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分析骨关节外科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指导临床感染预防与治疗。方法收集231例骨关节外科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不同部位标本,鉴定病原菌类型。采用药敏纸片,分析抑菌圈直径,判定耐药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流行病学特点。结果231例骨关节外科患者中,感染患者85例,感染率36.80%。感染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其他病原菌的患者分别占28.24%、25.88%、16.47%、12.94%、5.88%和10.59%。男性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15%,女性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3.43%。≤20岁、21-49岁、≥50岁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53%、10.45%和14.085。感染部位为切口、呼吸道、胃肠道、尿路及其他部位的患者分别占50.00%、20.83%、8.33%、8.33%和12.50%。病因为股骨粉碎性骨折、跌倒骨折、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钝器损伤、其他病因的患者占29.17%、20.83%、20.83%、16.67%、4.17%和8.33%。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四环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5.00%、70.83%、58.33%、66.67%、33.33%、37.50%、70.83%和4.17%,未对利福平和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耐药基因mecA、ermA、ermC、temK、temM、aac(6')/aph(2")和aph(3')分别为11、15、5、7、9、12和4株,检出率分别为:45.83%、62.50%、20.83%、29.17%、37.50%、50.00%和16.67%。其中有12株检出2种耐药基因,9株检出3种以上耐药基因。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骨关节外科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骨关节外科就诊的高龄女性患者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几率较大,切口感染问题严重,患者主要病因为股骨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17例(A组),以传统的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该类患者27例为对照组(B组),并相互比较.结果:随访1~6个月,按GOS评分.A组,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B组,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9例.A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是治疗重型脑室铸形血肿的有效手段,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行食道癌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将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FTS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护理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食道癌围手术期护理理念护理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的首次进食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显著减少食道癌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61例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给予"医-护-患"三人行随访管理,结合饮食、运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进行自我监测及健康教育,共139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比较接受进入慢性病随访"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完成随访的139例患者,慢性病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人数有差异(P=0.034)、自我坚持运动的人数有差异(P=0.038)、自我饮食控制的人数有差异(P=0.025)。表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依从性均逐渐增高。结论基于随访系统"医-护-患"三人行管理模式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输尿管通道鞘(UAS)的不同状态与鞘内灌注液流出速度的变化关系,了解限压150 mmHg Wolf泵灌注时肾盂内的压力。方法 18例输尿管软镜手术患者根据UAS(F12/14)的3种状态分成A、B和C 3组,各6例,分别测定URF-P5软镜进入肾盂寻找结石时和置入200μm光纤碎石时UAS鞘内灌注液的流出速度,C组患者采用"鞘内导丝法"提高鞘内流速,对其中1例有肾瘘管的患者进行肾盂内压力测定。结果限压150 mmHg Wolf泵灌注下,URF-P5软镜进入肾盂寻找结石时,3组鞘内流速分别为(54.22±2.14)、(47.32±2.39)和(25.01±2.54)ml/min;置入200μm光纤碎石时,鞘内流速分别为(32.68±2.23)、(30.44±2.58)和(24.15±2.22)ml/min;鞘内放置导丝后,C组的流速为(28.64±2.18)ml/min,与放置导丝前相比,流速增加13.0%~21.0%,平均流速增加18.6%。测压患者静息状态下肾盂内压为11 mmHg;软镜进入肾盂后,肾盂内压28~51 mmHg,中位值38 mmHg;钬激光碎石时肾盂内压55~72 mmHg,中位值68 mmHg;鞘内置入导丝后肾盂内压下降至38~61 mmHg,中位值50 mmHg。结论 UAS的不同状态导致了不同的鞘内灌注液的流出速度,通过观察鞘内流速的变化,可以间接判断肾盂内的压力情况;使用F12/14 UAS、URF-P5软镜和Wolf泵灌注限压150 mmHg是相对安全的;当UAS的状态评估不满意时,术者应控制手术时间,可以采用"鞘内导丝法"增加鞘内流速,降低肾盂内压力。  相似文献   
86.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广大群众更为注重和追求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和品质。医院将以"满足病人需求,改善就医感受"作为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指导原则,通过开展护患角色互换就医体验的活动,提高新员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树立"真诚、和谐、友爱"的服务理念,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及水平,优化重组服务流程,促进护理文化建设和优质护理服务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7.
刘存富  ;颜廷华 《中国药房》2014,(44):4195-4197
目的:评估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收集全国30家三级甲等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参麦注射液的数据,就收集到的患者资料及不良反应(ADR)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8 532例患者,参麦注射液多应用于60岁以上患者,原患疾病主要为肿瘤、冠心病、慢性肺心病等。其中,有15例患者发生ADR,ADR发生率为0.81‰,主要表现为皮疹、心悸、胸闷等,均为罕见发生,高龄和超适应证用药是A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安全性较好,但临床仍需重视按照说明书和适应证用药,对过敏体质者需谨慎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属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既往开颅多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演变、组合术式.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9月- 2010年12月采用双额大骨瓣手术治疗17例PADBS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8字固定成人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骨折的手术技术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关节镜下采用缝线8字固定成人ACL胫骨止点骨折的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9个月),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X线片评价骨折复位愈合情况。结果术后X线片示骨折均为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3.4±7.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2.2±7.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8字固定成人ACL胫骨止点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复位佳,固定牢靠,康复快,功能恢复良好,同时避免二次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0.
背景:全膝关节成形术(TKA)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无论从缓解症状和术后膝关节功能等方面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对于TKA中髌骨的处理方式至今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目的:探讨髌骨修整在人工全膝关节成形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可靠性。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人工全膝关节成形术中行髌骨修整的40例(42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包括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系统)、髌骨评分(Feller评分标准)、膝前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患者满意度、髌骨相关并发症。 结果:HSS评分由术前的(39.7±9.0)分增至末次随访时的(92.2±7.5)分,髌骨评分由(13.8±6.9)分提高为(26.6±2.8)分,膝前痛分数由(3.5±2.9)分增加为(11.4±3.5)分,ROM由79°±23°改善为120°±14°,术后患者满意度92%,髌骨相关并发症7.1%。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及ROM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全膝关节成形术中髌骨修整后髌骨运动轨迹良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明显减轻疼痛。髌骨修整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髌骨处理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