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0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延长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以确保大面积烧伤患在休克期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出品的以Vialon为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将40名烧伤面积在40%以上的患分成对照、实验二组,分别给予粘贴膜及缝合固定加粘贴膜固定。结果:常规基础上应用加固缝合的方法,减少了导管滑脱的机会,使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应用静脉套管针加缝合固定既可保护患的血管、减轻痛苦,又保证了有效的输液通道。  相似文献   
82.
烧伤早期液体复苏患者水和电解质平衡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烧伤早期(伤后1-5d)乳酸纳林格氏液和血浆复苏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防治对策。方法:烧伤患者786例,其中小儿114例。烧伤总面积12%-96%,平均36±28%。伤后早期按照“瑞金公式”计算,采用乳酸纳林格氏液和血浆复苏方法,并根据监测指标调整。分析指标:伤后1-5d的每天乳酸纳林格氏液、血浆和水的输入量;每小时尿量;血、尿中电解质含量;血气分析;尿pH值。结果:血流动力学稳定735例(93.5%),48h内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正常,26例(3.5%)48h后出现低钠血症。延迟复苏或发生过休克51例(6.5%),输液量超过计算量20%以上,尿量一度<0.5ml·kg-1·h-1,均呈现低钠血症,25例合并低氯血症,13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或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小儿12例,6例发生惊厥、抽搐。输注高渗盐溶液后改善。结论:(1)乳酸纳林格氏液和血浆混合输注补充血容量、预防休克的方法,对绝大多数烧伤患者是适宜和有效的。(2)对延迟复苏或有休克的患者,须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增加补液量。(3)大量“等渗”电解质液和胶体液复苏,有引起低钠血症的倾向,应予关注。对此类患者,在乳酸纳林格氏液和血浆复苏的基础上,适量输注高渗盐液对提高复苏效率、减少液体负荷、预防和治疗低钠血症均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调查志贺菌在上海地区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和耐药性。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志贺菌 1 0 5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1 0 5株志贺菌中 5 1株为宋氏志贺菌 ,占 4 8.6 % ;5 4株为福氏志贺菌 ,占 5 1 .4 % (包括 5株福氏变异株 ,占总数的 4 .7% )。宋氏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氟喹诺酮类 1 0 0 %、头孢噻肟 94 .1 %。而福氏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头孢噻肟 98.1 %、氟喹诺酮类70 %。结论 上海地区志贺菌感染以福氏志贺菌和宋氏志贺菌为主 ,福氏志贺菌中以福氏 2型为主 ,占 6 6 .7% ,其次为福氏 1型 ,占 2 0 .4 %。福氏志贺菌对各种抗生素耐药性有增高趋势 ,必须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4.
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数量有明显增长。但是,老年人因其生理特点,常井发多种疾病,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预防合并症复发,对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护理观察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从众心理对临床带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众心理是个体为适应环境,减轻工作压力而采取的反应方式,通过对30名在校学生和30名实习学生的心理测试和探讨所得,充分发挥从众心理的正效应,克服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可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86.
1型糖尿病为临床上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索绝对不足所导致,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自身免疫,而发生在过敏反应后甚至并发酮症酸中毒报道甚少,笔者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导尿管改良固定法在预防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林鸣芳 《上海护理》2006,6(4):26-27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是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但导尿引起的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医护人员,每天约有5%的带管患者发生菌尿[1]。为探讨降低CAUTI发生的相关因素,我院在导管的固定方法上做了积极探索,运用“高举平台”改良导尿管固定法,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05年4月~2006年4月住院且行留置导尿术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6岁~92岁,平均年龄53.5岁。留置导尿的原因:手术需要56例,尿失禁23例,观察尿…  相似文献   
88.
电生理技术具有客观、可量化、无创、易重复的优点,在卒中患者康复评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表面肌电图在运动分析和肌肉功能评估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通过脑电图可以了解脑功能状况;诱发电位能够反映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认知状态;经颅多普勒可用于检测卒中患者康复前后脑血流的变化。本文对电生理技术应用于卒中患者功能障碍评定、康复效果评估以及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临床价值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典型症状,其中手和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作业表现,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本文基于人-环境-作业(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PEO)模式,从人、环境、作业活动和作业表现等方面,探讨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以期提升人们对中国脑卒中患者作业治疗内涵的理解。通过作业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行为表现,减轻功能受限程度,增强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0.
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眼内植入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来达到矫正屈光的技术, 已广泛用于白内障手术的屈光矫正,也用于近视、远视的屈光矫正[1].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来矫正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不仅手术操作简便,而且术后屈光状态具有可预测性、可逆性及可控制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2].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院眼科采用晶状体眼前房角支撑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眼11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具体手术配合及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