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232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200篇
综合类   467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60篇
  4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癌(ACT)潜在致病机制,并筛选出可能作为相关生物靶标的基因。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选取儿童ACT相关RNA芯片数据集(GSE75415),利用R语言的相关函数包对其中的18个ACT组织样本(实验组)以及7个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样本(对照组)中的mRNA表达数据进行预处理差异表达分析,对ACT各分级(stage1~4)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重合差异基因(OLDEGs),采用功能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并筛选出中心基因。同时对TCGA数据库包括79个ACT样本的二代测序数据进 行分析,筛选出对ACT患者生存时间有影响的基因。结果 Stage1~4分别有248、334、315和561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各分级样本组间存在73个重合基因(OLDEGs),中心基因HSPA13、GARS、STXBP1、AKIRIN1、TUBB3在各分级中均表达上调,中心基因ADH1B、DCN、RASSF2、PDGFRA、PLAT、C3、FOS在各分级中均表达下调,它们通过影响免疫反应、细胞周期、磷酸化、凝血及相应的信号通路,对ACT的发生与发展发挥作用。另外,OLDEGs在79个TCGA数据库ACT样本生存期分析发现,基因XPO1、RACGAP1、PDGFD、NR4A2、MXRA5、VPS51、TMED3、NDFIP1和CDKN1C与ACT的生存期密切相关。结论 在各级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和生存期相关基因可以作为ACT治疗的新靶点,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肾上腺皮质癌的病因和预后治疗。  相似文献   
72.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人血浆中西格列汀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 用于西格列汀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以西格列汀-d4为内标,血浆样品经CleanertPPT沉淀板沉淀后, 通过Diamonsil C18色谱柱(10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使用甲醇-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10%甲醇,0.1% 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通过电喷雾电离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正离 子检测。从选择性、残留、线性范围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准确度、基质效应和回收率、稳定性方面进行方法学验证。 同时考察健康人口服西格列汀片100 mg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西格列汀、西格列汀-d4的MRM离子对 分别为 m/z 408.0→235.2、m/z 412.1→239.0。人血浆中西格列汀在 0.5~1 000 μg/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定量下限为0.5 μg/L;定量下限和质控样品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在0.83%~12.80%之间,准确度(RE)在± 10.0%以内。健康人口服西格列汀片100 mg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达峰浓度(Cmax)、、生物利用度 (AUC)、半衰期(T1/2)分别为(2.44±1.29)h、(375±138)μg/L、(2 915±585)h·μg/L、(11.10±2.41)h。结论 本LC-MS/ MS分析方法敏感度高且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速,满足生物分析的法规要求,可应用于人体内西格列汀的药代动力学 研究。  相似文献   
73.
胡炜  刘洪斌    王曼雪  张桂贤  李东华  张一 《天津医药》2018,46(11):1155-1160
摘要: 目的 探讨清胰汤和姜黄素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的机制。方法 40只SPF级健康 Wistar大鼠,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 对照组、 模型组、 清胰汤组、 姜黄素组, 每组10只。通过注射牛磺胆酸钠 (Na- Fc), 诱发大鼠形成SAP模型, 建模前清胰汤组、 姜黄素组分别用相应中药汤剂灌胃1周。采用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法观察结肠和胰腺组织病理变化, 收集大鼠盲肠段粪便, 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4组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 模型组肠组织表现为肠壁水肿, 肠黏膜上皮缺损、 脱落等, 上皮下间质空隙变宽, 大量的中性粒细胞 (PMN) 等炎性细胞浸润等; 胰腺组织表现为胰腺腺泡水肿、 坏死, 叶间隔增宽, 大量的PMN等炎性细胞浸润等, 而中药清胰汤和姜黄素组可减轻模型组中的胰腺损伤和肠黏膜受损程度 (P<0.05)。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果显示清胰汤或 (和) 姜黄素组可有效降低SAP大鼠厚壁菌门 (包括梭菌纲、 芽孢杆菌纲)、 毛螺菌属数量菌群含量, 升高拟杆菌门 (包括拟杆菌纲、 拟杆菌属) 和乳酸杆菌属含量。结论 中药清胰汤和姜黄素可增加SAP大鼠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调控微生物生态平衡, 增加益生菌群的含量, 降低有害菌群的定植能力, 从而达到对肠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摘要:目的 以聚己内酯(PCL)、海藻酸钠、壳聚糖为材料,研制椎间盘双相支架,并评估其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 的可行性。方法 聚己内酯作为原料,采用熔融电纺法制备取向性多孔纤维环支架,将海藻酸钠/壳聚糖水凝胶注入 到中空的纤维环(AF)支架中央合成双相椎间盘支架。通过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观测双相支架的结构、孔径、孔隙 率;人脐带干细胞复合双相支架体外培养7 d,用死活细胞染色法评价生物相容性,CCK-8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力 学加载仪器测量双相支架的压缩弹性模量。结果 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可见纤维环相成菱形多孔结构,髓核相 (NP)呈不规则多孔结构;纤维环相和髓核相孔径分别为(225.6±3.9)μm、(205.5±5.2)μm,孔隙率分别为(74.17± 0.39)%、(85.52±0.48)%,支架扫描电镜可见细胞黏附在支架表面,周围有细胞外基质分泌;死活细胞染色显示无死 细胞;CCK-8检测结果显示人脐带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压缩弹性模量(173.24±44.93)kPa。结论 以聚己内 酯、海藻酸钠、壳聚糖为材料制备的椎间盘双相支架,具有良好的孔径、孔隙率和细胞相容性,支架间结合紧密,具有 三维网络结构,优良的力学特性,是构建组织工程椎间盘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 (≥65岁) 患者发生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与其外周血炎性细胞水平及脂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诊断为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老年患者76例作为病例组,选取78例因胸部不适住院的老年人 (除外心脏瓣膜病) 作为对照组。2组入院时均检测白细胞计数 (WBC)、 中性粒细胞比例 (N%)、 中性粒细胞计数 (N)、 淋巴细胞计数 (L)、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LR)、 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 BNP)、 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载脂蛋白α (apo-α)、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等指标, 比较这些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WBC、 N%、 N、 NLR、 hs-CRP、 NT-pro BNP、 VLDL均高于对照组, L、 HDL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吸烟、 hs-CRP及NT-pro BNP升高是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不是一种简单的退行性病变, 其与全身炎症反应、 脂质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6.
