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7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417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19篇
  2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文题释义:半月板撕裂:膝关节内半月型纤维软骨破裂,撕裂原因主要是由于膝半屈或全屈位下的扭转力所造成。半月板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且固定,外侧半月板较小,实验主要研究外侧半月板撕裂对力学机制的影响。 动态有限元分析:将人体正常完整步态周期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在膝关节半月板模型中,观察在完整步态周期下半月板以及胫骨软骨的应力变化趋势及所受应力值大小。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膝关节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分析十分广泛,但大多集中于对膝关节屈曲运动状态下的研究,针对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半月板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还不完善。 目的:通过对比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半月板模型,了解完整步态周期下半月板损伤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机制。 方法:以健康成年人膝关节CT扫描数据为基础,建立包括胫-股骨、半月板、关节软骨在内的健康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在健康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探究在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的生物力学机制,并与健康膝模型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①两种模型完整步态周期内的胫骨软骨瞬时应力变化趋势一致,但半月板撕裂模型中胫骨软骨在每一个瞬时受到的应力值均大于健康半月板模型,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模型中胫骨软骨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为30,20.5 MPa;②两种模型完整步态周期内的半月板瞬时应力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撕裂模型中完整步态周期内半月板受到的应力均大于健康模型,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模型中半月板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为69.8,41.3 MPa;③在步态周期的前60%,半月板撕裂模型中的胫骨软骨最大应力分布远大于健康模型,且随着步态周期的增长,接触范围逐渐向软骨外部边缘蔓延;在步态周期的60%以后,作用在胫骨软骨上的应力较小,最大应力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小;④两种模型中健康内侧半月板应力分布基本一致,而撕裂的外侧半月板最大应力分布范围较健康内侧半月板广,在裂纹周围出现了较严重应力集中现象,且随着步态周期的进行,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向裂纹靠近半月板前角处偏移;⑤结果表明半月板是人体膝关节中重要的承重部件,从生物力学角度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半月板损伤对人体膝关节的危害。 ORCID: 0000-0002-2155-0058(吴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导杆漂移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该科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48例,分别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常规组,n=23)和导杆漂移技术置管(导杆组,n=25),根据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症状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结果 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0±2.3)个月。导杆组中,1例因椎间盘钙化切除不彻底,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另有1例术中发生患侧L5行走神经根不完全性损伤,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弱。所有患者无硬膜囊、腹腔脏器、血管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常规组中,1例术后3 d因打喷嚏引起复发,分别于术后第5和6天相同入路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翻修后症状完全消失。导杆组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 0.05)。两组术前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其中优36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58%。结论导杆漂移技术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具有安全、高效和操控性强的优点,能明显减少透视次数和辐射量,缩短穿刺和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74.
75.
王永平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32-132
目的探讨ERCP+EST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行ERCP检查及治疗的126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18例,胆管炎15例,消化道出血2例,与之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年龄、造影剂过多注入胰管、反复多次插管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等。结论 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胆管炎,消化道出血与患者自身因素及操作技术有关,提高操作技术、术后鼻胆管引流(ENBO)及药物预防能有效控制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传统的开放手术对肾囊肿这种病变性质属良性,手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的疾病来说,无凝创伤太大。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 ,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短期效果好,痛苦小等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术后症状,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NB-UVB联合消银颗粒、地氯雷他定治疗致瑰糠疹的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NB-UVB联合消银颗粒、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消银颗粒,地氟雷他定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43.20%,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B-UVB联合消银颗粒、地氯雷他定治疗玫瑰糠疹疗效高、疗程短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DPD)稳定期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以及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2年期间收治治疗的CD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临床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两组,比较两组CDPD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CDPD患者组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CDPD患者CDPD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CDPD患者的健康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9.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公众期望值的增加,使护理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给护士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从而影响着护理事业及护理质量的提高.需求是激发动力的原始驱动力,一个人有多方面的需求,才存在激励的因素[1].充分认识人的不同层次需求、激发人的活力,更好地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0.
采取综合方式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取综合方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相比能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待方式及治疗效果等多种因素,改变以往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更为人性化、符合个体需求的教育方式,对5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结果 采取综合方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方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生活、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