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12.
目的 通过比较鉴别研究4种重楼属植物,找出各自特有鉴别特征,从而为快速鉴别4种重楼属植物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传统分类鉴定、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方法对4种重楼属药用植物进行比较鉴别研究。结果 4种重楼属药用植物都具有各自的特有特征,滇重楼花瓣狭匙形、七叶一枝花花瓣反折、长柱重楼果不开裂、毛重楼植株被毛。结论 试验研究结果,可为上述药材的鉴定、长柱重楼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降低草乌甲素的麻感并调控草乌甲素在人体内的释放。方法 采用离子型高分子材料对草乌甲素进行包埋并运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最优组合为:0.43%(w/w)草乌甲素、99.9%乙醇、20min搅拌时间、12%(w/w)聚丙烯酸树脂Ⅱ。当溶出时间达到2h时,草乌甲素复合物中的草乌甲素在pH1.2人工胃液和pH7.0人工唾液作为溶媒介质时的释放度在2%以下,在pH6.8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度为43%. 结论 利用离子型聚合物包合草乌甲素是一种有效降低其麻感的方式,并为草乌甲素在片剂和口腔速溶膜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痛舒胶囊治疗由过度使用造成的软组织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楚雄州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由过度使用软组织损伤患者54例,根据是否使用痛舒胶囊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8),分别在72 h、7 d、14 d及21 d观察患者症状,运用疼痛强度计分(VAS评分)、患者总体印象量表(PGIC)和及总疼痛强度差(SPID)评价其疼痛缓解程度,进而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用药后72 h、7 d、14 d及21 d VAS、PGIC、SPID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2组受试者给药后72 h、7 d、14 d及21 d d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用药安全方面,发生了2例不良事件,为胃部不适。结论:痛舒胶囊治疗过度使用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建立甘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分析时间为70min,各时间段检测波长为:0~16min,215nm;16~22min,360nm;22~70min,250nm。结果建立了甘草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7个共有色谱峰,方法学验证结果符合指纹图谱相关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不同批次甘草药材质量控制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含羞草醇提物的镇痛、抗炎、抗氧化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方法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抗氧化试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含羞草醇提物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可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含羞草小鼠灌胃急性毒性试验的最大给药量为13.34 g/kg·bw(相当于生药106.72 g/kg·bw),各组均未出现动物死亡。结论 含羞草醇提物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抗氧化作用,且毒性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附杞固本膏中单酯型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Waters XTerra RP18 5mm(4.6mm×250mm);柱温30℃;流动相: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mol/L醋酸铵溶液(每1000mL含冰醋酸0.5mL)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5nm。结果经方法学验证表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分别在0.045-1.800μg、0.0425-1.7000μg、0.0442-1.768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符合要求,本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9.22%、101.12%,RSD为1.72%、1.75%、2.3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无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系列对致热大鼠解热效果的差异。方法 将配制好的15%干酵母混悬液以背部皮下注射到大鼠体内,注射4.0h后,各给药组立即灌服黄连、吴茱萸、左金丸、甘露散、茱萸丸、反左金丸和阿司匹林(Acenterine),观察记录在给药后0.5、1.0、2.0、3.0和4.0h各组大鼠体温变化。结果 左金丸能显著抑制大鼠体温升高,甘露散次之,而黄连、吴茱萸、茱萸丸和反左金丸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黄连、吴茱萸配伍系列对大鼠解热有显著作用,左金丸解热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黄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5、1106、1107进行方法的建立和验证。结果:大黄饮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需氧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检测,霉菌和酵母菌计数、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使用常规法进行检测,沙门菌检测中使用3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进行增菌培养。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大黄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