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的认识.方法:本院报道1例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患者行手术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术后行4周期EP方案辅助化疗.结合文献对原发性性腺外精原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等进行讨论.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未见明显复发转移.结论: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少见,容易误诊,组织病理检查对该病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治疗上尽量完整手术切除,并配合放化疗,该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益生菌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 prausnitzii)联合溃克灵防治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F.prausnitzii组?溃克灵组?F.prausnitzii联合溃克灵组?造模前各组灌胃1周(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其余3组给予相应的F.prausnitzii和溃克灵处理)?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法(80 mg/kg TNBS联合等体积无水乙醇)灌肠复制出结肠炎大鼠模型,3 d后全部处死,观察结肠组织损伤情况,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 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水平,计算IL-10/IL-12比值;免疫组化检测肠黏膜IL-10及TNF-α的表达?结果:F.prausnitzii联合溃克灵组与模型组相比,结肠组织损伤明显改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 < 0.05),血浆IL-10?IL-10/IL-12比值显著升高(P均 < 0.05),血浆IL-12?IFN-γ显著下降(P < 0.05,P < 0.001),血浆TNF-α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黏膜IL-10表达明显升高(P < 0.01),肠黏膜TNF-α表达明显降低(P < 0.05)?与F.prausnitzii组?溃克灵组相比,F.prausnitzii联合溃克灵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IL-10/IL-12比值及血浆IL-10?肠黏膜IL-10表达升高,血浆IL-12?IFN-γ?TNF-α及肠黏膜TNF-α表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F.prausnitzii联合中药溃克灵对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的预防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外周血及肠黏膜IL-10分泌从而抑制外周血IL-12?TNF-α?IFN-γ产生?降低肠黏膜TNF-α表达等免疫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4.
为了初步阐明尿毒清颗粒(uremic clearance granule,UCG)在体内调控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noN/Smads信号通路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作用和机制,将1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采用腺嘌呤灌胃联合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建立肾衰竭模型。造模后,3组大鼠分别给予UCG悬浊液或蒸馏水,共3周,其间,检测大鼠体重、24 h尿蛋白排泄量(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Upro);给药3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抽取血液,摘除双肾,称重,观察肾脏外观和肾组织形态特征,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肾组织TGF-β1,SnoN,磷酸化Smad2/3(phosphorylated Smad2/3,p-Smad2/3)以及Smad7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经UCG干预后,模型鼠一般情况,肾脏外观、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白蛋白(albumin,Alb)、Upro以及肾组织形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UCG还可以下调模型鼠肾组织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SnoN,Smad7蛋白表达水平。总之,UCG可能在体内多靶点地调控TGF-β1/SnoN/Smad信号通路,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延缓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multi-glycoside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GTW)在体内改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鼠肾小球炎症性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DN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GTW组,各5只。大鼠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经灌胃给予蒸馏水(2 m L)或GTW悬浊液(50 mg·kg-1·d-1),每日1次,连续8周。各组大鼠自给药开始计时,第8周末处死。采集血液、尿液样本和肾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尿白蛋白、肾功能、肾小球形态特征、巨噬细胞(ED1+细胞)浸润以及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p38MAPK(phosphorylated p38,p-p38MAPK),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TW能改善DN模型鼠一般情况、体重,减少尿白蛋白,减轻肾小球硬化,抑制肾小球ED1+细胞浸润,下调肾组织TNF-α,IL-1β,p-p38MAPK,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GTW在体内具有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肾组织炎症性损伤的作用;GTW通过下调肾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炎症信号通路活性,减少TGF-β1表达,从而,改善肾组织炎症性损伤。  相似文献   
36.
在临床上,有一些尿蛋白标记物(urinary protein makers)可以动态而无创伤性地反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小管损害的程度。这些肾小管性尿蛋白标记物大致分为2类,一类为新发现的尿蛋白标记物,包括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t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L-FABP)和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等;另一类为经典的尿蛋白标记物,包括尿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al binding protein,RB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1-β-D-glucosaminidase,NAG)等。这些异常增高的尿蛋白标记物不仅与D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而且,可以被一些中药复方或单味中药制剂所改善。近年来,尽管尿蛋白质组学(urinary proteomics)技术被运用于尿液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然而,临床上传统的尿蛋白标记物联合检测技术还是更为实用的。目前,经典的肾小球/肾小管源性标记性尿蛋白的联合检测可能是揭示DN患者尿蛋白标记物临床意义以及中药干预作用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7.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研究难题,而青蒿素类药物有复杂的免疫抑制/调节作用,文章梳理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的现状,尤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两个疾病中的研究应用,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蛇床子素是天然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从多种中药中提取分离.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综述蛇床子素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进行蛇床子素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及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中药青龙衣(green walnut husks of Juglans regia)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萘醌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及多糖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二芳基庚烷类和萜类化合物等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龙衣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活跃,其抗肿瘤作用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包括直接的抑瘤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免疫增强作用以及预防肿瘤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青龙衣的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青龙衣抗肿瘤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40.
分析Ⅲ期(丹麦Mogensen分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蛋白谱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的依存性,为阐明DN患者中医证候辨证规律提供依据。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08例Ⅲ期DN患者中、低分子量尿蛋白、尿酶和中医证候等相关资料,进行尿蛋白与中医证候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其中,尿蛋白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rinary protein,Upro)、尿白蛋白(urinary albumin,U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y retinal binding protein,URBP)、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urinary cystatin C,U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rinary N-acety1-β-D-glucosaminidase,UNAG)等;中医证候包括38项DN患者常见证候。结果表明,108例Ⅲ期DN患者Upro,UAlb,URBP,UCysC以及UNAG都异常升高;其主要中医证型是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患者与非气阴两虚证患者相比,UAlb明显升高,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ro升高与易饥多食、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证候有依存关系;UAlb升高与口干欲饮等证候有依存关系;URBP升高与肢体麻木、气短等证候有依存关系;UCysC升高与小便清长等证候有依存关系;UNAG升高与小便频数等证候有依存关系。对于108例Ⅲ期DN患者而言,尿蛋白谱的特征是UAlb,URBP,UCysC以及UNAG异常升高;尿蛋白的主要病位在“肾、脾”;其主要病机是“脾肾两虚”;UAlb是气阴两虚证者的客观证素;UNAG和UCysC可能是肾气虚证的客观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