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患者,男,23岁。1979年7月29日入普内科,病前2个月有发热,体温39℃,多汗、咳嗽、少许白色痰。曾在当地诊为“淋巴结核”、“肺结核”,用利福平,异烟肼,PAS治疗,无好转。3年前  相似文献   
6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继而引起全血总容量绝对增多,血液中细胞血浆比例失调。目前的治疗多采用骨髓抑制剂、脾切除、血稀释等。其弊端是缓解期短、易复发,我们采用量子疗法结合清除红细胞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例,以血液(血液中细胞)净化为手段,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3.
蔺彩娟  甘欣锦 《山西中医》2014,30(11):44-47
目的:观察三子补血汤治疗小鼠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作用,并在细胞因子水平阐述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SPF级昆明小鼠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6组,将除A组以外的其余各组小鼠用CTX造模。给各治疗组0.3 m L不同浓度的三子补血汤或升板胶囊液及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至化疗后第14天。于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4天和化疗后第14天观察小鼠血小板数目;化疗后第14天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TNF-α和TGF-β1血清水平。结果:化疗后第14天,与B组相比,D、C和A组小鼠的血小板均明显增多(P0.01);与D组相比,F、B组小鼠血小板均有所减少(P0.05)。与B组相比,除F组外,其余各组小鼠TNF-α血清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B组相比,除F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组相比,F、B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大剂量三子补血汤和升血小板胶囊均能明显提升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小鼠的血小板,且疗效相当,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小鼠TNF-α和TGF-β1的产生,进而促使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生,或促进某些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进而促使血小板的生成。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法:搜集6例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HE切片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4~53岁,平均年龄44.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大体为红色肿物,部分见包膜;镜下瘤细胞呈巢团状、条索状排列,胞质丰富,核深染。免疫组化:Syn阳性,其他S100、CgA等均有不同程度表达,CKp、CD34、CD31、SMA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约<10%。结论: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为罕见的头颈部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TLR)3和4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中的表达及其活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Ficoll法分离培养健康供体的BM-MSC;用流式细胞(FCM)检测BM-MSC中CD34、CD45、HLA-DR、CD44和CD71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爬片BM-MSC细胞中CD71的表达;RT-PCR法检测BM-MSC中TLR3和TLR4的表达;MTT法检测 POLY(IC)和LPS对BM-MSC增殖的影响。结果 FCM法发现体外分离培养的BM-MSC中CD34、CD45和HLA-DR表达呈阴性,CD44和CD71表达呈阳性;爬片BM-MSC细胞中CD71的表达呈阳性;BM-MSC中有较高水平的TLR 3和TLR4表达;体外培养第5天时,各浓度POLY(IC)组存活细胞数均少于血清组(P<0.01),而多于单纯培养基组(P <0.05),浓度和存活细胞数间存在半对数直线相关关系(r=?0.998,P<0.05);体外培养第7天时,中浓度和高浓度LPS组存活细胞数均少于血清组(P<0.05),而多于单纯培养基组(P<0.01)。结论 健康供体BM-MSC中存在高水平TLR3和TLR4 mRNA的表达;POLY(IC)和LPS通过TLR3和TLR4的介导影响BM-M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66.
本文总结了医院应急医疗队参与抗震救灾药材保障工作的经验,分析应急药材保障存在问题,探讨抗震救灾药材保障工作的特点及措施,建议针对不同灾情,制定药材保障标准、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保障精确化、对捐赠药品实行专项管理,以满足药材需求和提高保障效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在裸鼠肺癌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裸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将H460细胞、H460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裸鼠左侧胸腔,观察两组裸鼠共3周。统计其生存率,测量瘤质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动物肿瘤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水平,明胶酶普法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裸鼠肺癌胸腔内接植成瘤率为100%,胸腔种植瘤模型逐渐出现远处转移。对照组于第18、19、20和21天共有4只裸鼠死亡,实验组分别于第12、15和19天共有3只死亡,第18、20天各有2只死亡,第21天有3只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8;实验组裸鼠死亡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实验组瘤质量(1.711±0.175)高于对照组(1.521±0.369),P=0.000。实验组动物血液中MMP-2的表达及瘤组织内MM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纤维细胞能够促进裸鼠肺癌的生长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同肿瘤细胞相互协同,促进裸鼠体内MMP-1、M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8.
精细化管理思想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所谓精细管理,就是严格管理加上细致管理,精细管理不仅可以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让全体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2,3].  相似文献   
69.
目的考察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的主要药效学及急性毒性。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独一味胶囊高剂量组(1 756 mg/kg),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低、中、高剂量组(86、172、430 mg/kg),每组10只,采用二甲苯致耳肿胀、冰醋酸致扭体、热板法镇痛实验考察抗炎、镇痛作用;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相同5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1周,末次给药后1 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法,比较独一味胶囊、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总黄酮、大极性部分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耳肿胀(P0.05);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扭体次数(P0.05),但痛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缩短TT,抑制APTT,增加FIB(P0.05),但对PT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胶囊均未引起小鼠死亡,仅高剂量组使小鼠轻度腹泻和活动下降。结论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止血作用,而且急性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70.
黄褐斑中医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图法分类号R758.42黄褐斑(Chlosma)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都有。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或淡黄色斑片,不规则形状,对称分布于面部,无炎症及鳞屑,无自觉症状。随季节、日晒、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