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7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417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19篇
  2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87例(95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并做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观察12~24个月。结果术后复发3只眼,复发率3.4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是肯定的,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2.
氯气是强烈刺激性气体,进入呼吸道粘膜后部分遇水形成氯化氢,氯化氢对局部粘膜有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2005年4月27日因学校附近单位氯气外漏,本院收住78例氯气中毒患者,因医生护士同心协力,及时采取吸氧、对症、支持、治疗、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一病情简介 患者女,63岁,教师。2004年3月发现左乳腺包块,诊为“乳癌”,住我院胸外科行“左乳癌根治术”,术后病检讨论:左乳腺腺癌,免疫组化ER(+)、PR(-),术后未接受规范化疗。今年4月份单位体检又发现右乳腺负块,于5月份住我院胸外科行“右乳包块单纯切除术”,术后病检示:右侧乳腺髓样癌。5月底转我科接受化疗。既往有多年“高血压及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39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并发症的护理及其效果。方法对39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并发症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39例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临床病死率,缩短了住院天数。结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并发症的护理,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应急抢救能力。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并发症的抢救成功率必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脑出血病情危重,护理问题多样。通过对60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卧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应转变观念,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确保病人卧位舒适、安全、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6.
气压弹道碎石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快捷、微创、痛苦小,术中出血及合并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精心的专科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7.
顾强  俞金华 《海南医学》2008,19(3):80-81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钻单孔引流术(单孔)和钻双孔引流术(双孔)治疗疗效做分组对比研究。明确二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找出最佳方法。方法一组采用钻单孔引流术,另一组采用钻双孔引流术治疗,术后24~48h复查头颅CT,对术后并发症,症状改善,平均住院日、痊愈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继发血肿、颅内积气、住院期间主诉改善及平均住院日、痊愈率比较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但钻单孔引流术组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硬膜外麻醉是当今我国各级医院的一种主要麻醉方式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院,占相当的比例,在一些特殊病例,如老年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减退,硬膜外麻醉就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实施硬膜外麻醉,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对于一些初学者或经验不足者,难免在实施麻醉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更有甚者导致死亡。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作如下探讨,以期提高麻醉实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医院急诊救治的最佳模式,以提高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1月急诊死亡完整病历86份,其中男57例,女29例,平均年龄42.8岁。结果院前死亡21例,占24.4%。经抢救无效24h内死亡65例,占75.6%。主要病因:严重创伤25例,急性中毒22例,心血管病19例,脑血管病1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其他疾病2例。结论(1)急诊死亡者男性多于女性;(2)青少年死亡病因以急性中毒、创伤为主,猝死次之:(3)中老年人死亡病因以心脑血管病多见;(4)早期监测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对于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5)加强对青少年健康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全体公民一般性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建立公民急救卡系统和急救网络体系,是提高急诊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14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方法147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分为心脏损害组97例(A组)和无心脏损害组50例(B组),从临床表现、体征、并发症、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并从中毒机制上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和心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救治要点是正确、合理、及时地使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防治并发症。心脏传导异常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是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显著特征,也是最重要、最多见的危险因素和救治重点,采取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同瓶静滴是最为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