPTLC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品 ) ,聚酰胺薄膜 (原浙江黄岩实验材料厂出品 ) ,纸层析滤纸(新华造纸厂出品 ) ,对照品槲皮素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所用试剂、药物均为分析纯 ,香椿…  相似文献   
86.
论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纠正六经辨证是外感病辨证纲领的传统误区;并就寒温统一的问题谈了个人的意见,即以卫气营血辨证统领外感病辨证论治,以创立新的中医外感病学;最后讨论了六经辨证的本质、特色及其定位问题,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思维最接近中医学的本质,最能体现中医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87.
黄芪、水蛭、地龙不同配伍治疗缺血性中风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出气虚血瘀络阻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而益气活血通络则为基本治法。通过黄芪水蛭地龙、黄芪水蛭、黄芪地龙、水蛭地龙四个配伍组比较,以观察其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血小板聚集性及大鼠在体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水蛭地龙配伍组在以上诸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88.
补阴法与延缓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今学者对补阴法及衰老认识基础上,提出“阴虚乃衰老之本”的观点,根据补阴法功能及衰老机制对补阴法延缓衰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借鉴已有阴虚证动物模型,进行了部分免疫学实验研究。结果提示:阴虚是衰老的基本机制,补阴法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补阴法可用于防治老年病及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89.
山东黄花蒿采收期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薄层扫描法 (thin- layer chrom atography scanning,TL CS)对山东引种黄花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变化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差异 ,花蕾期植株中青蒿素含量最高 ,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90.
总结分析了清代医家谢星焕《得心集医案》辨治急难证的特点:在辨证方面注重天人合一,善于辨别真假错杂之证,尤长于以脉诊决疑释难,妇科难证多求诸奇经八脉;在治疗方面法度严谨,善于化裁古方,急救方法多变,涌吐、针灸、鼻饲、敷脐等多有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