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脏腑互通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翔  王旭 《中国针灸》2005,25(8):597-597
据史料记载,"脏腑互通"学说最早见于<五脏穿凿论>,称之为"五脏别通".明代李梃所著<医学入门>转引<五脏穿凿论>日: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肺与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浊,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兼用吐法),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以往研究证实艾灸预处理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具有一定的阻抑保护作用.本研究进一步从下丘脑HSP70角度,探询艾灸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用AA大鼠模型,观察艾灸预处理在大鼠造模前、造模后早期及继发期下丘脑HSP70的变化,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正常组大鼠下丘脑有少量HSP70的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相比,AA各组大鼠早期和继发期下丘脑HSP70呈强阳性表达.但随疾病进程呈缓降的趋势,与同期AA组相比,经过艾灸预处理各组可使AA大鼠HSP70异常高表达的状况得到缓解,无论早期还是继发期均较明显.艾灸预处理还可使正常大鼠下丘脑HSP70的表达增强.结论艾灸预处理对随后AA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适度提高正常大鼠的下丘脑HSP70的阳性表达,以及明显减弱随后AA大鼠下丘脑HSP70的异常高表达有关.下丘脑中HSP70可能是艾灸预处理产生防病减病、保健强壮的重要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33.
抑郁障碍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国内近十几年来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方法:分别从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中风后抑郁5个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抑郁障碍有一定的疗效,又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  相似文献   
34.
经络遍布周身,《内经》以根结、标本理论阐述了四肢与头身部的关系。所谓“标”为“树杪末”,在头面躯干,“本”则“木下日本”,大体在四肢;“根”为生发之源,指四肢末梢的井穴,“结”为“果实”,在头、胸、腹的一定部位。“标本根结”共同阐述、分析了经气在四肢与头身脏腑之间的纵向联系,对于针灸临床取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针砭罐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砭石、拔罐、电针及红外线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综合组重用耿氏多功能砭板沿督脉风府至身柱;胆经风池至肩井;膀胱经天柱至膈俞实施推法和刮法、闪罐留罐法,并用常规电针疗法及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疗法及红外线照射治疗。两组均隔日施治1次,6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即刻与1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综合组治疗后即刻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80.0%,综合组即刻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1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4.3%,综合组1疗程后疗效也好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2例、对照组1例患者肩部针刺取针后,穴位局部出现微量皮下瘀血,1星期后自行消退,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针砭罐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且见效较快。  相似文献   
36.
笔者于2005年1月-2009年9月采用体针辨证加上挑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26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260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和会诊患者,其中男664例,女596例;年龄最小16个月,最大78岁,平均43.7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20年,平均232.5天.患者均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等,多为单侧发病.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电针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地区16家医院的针灸科进行问卷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2%的医师调节好电针后,就不再行针;5.3%的医师认为电针能代替行针;54.0%的医师认为电针能部分代替行针;40.7%医师认为电针不能代替行针;对于临床常见病症治疗中,如中风、痿证、痹证、面瘫、肥胖等,有相当比例的医师认为电针可以代替行针。结论:电针在临床的运用情况很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行针手法。  相似文献   
38.
针刺治疗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止吐药治疗化疗药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交叉对照的研究设计,将66例化疗患者分为A、B两组,各33例.A组首次化疗周期采用化疗、托烷司琼、穴位针刺治疗,下一周期应用同一化疗方案、托烷司琼、假穴位针刺治疗;B组首次化疗周期采用化疗、托烷司琼、假穴位针刺治疗,下一周期应用同一化疗方案、托烷司琼、穴位针刺治疗.穴位针刺治疗取足三里、内关、公孙,并配合耳针胃穴;假穴位针刺于足三里、内关、公孙穴位旁开3 cm处实施针刺治疗,耳穴选取耳舟对应胃穴的水平位置,均每日1次,连续6天.两组均使用基础止吐药托烷司琼5 mg,每天1次,连续6天.比较2个化疗周期中使用穴位针刺治疗者(统称穴位针刺组)与假穴位针刺者(假穴位针刺组)连续6天的恶心、呕吐症状的疗效.结果:穴位针刺组第2天、第4天恶心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87.1%、79.0%,优于假穴位针刺组的59.4%、57.8%(均P<0.05);穴位针刺组第3-6天的呕吐疗效优于假穴位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止吐药能有效降低化疗药所致迟发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穴位组作用优于假穴位组.  相似文献   
39.
枕神经痛多表现为单侧头痛,所以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关于本病的病因,文献报道不多。非药物治疗(含针灸、按摩、针刀等)对本病有效,但有效率、痊愈率报道不一,且既往文献报道多侧重于观察近期疗效,对远期疗效的报道不多。2007年至2008年对30例枕神经痛患者针刀治疗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枕部针刀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探讨皮神经卡压因素在颈源性头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82例,治疗部位为枕部,左右两侧共8点:乳突后压痛点;乳突与C2棘突连线中点;枕骨粗隆与乳突连线内1/3交点;C2棘突水平后正中点旁开1.5~2cm处压痛点。男23例,女59例;年龄17~73岁,平均41.57岁;病程0.5~50年,平均10.4年。患者均以头痛为第一主诉,本文以头痛疼痛强度(PPI)评估分级为观察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为81.70%(67/82),术后3个月内复发现象明显。但17.07%(14/82)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未复发。结论:一次针刀松解治疗使17.07%的颈源性头痛患者获得临床痊愈,说明皮神经卡压因素是颈源性头痛的重要病因;针刀治疗后3个月内患者头痛复发现象明显,提示应在此期间增加治疗次数并扩大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