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8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170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12篇
综合类   1122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93篇
  1篇
中国医学   3328篇
肿瘤学   13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2.
治粮保肾冲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验证治糖保肾冲剂(黄芪、丹参、火萸肉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基作用机理、采用多次腹腔注射脲佐菌素(STZ)建立早期Di大鼠模型,分别给予治粮保肾冲剂(中药组)、苯那普利(西药组)治疗4周后,观察大鼠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A1b),尿转铁蛋白(UTRF)、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α1微球蛋白(Uα1-M),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以及肾储病理等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药组FPG、HbA1C显低于模型组(P〈0.01)及西药组(P〈0.05),TXB2及TXB2/6-keto-PGF1α也低于模型组及西药组(P〈0.05~0.01),但中、西药组间无明显差异,提示治糖保肾冲剂能降代  相似文献   
43.
邓跃毅  陈以平 《河北医学》2000,6(10):887-891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大鼠不同的生存率对肾功能等疗效分析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肾衰模型,观察苯那普利对大鼠生存率和肾功能等的作用。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生存率为64.3%,而苯那普利治疗组大鼠的生存率为100%。如不考虑生存率的差异而进行两组间肾功能等指标的比较,则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用分层的方法考虑生存率不同的影响后,则两组在肾功能、血脂、残肾病理等指标的统计上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4.
探讨中药肛滴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通过对6例典型病例的回顾分析,观察中药肛滴在缓解癌性粘连性肠梗阻、缓解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提高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应用中医理论“通则不痛”之说,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中药肛滴治疗.认为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5.
疏肝健脾汤对应激腹泻小鼠血清5-HT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应激小鼠实验模型,观察疏肝健脾汤对应激腹泻小鼠中胃肠激素5-羟色胺(5-HT)的实验作用。结果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西药得舒特组分别与应激腹泻组比较腹泻批数有显差异(P<0.002,P<0.05,P<0.01)。中药大,小剂量组之间相比较有显差异(P<0.05)。中药大,小剂量组在应用疏肝健脾汤后与应洲腹泻组比较,血清5-HT尝试有明显差异(P<0.001,P<0.05).实验研究证实,疏肝健脾法对血清5-HT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205例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郊县的毒蛇主要是蝮蛇,民间又叫"土公蛇"、"土灰蛇"等.从1966年至今,我们共治疗了五百余例蝮蛇咬伤病人,除2例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现将有较完整记录的205例作一分析.一般分析  相似文献   
47.
肺、脾、肾三脏与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极为密切.肺主气,除"司呼吸"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参与了全身气血的运行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现代医学也注意到肺脏除呼吸功能外,还有非呼吸生理功能的一面(例如清除机制、吞噬作用、代谢功能等等),而两者又是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的.如种种原因引起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那么就造成肺气闭塞或上逆,进一步可导致痰浊逗留或郁而化热,出现一系列咳嗽、胸闷、哮喘、气急、畏寒、发热等症候群.所以病在这个阶段,临床上就有肺寒、肺热、挟痰、挟湿等见证.以支气管哮喘为例,在发作的时候,往往抓住"肺"这个环节,来进行辨证论治.我们曾总结50例支气管  相似文献   
48.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症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肾脏表现,病理诊断为肾小球硬化症。虚、瘀、湿、浊是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基本病机,其中虚是导致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始动因素,瘀是构成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病理基础,而湿、浊是加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中药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理。方法:用TNBS50%乙醇溶液肛门注入制作大鼠UC模型,分组分别给予清肠栓、醋酸泼尼松等治疗14d后处死,迅速剖取远端结肠,置液氮中备用。用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粘膜IL-1β、IL-6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清肠栓、醋酸泼泥松均可抑制模型大鼠结肠粘膜IL-1β、IL-6mRNA表达。结论:IL-1β、IL-6是导致UC结肠粘膜损伤的重要炎症介质,清肠栓治疗UC的作用机理与抑制IL-1β、IL-6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低密度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康大、中、小剂量组、西药氟伐他汀、中药血脂康对照组 ,每组 10只 ;另取 10只喂饲正常饲料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 30天后 ,RT -PCR法测定大鼠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冠心康中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相对含量高于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冠心康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水平 ,与西药氟伐他汀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血脂康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心康可明显增强高脂血症大鼠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 ,从而加快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 ,起到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