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研究儿童面骨骨折的致伤原因、诊断和治疗等。方法:对91例儿童面骨骨折病例资料,从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致伤原因:坠跌伤50例(54.9%)、交通事故伤30例(33.0%);骨折部位:下颌骨骨折73例(80.2%);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效果满意。结论:儿童面骨骨折致伤主要原因是坠跌伤和车祸,常见骨折部位是下颌骨。骨折严重程度较成人轻,咬He关系恢复尽可能接近正常,主要是预防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及发育性畸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临床诊断与手术探查符合率为97.4%;造影符合率为87.2%;CT 扫描符合率为90.6%。作者强调根据典型症状体征进行诊断,仍是目前的一种主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
应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全额隧道皮瓣和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折叠整复颊癌根治术所造成的颊部洞穿性缺损共12例,除1例额瓣折叠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11例均全部成活。整复时组织瓣的选择的正确与否,涉及到口角的颊部洞穿性缺损整复中的口角成形及影响组织瓣成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 (Polyglycolic Acid,PGA)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取成年 SD大鼠行腰 1脊髓左半切洞损伤 ,植入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纤维 ,术后分期取聚乙醇酸纤维行改良三色染色 ,同时部分标本用抗 GFAP单抗 ,抗 NF单抗免疫组织化学特异性染色胶质细胞和神经轴突。结果 :脊髓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突起附着 PGA纤维迁移生长 ,随着时间延长 ,PGA纤维上细胞数量增多 ,神经突起长度增加 ,生长状态活跃。结论 :医用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与大鼠脊髓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大鼠 DA和 L ewis分别作为移植的供受体。心脏移植前 1周 ,用腺病毒作载体将 CTL A4Ig基因导入 L ewis鼠体内 ,研究该基因在鼠体内的表达以及对同种心脏移植后的免疫抑制作用。以编码 β-半乳糖苷酶有复制缺陷的腺病毒重组体 ( Adex/L ac E)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基因的表达 ,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CTL A4Ig蛋白质浓度变化。用移植物生存时间判断免疫抑制效果。结果显示 :导入鼠体内的 CTL A4Ig基因能够在鼠的肝脏中表达 ,并使其表达产物 CTLA4Ig在血中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而且移植心脏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 P<0 .0 5 )。实验表明 CTLA4Ig基因能在鼠体内良好表达并对同种移植的排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15岁以下的儿童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及其预后进行分析,收治147例,其中硬膜下血肿30例,硬膜外血肿63例.脑内血肿32例,多发血肿22例.非手术治疗82例.手术治疗65例.结果;治愈125例,轻、中残12例.死亡10例.小儿外伤性颅内血肿具有低龄组硬膜下血肿发生率高,对冲性颅内血肿发生率低,后颅凹血肿发生率高,原发性脑损伤重,生命体征变化快等将征.而患儿的年龄、血肿类型及伤后早期的意识状态将直接决定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DA和Lewis鼠分别作为移植的供受体。采用Cuff微血管吻合技术,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移植术后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Tacrolimus与非治疗组比较,观察Tarcolimus对同种心脏移植的免疫抑制作用。提示Tacrolimus对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非哺乳期乳腺炎3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哺乳期腺炎36例治疗文学均以手术为主,辅以抗感染治疗,术后创口感染6例,局部引流治愈4例,形成感染性窦道2例,二期手术治愈,全乳多发性瘘管形成1例,因乳房严重变形,行单侧乳房切除术。该病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最终目的为切除或切开病变的乳腺导管,以达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Ki- 6 7抗原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原发性星形细胞瘤89例。使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块的 Ki- 6 7抗原 ,并算得 Ki- 6 7指数。生存分析单因素使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 logrank(对数秩 )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 COX比例风险模型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Ki- 6 7L I在组织学分级 Grade 、 、 中分别为 2 .6 7%± 1.6 2 % ,6 .71%± 3.89% ,8.0 7%± 3.84%。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Ki- 6 7指数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有关 (logrank<0 .0 1)。在 Grade 中 ,Ki- 6 7指数 >2 .5 %与 Grade 中 Ki- 6 7指数≤ 2 .5 %的患者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在Grade 中 ,Ki- 6 7指数≤ 2 .5 %与 >2 .5 %的患者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Ki- 6 7指数随着各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 ;Ki- 6 7指数 >2 .5 %提示预后较差。在同一病理级别中 ,Ki- 6 7指数不同 ,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联合利用组织病理检查及 Ki- 6 7指数检测有助于更精确地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I型受体 (TβRⅠ )与胆囊癌细胞增殖的关系 ,并探讨TβRⅠ在胆囊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5例原发性胆囊癌 ,1 0例胆囊腺瘤及 1 0例慢性胆囊炎进行TβR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两种基因蛋白的检测。 结果 :胆囊癌中TβRⅠ阳性率为 34 .2 9% ,显著低于胆囊腺瘤、胆囊炎 (阳性率均为 70 % ) (P <0 .0 5) ,伴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TβRⅠ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者 (P <0 .0 5) ,Nevin分期与TβRⅠ强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 (r =- 0 .3986 ,P =0 .0 1 77)。胆囊癌TβRⅠ表达水平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 (PCNALI)呈负相关 (r =- 0 .40 2 4 ,P =0 .0 1 66)。TβRⅠ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胆囊癌TβRⅠ表达减少 ,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 ;TβRⅠ的低表达而导致的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负性生长调控作用的逃逸 ,可能是胆囊癌变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