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89篇
综合类   461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9篇
中国医学   61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考察溶媒、温度、加热时间对木香活性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影响.方法 用水和乙醇回流提取木香,分别将其提取物控制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加热,用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变化.结果 醇提取物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远远高于水提取物,以乙醇为溶媒,两成分含量变化小;以水为溶媒,随着温度升高,加热时间延长,两成分下降明显,尤其是木香烃内酯.结论 溶媒、温度对木香烃内酯影响最为显著,时间因素次之,在含有木香的制剂工艺制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92.
中药胃动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陈皮、木香、枳实、香附为组方的胃动汤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予降糖治疗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予降糖治疗和胃复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胃排空时间变化。结果治疗组可以明显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有利于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治疗组治愈率67%,对照组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胃排空时间,有利于餐后2 h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3.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两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比较大承气颗粒及针刺疗法对腹部手术之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方法]119例患者随机分为大承气治疗组(62例),针刺治疗组(57例),大承气治疗组从术后第1天起.给予大承气冲剂冲服或灌肠;针刺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针刺足三里.[结果]两组相比较,大承气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时间明显少于针刺治疗组,且差异显著(P<0.05);肛门排气时间大承气治疗组少于针刺治疗组,且差异显著(P<0.05);大承气治疗组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少于针刺治疗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承气颗粒对于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要优于针刺足三里疗法,且可以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995.
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月玲  李晶  李平 《天津中医药》2009,26(6):524-52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中医理论中骨质疏松症当属于骨痿、腰痛、骨痹等病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总结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的初步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及其身体条件选择15例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发生并发症,占13.4%,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1例患者出现注水池部感染,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0个月,减肥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微创、可调节、可恢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究加味旋覆代赭汤对食管癌前病变大鼠Caspase-3/Bcl-2/Bax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复合造模法制作食管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药物灌胃干预,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加味旋覆代赭汤、西药(雷贝拉唑+莫沙必利)灌胃,给药8周取材。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食管上皮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分别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食管上皮组织Caspase-3、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上皮病理积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食管上皮病理积分均降低(P<0.01)。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spase-3、Bax mRNA、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西药组大鼠Caspase-3、Bax mRNA、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组织中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加味旋覆代赭汤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比值,增加线粒体外膜通透性,释放凋亡因子,激活Caspase-3,使病变组织发生凋亡,扭转食管上皮异型增生,从而起到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刘瑾  吕金钰 《河北中医》2007,29(7):612-612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所创名方,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现举其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验案3则如下。1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癃闭例1王某,男,47岁。2005-09-25初诊。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3日,自觉少腹胀痛,排尿困难,甚至点滴难出,面白,气短乏力,下肢略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肺气虚,升降无力所致。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40 g,黄芪50 g,白术、升麻、柴胡、茯苓各20 g,乌药、陈皮各15 g,桂枝、附子各10 g。水煎服,日1剂。服3剂后,小便通畅,继服3剂后诸症消失。按:本例混合痔术后因损伤及疼痛等诸多原因致中气大虚,气虚下陷,膀胱气化无力,开阖失司,继而寒客下焦,水道受阻。补中益气汤加附子、桂枝等药,补中益气,温肾壮阳,从而气升而癃闭可解。癃闭是肛肠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因体弱、手术失血耗气而致小便困难,证属气虚者,运用补中益气汤选加木通、泽泻、车前子、小茴香、白芍药、杏仁等治疗,升清降浊,化气行水,其效甚捷。2肛裂术后便秘例2王某,女,49岁。2005-10-16初诊。行肛裂侧切术后2周,便秘,肛门坠胀,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中气不足,传导无力所致。予...  相似文献   
999.
“ENS-ICC—SMC网络”是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胃肠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英文略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肠组织内ENS—ICC—SMC三者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网络破坏和协调的失常可导致胃肠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中药茵陈合剂对成石性胆汁分泌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胆固醇膳食组、茵陈合剂组、熊去氧胆酸(ursodoxycho1ic acid,UCDA)对照组。茵陈合剂组、熊去氧胆酸组分别给予中药茵陈合剂和熊去氧胆酸。动态观察各组胆汁成分变化(包括胆固醇、胆汁酸、磷脂、成石指数)。结果:正常组胆汁成分无明显变化。高胆固醇膳食(饲料中含1.2%胆固醇,喂饲14d)诱发家兔胆固醇结石,胆汁成分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致成石性胆汁的形成。茵陈合剂能够明显减少家兔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中总胆汁酸和磷脂含量,从而阻遏了成石性胆汁的生成。结论:茵陈合剂能够改变胆汁成分,具有很好的降低胆汁成石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