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脑缺血后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4-VO法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阻断大鼠全脑供血15 min.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EPO组.全脑缺血前3 h,EPO组大鼠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10U(5μl),生理盐水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进行假手术处理.观察缺血后24h海马CA1区细胞色素C(CytC)变化,缺血后4周利用Y型电迷宫进行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选用电压40V.结果 EPO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19.13±2.53)次,(5.88±1.25)次]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26.88±2.85)次,(3.63±1.30)次](P<O.01),其海马CA1区CytC分布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EPO预处理可以促进全脑缺血后大鼠学习记忆恢复,可能与抑制CytC从线粒体向胞浆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卒中后营养状况的恶化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1)明确急性卒中发生后营养状况的变化。 (2 )探讨营养状况恶化与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临床住院急性脑卒中病例 132例 ,脑出血 4 4例 ,脑梗塞 88例 ,动态记录不同时间点的营养学指标 ,同时记录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时间。结果 :(1)卒中发生后机体将出现营养状况的恶化 ,在病程二周内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 (2 )吞咽障碍组、感染性并发症组的营养状况恶化的程度均较阴性组重。 (3)营养状况恶化的程度与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呈相关性。结论 :卒中发生后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 ,吞咽障碍、感染性并发症是营养状况恶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免疫机能与癫痫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尚无一致意见。我院对82例癫痫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23例脑脊液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测定,并做如下的分析和探讨。资料与结果一、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发  相似文献   
14.
肝性脊髓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脊髓病(HM)是由多种肝病引起的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有着多重复杂的发病机制,主要病理改变为脊髓对称性侧索脱髓鞘病变,以慢性、进展性双下肢运动受累的痉挛性截瘫为特征性临床表现。运动诱发电位(MEP)可以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帮助早期诊断HM,并且早期肝移植可望治愈HM。  相似文献   
15.
国内报导脑梗塞的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的64.7~82%,死亡率(25.6%)低于脑出血,而其病残率可高达70~80%。本文主要分析脑梗塞病人发病后,其自身影响康复的各项因素,为今后在康复治疗中采取积极措施,改变这些不利因素提供依据。一般资料与方法我院1979年1月至1985年12月住院脑梗塞病人共140例,男109例,女31例。年龄30~87岁,其中30~59岁77例,60~87岁63例。本组病人出院后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6年,采用家访及门诊方式,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按Barthel法进行功能评分,以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不同类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特点,研究其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大鼠急性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合并自体血脑内注射脑出血的实验动物模型,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上分别行T2WI,T2*WI,DWI、质子密度加权序列扫描。结果:①应用DWI与T2*WI对急性期脑卒中的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均为100%;急性期脑梗死T2WI的灵敏性与特异性为0%。②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早期缺血为“细胞毒性水肿”。③急性期脑梗死DWI上表现为高信号,扩散值ADC平均为354μm2。结论:T2*WI对脑出血,DWI对脑缺血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免疫有密切关系。本文对脑血管痉挛时机体体液、细胞免疫及补体系统的变化、免疫病理损伤及其机理、免疫抑制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海马CA1区Bcl-xl表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EPO组,并制作IR模型;制模前3 h,EPO组及IR组大鼠脑室立体定向分别注射重组人EPO(rHu-EPO)及生理盐水.制模24 h后,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4周时电迷宫测验各组大鼠学会逃避及记忆再现所需的电击次数.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制模24 h时,EPO组和IR组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但EPO组明显多于IR组 (均P<0.01);制模4周后,EPO组及IR组大鼠学会逃避所需的电击次数明显增多,但EPO组明显少于IR组 (均P<0.01);EPO组及IR组大鼠记忆再现次数明显减少,但EPO组多于IR组(均P<0.01).结论 EPO预处理可以促进IR大鼠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改善IR大鼠的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9.
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病理及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35例慢性酒精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33~70岁,平均53.7岁。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疼痛、麻木,袜套-手套式痛温觉减退,震动党消失和肌肉萎缩。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腓浅神经活检见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变性,轴索变性或消失。Schwann细胞变性,也累及神经束膜。此种改变来源于长期饮酒所引起的维生素缺乏所致。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剂治疗时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同机制的神经保护剂可能具有不同的治疗时窗,如Ca2+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在发病6~12h内就应立即给药,而自由基清除剂及白细胞因子则可能晚至24h内或数天内给药。神经保护剂治疗时窗还可能与ACI的部位、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