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1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6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6篇
预防医学   2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0篇
  11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21.
本文综述了一些具有认知增强效应的植物或其活性成分 ,它们来自于中国、印度及日本等传统医学 ,并讨论了它们主要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致残性的终生性疾病.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应该是全病程、甚至终生治疗.选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目标应该是迅速有效地控制症状、稳定病情、恢复受损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1].为顺利贯彻全病程治疗的原则,全面实现上述治疗目标,对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候选的抗精神病药的选择更加严格.也就是说,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中必须认真权衡效益与风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血浆、红细胞内氯氮平及其代谢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5 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 8周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血浆和红细胞内的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N 氧化物氯氮平浓度。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血浆、红细胞之间的氯氮平及其代谢物浓度呈两两正相关。血清氯氮平、去甲氯氮平、N 氧化物氯氮平浓度分别比血浆低(11± 13) % ,(15± 17) % ,(2 2± 2 9) % ;红细胞内氯氮平、去甲氯氮平、N 氧化物氯氮平浓度分别为血浆浓度的 (2 7± 5 ) % ,(5 0± 10 ) % ,(2 8± 18) % ;血清、血浆、红细胞内去甲氯氮平 /氯氮平比值分别为(6 2± 17) % ,(6 4± 15 ) % ,(12 1± 2 3) % ,N 氧化物氯氮平 /去甲氯氮平比值分别为 (18± 11) % ,(18±8) % ,(17± 15 ) %。结论 在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监测中 ,测定血浆浓度可以减少误差 ;红细胞内浓度与血浆浓度相关良好 ,去甲氯氮平在红细胞内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24.
1病例
  患者,男性,31岁,无业。于1996年无诱因出现不自主扭头颈、点头、眨眼睛、歪嘴巴等动作,每天数十次,同时发出“哼哼”声,有时说脏话,无法自控,病情逐渐加重。200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自言自语,语乱,称“脑子里总有小人在讲话,不受自己控制”。经常发脾气,打骂父母,坚信父母联合外人来害自己,要用电褥子电死自己,故意让自己去医院看病是在害自己,扬言要杀死父母,冲动毁物,挥霍、乱花钱,多次无故外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多年来,患者多处就诊,诊断“精神分裂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先后服用氟哌啶醇片(最大剂量8 mg/d)、异丙嗪(最大剂量250 mg/d)、丙戊酸钠缓释片(最大剂量1.0 g/d)、奎硫平(最大剂量700 mg/d)及奥氮平(最大剂量15 mg/d)等治疗,抽动症状控制欠佳,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病情反复发作。自2012年12月3日逐渐换用阿立哌唑口服治疗,起始剂量10 mg/d,4 d后加至20 mg/d,治疗16 d后抽动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症状亦随之缓解。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对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478例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其中190例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将这190例误诊患者按照有无自杀风险进行分组,从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起病年龄、是否伴有自杀观念等临床特征方面探讨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自杀风险组共74例患者,无自杀风险组共116例。有自杀风险组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年龄更小[(34.45±11.18)vs.(37.23±13.22)],起病年龄更早[(26.20±9.16)vs.(30.37±11.59)],更常伴有自杀观念(82.4%vs.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69,95%CI:0.945~0.993)、伴有自杀观念(OR=4.129,95%CI:2.030~8.397)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发生自杀风险相关联(均P<0.05)。结论年龄小、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7种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服用7种药物之一、病程≤5年稳定期的122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1年的维持治疗,以治疗中断率、中断前治疗时间并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抗精神病药的总体有效性,采用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每间隔3个月评估1次.结果 随访1年,1227例患者中共有541例(44.1%)患者中断治疗.7个药物组间治疗中断率(P=0.283)及中断前治疗时间(P=0.4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95例(40.3%)患者完成1年随访并达到临床痊愈标准,临床痊愈率在7个药物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1,P>0.05).7个药物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3%~9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45,P>0.05),但镇静作用(χ2=100.836)、锥体外系不良反应(χ2=68.074)、月经紊乱(χ2=71.295)及体质量增加(χ2=13.527)等不良反应在不同药物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0.05).结论 7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127.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果[1].内表型是近年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的一种新策略[2].  相似文献   
128.
海洛因依赖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片依赖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改变极为常见.有研究表明,短期暴露于阿片类物质增强HPA轴活动,长期阿片依赖减弱HFA轴活动[1],急性戒断造成应激样反应,但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分歧.本研究通过与正常对照者的比较,观察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及替代治疗初期HPA轴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研究有自杀企图史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 连续纳入 2013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1 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 472 例 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根据有无自杀企图史将所有患者分为有自杀企图史组与无自杀企图史组。对有 自杀企图史和无自杀企图史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治疗药物、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和 多因素分析,对有自杀企图史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有自杀企图史组 120 例, 无自杀企图史组 352 例。与无自杀企图史组比较,有自杀企图史组女性多[68.33%(82/120)比 57.39% (202/352),χ2 =4.48,P< 0.05]、发病年龄早[34.00(24.25,44.00)岁比 38.00(27.00,49.00)岁;Z=-2.01, P< 0.05]、病程长[6.50(1.00,15.00)年比 3.00(0.58,10.00)年;Z=-3.07,P< 0.01]、发作次数多[2.00 (2.00,3.75)次比 2.00(1.00,3.00)次;Z=-3.01,P< 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64, 95%CI:1.05~2.56,P< 0.05)和病程长(OR=1.04,95%CI:1.01~1.07,P< 0.05)是患者有自杀企图史的 危险因素。结论 有自杀企图史的抑郁症患者有其相应的临床特点,如女性、病程长、发作次数多等, 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临床中对自杀风险进行预防及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0.
尽管目前有大量抗精神病药物用于精神障碍的治疗,然而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给药 方式等因素,导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差。透皮给药的方式能够减少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刺激,血 药浓度更加稳定,且给药方便,大大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布南色林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有 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和认知症状,目前已经完成了3 期临床试验,有着较高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在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前景。现就布南色林透皮贴剂的研究现状作进一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