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8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随着社会进步和环境变化,变态反应的流行逐渐增加,据估计,40%以上的世界人口处于特应性超敏性状态.这种变态反应经常被认为是非传染性流行病.在两年多以前世界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组织(IAACI)意识到有关变态反应的科学与教育需要全球性承担起互通信息的责任.2000年10月悉尼召开变态反应会议后,世界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组织改为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  相似文献   
662.
浅谈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国各级医院都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无论是两层架构,还是有中间件的三层架构.无论是传统的客户端型,还是基于浏览器的BS型.  相似文献   
663.
大汗腺囊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56岁。鼻梁右侧褐色结节10年,于2004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0年前发现鼻梁右侧出现一粟粒大红褐色丘疹,略高出皮面,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丘疹逐渐增大,偶于不慎触碰后有少量出血,随后结痂愈合,未曾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鼻梁右侧可见一1.1cm×1.0cm大的半球形囊性结节,呈红褐色,半透明,表面光滑、发亮(图1),界限清楚,触之有囊性感。治疗:局麻下手术切除结节,充分游离切缘皮肤,减张分层细致缝合,6d后拆除缝线,伤口Ⅰ期愈合,随访3个月,效果满意。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瘤…  相似文献   
664.
银屑病是一种T淋马细胞介导的与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文就这两种细胞表达TLRs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5.
杨林  张理涛  张玉环 《医学综述》2006,12(7):425-426
重组人细胞因子引起的皮肤型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红斑皮炎样药疹、血清病样药疹、严重型药,和由他加重的原发皮肤损害。和其他化学合成类药物不同的是,大多数细胞因子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其本身的生物学活性有关。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广泛开展和重组细胞因子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临床上还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尚需临床医师的长期观察和总结。  相似文献   
666.
目的:探讨增进腹壁脂肪抽吸术的效果,解决脂肪抽吸后皮肤松垂、皱纹增多、腹部仍有膨隆等问题。方法:采用腹壁脂肪抽吸结合以脐为中心的腹壁成形术进行腹部塑形。先行腹壁脂肪抽吸术,再视腹壁有无剖宫产术后瘢痕分别实施双环正圆、双环椭圆及单环椭圆切除缝合腹壁成形术。结果:共治疗12例,随访1~5年,除腹部纵向缝合瘢痕部分变宽(0.2~0.4cm)外,外形满意,获良好的腹壁减肥塑形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有2例行双环正圆切除缝合术和1例行单环椭圆切除缝合术的患者于术后一年为追崇时尚再次行脐周色彩文饰(呈太阳放射状图案)。结论:本方法是治疗腹壁脂肪堆积和腹壁皮肤松弛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7.
皮下型环状肉芽肿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儿女,5岁.因左足部结节和斑块1年,于2007年1月12日就诊.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背近踝关节处出现一黄豆大结节,肤色,无明显自觉症状,后结节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遂来我院门诊求治.既往身体健康,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668.
免疫反应致异位性皮炎病理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位性皮炎 (Atopicdermatitis ,AD)是一种有明显的家族史 ,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和严重瘙痒的皮肤疾患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光镜下结构已明确 ,但AD皮损电镜下结构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光镜与透射电镜方法观察 2 1例AD患者皮损病理形态学变化 ,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入选病例 入选病例符合AD的诊断标准[1] 。病例来源于天津市长征医院门诊 1998年 1月~ 1999年 1月患者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5~ 6 7(平均 2 8.1)岁。近 1个月内用过皮质类固醇、抗组织胺和雷公藤等药物。1.2 …  相似文献   
669.
赵俊芳  王学谦 《临床荟萃》2008,23(7):531-533
自1879年Paul Erhieh第一次描述了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组织化学特性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哮喘、鼻炎、特异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变态反应疾病患者的血清、尿液,眼泪、鼻腔和支气管分泌物中存在EOS及其释放的颗粒蛋白.  相似文献   
670.
报告Marshall-White综合征1例,患者男,29岁,因双上肢浅白斑3年来诊。皮肤科检查:双手背、前臂可见大片淡红色斑片,边界不清,其间散在分布边界清晰的淡白色斑。临床诊断为:Marshall-White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