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89篇
综合类   462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9篇
中国医学   61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在腹腔镜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评价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 ,ENBD)配合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应用ENBD配合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4 4例及开腹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34例。 结果  78例均手术成功 ,术后无胆漏、胆道出血、胆管炎等并发症。术中结石取净率 10 0 % (78 78)。术后住院时间 :腹腔镜组为 (6 2±1 3)d ,开腹组为 (7 4± 2 1)d。随访 5 7例 ,时间 (1~ 4 5 )年 ,平均 2 6年 ,腹部彩色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 结论 ENBD配合腹腔镜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I期缝合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胆肠、胃肠内引流术联合125I粒子置入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2002年2月~2004年8月,我院行手助腹腔镜胆肠、胃肠内引流术联合125I粒子置入术治疗晚期胰腺癌12例(胰头癌10例,胰体癌2例). 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4~181 min,(122±29) min.术中出血量45~152 ml,(60±18) ml.住院时间6~17 d,(8.5±1.3) d.术后病人黄疸逐渐减退,术后7~10 d肝功能恢复正常.腹痛消失3例,明显缓解7例.2例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治疗后缓解.10例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CT肿瘤明显缩小(PR)4例,无变化(NC)4例,肿瘤进展(PD) 2例. 结论手助腹腔镜内引流术联合癌组织间125I粒子置入术是治疗晚期胰腺癌,使其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胆石病的治疗策略——排、溶、碎、取并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石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据我国多省市普查结果,该病发病率在2.4~16.8%之间。按中年以上5亿人口5%计算,专家们认为在我国至少有2500万胆石病患者,较美国人中有2000万人患胆石病,而每年约有100万新患者及50万人施行胆囊切除术为多。胆石病在我国的治疗,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点。5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属于外科治疗范围;60年代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开展,非手术疗法的应用日益广泛,排石疗法日益成熟;70年代随着新溶石剂的发现,溶石疗法形成高潮;80年代西德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发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胆囊结石,我国迅速开展;90年代我国从大的综合性医院至卫生院,均可  相似文献   
14.
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净化疗法(blood purification,BP)源于血液透析对肾脏疾病的治疗,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新的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出现,其治疗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肾脏疾病的范畴,开始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专业中,特别是在危重症抢救及治疗上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和(或)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反流物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尚可有十二指肠液、胆酸、胰液等,前者临床上多见,后者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和食管肠吻合术后。GERD病人可仅有临床症状而无食管炎症表现,有食管炎症状者其临床症状不一定与炎症程度呈平行关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及反食,严重病例可并发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时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血流动力学和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病人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随机分为Ⅰ组(舒芬太尼组)和Ⅱ组(芬太尼组),记录两组病人麻醉期间各时间点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值、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pO2.结果:Ⅱ组插管后1 min、2 min的收缩压较Ⅰ组升高,而插管后1 min的心率较Ⅰ组降低(P<0.05);Ⅰ组插管后1 min、2 min和3 min时的AEPI值低于Ⅱ组(P<0.05);Ⅰ组拔管后至定向力恢复的时间较Ⅱ组长(P<0.05);Ⅰ组丙泊酚的用量较Ⅱ组少(P<0.05).结论: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较芬太尼的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可以使病人达到更为合适的麻醉深度,并能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同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7.
徐桐柏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2):1042-1042,104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是多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最终转归,病程一般呈进行性发展,晚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五年生存率仅为50%。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对肺纤维化的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使之在治疗上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现将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ǻ��ʳ���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3年12月天津南开医院行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术 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行裂孔疝修补后同时行胃底折叠术 ,其中 7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 ,3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 ,1例仅行裂孔修补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食道下段压力由 (8 6± 2 4 )mmHg(1mmHg =0 133kPa)提高到 (18 2 0± 3 4 3)mmHg(P <0 0 1) ,2 4hpH值监测评分由 5 3 4± 39 7降低到 8 0 4± 2 12 (P <0 0 1) ,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 ,并达到正常范围。无手术并发症 ,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食道裂孔疝 ,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Apaf-1与MODS时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一种以凋亡小体的形成为特点的,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的活体内单个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它是依赖能量的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而致的细胞自杀.已知细胞凋亡的途径有3条途径: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线粒体在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提示死亡受体和内质网通路的信号最终都汇集在线粒体通路中.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内凋亡通路的信号传导级联反应均以Apaf-1为靶子而调节凋亡体.  相似文献   
20.
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unge为常用中药 ,具有益气固表 ,利尿托毒等功效 [1] ,黄芪甲苷 (astragaloside )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常作为指标性成分用于黄芪药材和制剂的质量监控 [2 ,3 ] 。本文研究了采用 RP- HPLC制备色谱的方法从黄芪药材中分离制备黄芪甲苷单体 ,满足常规分析检测的需求。1 仪器与试剂实验仪器 :Waters 6 0 0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工作站 :MILLINUIM 3 2 (3 .0 5 .0 1版 ) ;检测器 :41 0示差折光检测器 ;分析柱 :Symmetry Shield TMC18色谱柱 (3 .9mm× 1 5 0 mm,5μm) ;进样器 :Rheo-dyne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