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骨保护素系统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骨形成的平衡与协调是维持骨不断更新,功能正常和结构完整的关键。任何引起OC生成增多或过度活化的因素均可使OC功能亢进,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抑制骨吸收已成为防治各种代谢性骨病的  相似文献   
102.
骨质疏松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全身骨量和骨组织形态改变的老年性疾病,尤其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随着人口老龄化、人类寿命延长,该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四类疾病,它的常见并发症:髋骨骨折在亚洲的发病人数将在未来50年内占全世界总发病人数的一半[1].因此,该病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临床上最多见、研究最多的成年型OP(包括绝经后OP和老年型OP)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和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特征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 入选本院内分泌科连续6个月间新诊断尚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70例T2DM患者、42例IGR患者,测定并分析血清Nampt和TNFα水平与54例健康对照者的差异,分析各组血清Nampt水平与TNFα、人体测量参数和代谢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Nampt和TNFα水平在T2DM组、IGR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mpt水平在T2DM非肥胖亚组高于健康对照非肥胖亚组(P<0.05),在IGR和健康对照腹型肥胖亚组高于对应非腹型肥胖亚组(P均<0.05),在T2DM和IGR总组与TNFα无线性相关,在IGR和健康对照腹型肥胖亚组则与TNFα呈线性负相关(P<0.05,P<0.01),在IGR总组、IGR和T2DM非腹型肥胖亚组与糖化血红蛋白线性正相关(分别为P<0.01,P<0.05和P<0.05)。结论 初发T2DM患者、IGR患者血清Nampt和TNFα与健康者无差异。非肥胖糖代谢紊乱者血清Nampt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不伴或伴有轻度糖代谢紊乱的腹型肥胖者血清Nampt水平与TNFα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以掷硬币法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预防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预防组高脂喂养12周制备NASH模型,罗格列酮预防组同时每天予4 mg/kg罗格列酮灌胃.观察肝大体、肝指数和病理学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核因子(NF) -κB和环氧合酶(COX)-2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指数升高(3.92±0.72比5.71±1.05,P=0.004),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改变明显,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11.72±2.47比29.39±5.32,P=0.002)、前列腺素E2(236.60±24.90比288.24±17.17,P=0.004)水平升高,罗格列酮预防组肝指数、肝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水平明显好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肝PPARγ表达下降、NF-κB和COX-2表达升高,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COX-2表达较正常组升高(0.57±0.08比2.83±0.24,P=0.0007; 0.38±0.03比1.00±0.03,P=0.004).和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预防组PPARγ表达升高、NF-κB和COX-2(基因:2.83±0.24比0.46±0.11,P=0.002;蛋白:1.00±0.03比0.62±0.02,P=0.006)表达下降.结论 罗格列酮可激活PPARγ后抑制NF-κB和COX-2表达,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预防NASH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目前常用降压药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2007年-2009年间收治的512例60~85岁患者的BMD.其中高血压患者378例,非高血压者134例.高血压患者分为5组:噻嗪类利尿剂组63例,钙通道阻滞剂组(calcium-channel blocker,CCB)113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组(angiotensinⅡreceptorblocker,ARB)92例,联合用药组56例,高血压未用药组(54例).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EXA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非优势侧股骨近端Femur Neck、Troch、Ward's 三角和L1~4的BMD.结果 非高血压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腰椎的BMD最低.非高血压组LIBMD值与ACEI/ARB组和高血压未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非高血压组L2、L3、L4、Neck、Troch的BMD与ACEI/AR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各组问腰椎与髋部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EI/ARB降压药可能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的BM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年龄对BMD有一定的影响且为负性作用,而BMI与BMD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及其与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试验组)进行抗抑郁治疗12周,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评定;对社区中46例2型糖尿病不伴发抑郁症患者(社区组)采用SF-36进行评定.结果(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生命质量因子分与多项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HAMD:r=-0.42,-0.18,-0.37,-0.48,-0.42,-0.23,-0.18,-0.33;HAMA:r=-0.40,-0.19,-0.37,-0.30,-0.29,-0.13,-0.13,-0.08,P<0.01).(2)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因子分的提高与HAMD、HAMA总分减分及各因子分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3)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生命质量各因子分与社区组患者生命质量各因子分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与其抑郁情绪密切相关,随着抑郁情绪的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较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低.  相似文献   
107.
大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探讨大黄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肾病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小球滤过率(CFR)和肾血浆流量(RPF)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大黄组和对照组,用同位素方法分别测定用药前后GFR和RPF,以及尿白蛋白/肌酐(Alb/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肌酐(RBP/Cr)、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等。结果:大黄组治疗后CFR下降,尿Alb/Cr、24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RPF、肾功能、GHbA1c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大黄可改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高滤过高灌注状态,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测定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中老年T2DM患者(T2DM组)548例及健康对照组(NC组)120名,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Ca、P、FINS、FPG、HbA1c、TG、TC、LDL-C、HDL-C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NC组[(36.89±16.82)vs(45.84±17.68)nmol/L,P<0.05]。T2DM组中,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女性[(38.09±16.58)vs(35.63±16.26)nmol/L,P<0.05];同年龄段受试者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普遍高于女性,除了50~59岁年龄组外,各年龄组男性女性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70岁年龄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最高,40~49岁年龄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最低,各年龄段间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68,P<0.01)。女性患者中≥70岁年龄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最高,40~49岁年龄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最低,各年龄段间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3,P<0.01);T2DM组中血清总25-羟维生素D缺乏率为58.39%,其中女性患者缺乏率为60.82%,男性患者为56.07%,女性25-羟维生素D缺乏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Ca(r=0.072)、HOMA-β(r=0.406)呈正相关(均P<0.05),与BMI(r=-0.574)、P(r=-0.098)、TC(r=-0.401)、TG(r=-0.325)、LDL-C(r=-0.457)、FPG(r=-0.238)、HbA1c(r=-0.363)、HOMA-IR(r=-0.251)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人,且受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血清钙磷水平及胰岛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与C肽水平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43例糖尿病患者和63例非糖尿病者(对照组)进行腰椎L1-4骨密度测量,记录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骨代谢指标及空腹、餐后2h血糖、C肽。采用C肽改良HOMA公式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CR)。糖尿病患者根据BMD水平分为2组:骨量正常组(DM-A组)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DM-B组)。结果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空腹及餐后2h C肽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DM-A组相比,DM-B组HOMA-CR、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升高(P0.05),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水平降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BMI和空腹C肽是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空腹C肽水平密切相关,C肽水平偏低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的影响.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的文献资料,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通过Meta分析显示,益生菌能降低胃肠肿瘤术后病人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WMD=-9.74,95% CI(-18,19,-1.29)(P=0.02)]、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WMD=-0.04,95% CI(-0.04,-0.03)(P< 0.000 01)]、病人术后感染率[OR =0.27,95% CI (0.17,0.43)(P<0.00 001)]、病人术后发热时间[WMD=-1.24,95% CI(-2.02,-0.46)(P=0.002)]和抗生素治疗时间[WMD=-1.23,95%CI(-1.68,-0.78)(P <0.000 01)].益生菌还有降低病人体内TNF-α的趋势[WMD=-6.14,95%CI(-13.80,1.53)(P=0.12)]和减少病人住院时间的趋势[WMD=-0.72,95% CI(-1.57,0.14)(P=0.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益生菌能有效地改善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