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06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643篇
耳鼻咽喉   1093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851篇
口腔科学   865篇
临床医学   4397篇
内科学   2961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462篇
特种医学   3021篇
外科学   2304篇
综合类   6397篇
预防医学   3141篇
眼科学   337篇
药学   1651篇
  8篇
中国医学   465篇
肿瘤学   6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43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1102篇
  2013年   1453篇
  2012年   1738篇
  2011年   1979篇
  2010年   2078篇
  2009年   2021篇
  2008年   2228篇
  2007年   2094篇
  2006年   2051篇
  2005年   1852篇
  2004年   1786篇
  2003年   1756篇
  2002年   1297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842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手术方法,总结其主要优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16例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其中5例肿瘤最大径超过5cm。5例巨大肿瘤中4例位于上颈段,采用侧方改良的极外侧入路(后外侧肌间入路), 1例外院手术复发的巨大肿瘤位于中颈段,采用分次后正中和前路联合切除并行后方和前方内固定加前方植骨融合;1例肿瘤椎管外部分向前方生长,采用颈前入路切除后行前方植骨融合加内固定,其余10例采用后正中入路,其中1例超过中线的肿瘤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管成形,7例半椎板切除, 1例复发肿瘤原路切除,1例未切除椎板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全切肿瘤14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后逐渐恢复, 1例巨大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经穿刺置管引流数日后恢复正常。其中12例随访9-18个月,无一例复发或出现脊柱不稳定的情况。结论对于颈椎管哑铃形肿瘤,应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棘突、韧带、椎板以及小关节的破坏,减小创伤和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预防脊柱后凸和侧凸畸形的发生。极外侧入路适用于微创切除体积较大的高颈段椎管哑铃形肿瘤,较小的肿瘤可以采用后正中入路半椎板开窗手术,对骨质破坏严重者需在切除肿瘤后行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中位牵引前移犬面中份骨骼的远期效果.方法 16周龄杂种犬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6只.所有犬在上颌各骨缝的前后种植钛钉,作为骨标志.实验组犬安置特制牵引支架和牵引钩,橡皮圈连接,向前持续牵引,牵引力值约为600 g,持续向前牵引1个月后,拆除牵引装置,继续饲养直到9个月龄时处死.牵引过程中,行连续头颅X线片检查,处死后头颅干骨测量.结果实验组各犬经1个月牵拉后,上颌逐渐前突,咬牙合关系呈现Ⅱ类错牙合.牵拉后的上颌复合体经过3、4周的生长停滞后,逐渐恢复正常的生长速度.结论中位前牵引面中份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去除外力后对上颌的正常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
1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27岁,已婚,因检查发现结肠息肉2年就诊.既往于1岁时发现口唇及颊黏膜,双手指、足趾末端黑斑,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1995年因“肠梗阻”行外科手术,术中发现肠息肉,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其母亲有“胃息肉”病史,未明确诊断.患者2003年9月28日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息肉8处,病理示:结肠黏膜增生性息肉.  相似文献   
84.
覆盖义齿的力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覆盖义齿是由基牙和黏膜组织共同支持,因两者承担He力的能力不同,在He力作用下移位程度不同,为了它们的健康有必要合理分配He力。本文分析了基牙和黏膜组织承担He力的特点及调整He力分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窦性心动过缓致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4岁,主因“发作性右侧下肢力弱7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下肢无力,不能独自站起,症状持续约15min后白行缓解,发作间期行走如常,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每日发作约1-2次。既往有冠心病、老年性痴呆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45/80mmHg(1mmHg=0.133kPa),心率56次/min,心律齐。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减退,四肢肌力V级,右侧Babinski征偶可引出,左侧Babinski征阴性。入院后查头颅MRI:左侧额叶及枕叶多发亚急性梗死灶;超声心动图未见附壁血栓。入院后患者右侧肢体力弱症状逐渐加重,入院第6天痛刺激后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床旁重症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心率为43-64次/min,血压波动于正常范围。给予缓释茶碱片口服,患者心率可维持在60次/min以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逐渐平稳,入院后3周复查头颅MRI+弥散提示:左侧侧脑室前后角、基底节区、枕叶大片新发梗死灶。患者发病前10个月曾查颈部血管超声:双侧颈总、颈内、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内壁增厚,但未见显著管腔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上述动脉血流通畅,双侧椎动脉血流通畅,未见充盈缺损。  相似文献   
86.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我国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将进一步上升,因此积极防治尿失禁,是保障妇女健康的当务之急。现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特点及诊治的新进展做一系统综述。以冀对此病有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识,使该领域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儿童交替性偏瘫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儿童交替性偏瘫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本组3例患者起病年龄均小于18个月,反复发作的交替性偏瘫;进行性的智能障碍,其中1例伴有短暂眼球震颤及眼球活动障碍,1例伴有张力障碍性姿势异常;睡眠可缓解无力及锥体外系症状,应用氟桂嗪治疗后,2例患者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降低,1例无效。结论本病病因不明,多为散发,临床表现为18月内起病的发作性交替性偏瘫,辅助检查无特征性改变,氟桂利嗪治疗部分有效。  相似文献   
88.
保留假体清创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清创在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可行性、适应证、成功和失败的相关因素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0~2004年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发现9例病人在治疗开始时曾尝试采用清创灌注冲洗的方法保留假体,对这9例病人进行总结,并对可能影响清创是否成功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9例病人中4例保留了假体,平均随访18个月(10~25个月),感染均无复发.由于病例数较少,本研究针对可能影响清创成功的因素未能得出有意义的统计学结果,但从结果看:急性感染清创容易成功,而慢性感染则很难获得成功;表皮葡萄球菌成功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失败;表面膝置换成功率较高,而铰链膝置换则难以获得成功;出现症状后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清创,延误的时间越长,成功的可能性越低.[结论]保留假体清创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术后急性感染病人和术后晚期急性血源性感染病人应尝试进行保留假体清创治疗,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9.
在50年代初抗真菌药只有水扬酸,苯甲酸,乳酸,龙胆紫,碘酊等几个外用药.随着时代发展,医学科学的进展,不论是浅表真菌病,还是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均有明显的增长,加上条件致病菌感染的出现,医学上真菌病的发病率迅猛上升.回顾40年来抗真菌药的迅速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望未来又有许多疗效高,毒性小的抗真菌药问世.展示了抗真菌药开发无限美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判定增龄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用PIM2-LDPI检测皮肤血流量。结果 老年组前额、左手指背、命门穴部位皮肤血流量分别为:(1.94±0.86)V,(1.92±0.52)V和(0.71±0.19)V,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是,老年男性在命门穴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高于青年男性(P<0.05),老年女性前额的皮肤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男性比女性的皮肤血流量高。结论 皮肤血流量的差异无年龄相关性,男性组的皮肤血流量比女性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