骨保护素(OPG)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一种可溶性分泌型糖蛋白,与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 体(RANKL)、核因子 κB 受体活化因子(RANK)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共同组成骨保护素系 统。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骨保护素系统参与内皮功能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其有 望成为冠心病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其远期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可行途径。 本文就骨保护素系统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及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其主要模式及特点,明确主要问题。 方法 采用面对面定性访谈方法,调查我国9省份抗病毒治疗工作人员49人,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我国已逐步形成以医疗机构为主承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基本模式,但在治疗转介和随访、药品采购管理、医保与救助、异地治疗、社会组织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等工作机制上呈现出地区性特点。抗病毒治疗服务体系在药品采购管理、经费保障、人员稳定、医疗保障、关怀救助、社会组织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问题。 结论 需要不断加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药品采购管理体制,健全经费投入和人员保障机制,改善艾滋病医保及救助政策,促进社会组织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预测冠心病的可行性和相互差异。方法:收集因胸痛疑诊冠心病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274例,经CAG确诊冠心病组161例,余113例未达冠心病诊断标准设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计算TyG指数和AIP。以是否冠心病为因变量,控制混杂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以TyG指数和AIP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TyG指数和AIP预测冠心病的价值和相互差异。结果:两组体重指数、家族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和AIP均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指标(OR=0.951、3.074,95%CI:1.561~4.292、5.383~86.952,均P<0.001);TyG指数和AIP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95%CI:0.728~0.829,P<0.001)和0.791(95%CI:0.738~0.838,P<0.00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yG指数和AIP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且预测冠心病的能力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薯蓣皂苷(Dioscin)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RKO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将体外培养的HCT-116细胞和RKO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药物组,采用CCK-8实验分析Dioscin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LDH活性的变化;借助DNA含量检测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含量的变化;采用荧光探针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细胞超氧化物含量及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Western 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24 h、48 h处理时间下,与对照组相比,HCT-116细胞Dioscin组(2、4、6、8、10 μmol/L)、RKO细胞Dioscin组(5、10、15、20、25 μmol/L)都明显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均P<0.05),且HCT-116、RKO细胞经Dioscin处理后,细胞膜破坏,细胞LDH释放量较对照组增多(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Dioscin作用HCT-116、RKO细胞后,DNA含量暴露增多(P<0.05,P<0.001),细胞凋亡率上调(P<0.001,P<0.01),ROS水平升高(P<0.05,P<0.001),超氧化物含量增多(均P<0.001),SOD表达降低(P<0.05,P<0.001);Western 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Dioscin可以抑制HCT-116、RKO细胞蛋白p-Akt(P<0.01,P<0.001)、Nrf2(均P<0.001)、Bcl-2(均P<0.001)的表达,促进蛋白cleaved Caspase-9(P<0.001,P<0.01)的表达。结论:薯蓣皂苷可能通过PI3K/Akt/Nrf2信号通路激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婴儿胆道闭锁(BA)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1例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道造影将患儿分为BA胆汁淤组(n=47)和非BA胆汁淤组(n=114),根据月龄将患儿分为1~2月龄组(n=96)、2~3月龄组(n=38)和≥3月龄组(n=27)。根据巨细胞(CMV)抗体和DNA检测结果将CMV阳性患儿分为BA组(n=16)和非BA组(n=22)。分别比较各亚组ALP、GGT、TBA水平。将有差异的结果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诊断临界值。结果:BA胆汁淤积组 ALP、GGT、TBA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 BA胆汁淤积组(Z=4.941、8.163、5.100,均P<0.05);GGT联合ALP、TBA诊断BA的AUC最大,为0.936(95%CI:0.893~0.978),当GGT=156.50 U/L、ALP=390.50 U/L、TBA=56.50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为93.6%,特异性为82.9%;1~2月龄组GGT联合ALP、TBA诊断BA的AUC最大,为0.979(95%CI:0.956~1.000),当GGT=217.50 U/L、ALP=390.50 U/L、TBA=37.50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8.4%;2~3月龄组和≥3月龄组均为GGT的AUC值最大,分别为0.894(95%CI:0.787~1.000)、0.885(95%CI:0.758~1.000),诊断界值分别为156.5 U/L、133.0 U/L;CMV感染阳性患儿BA组只有ALP 水平明显高于非 BA 组(Z=4.081,P<0.001);ALP的AUC为0.636(95%CI:0.451~0.822),当GGT取值399.5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55.5%。结论:GGT联合ALP和TBA诊断B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GGT对BA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2月龄及以上的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