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4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伴7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Turner综合征一例江静傅曼芬王德芬患儿女,13岁,因矮身材就诊。患儿为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900g。出生时父母年龄分别为28岁和27岁。新生儿期无明显的手背、足背淋巴水肿。患儿自幼食欲差、生长缓慢,7岁时身高...  相似文献   
92.
本实验用~(15)N-甘氨酸同位素示踪技术对8名正常人,33名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其中代偿期15名,失代偿期18名)的整体蛋白质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病人的整体蛋白质流量、合成速率与分解速率比正常人明显增加(p<0.01),而且二组病人的分解速率均快于合成速率(p<0.01),尤以失代偿期肝硬化为甚,说明肝硬化病人的蛋白质呈高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93.
近来,帕金森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病人对于帕金森病还缺乏认识。本文就病人常提到的一些问题作一解答。 1.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早在1817年有个叫帕金森的人,首先发现并描述了这种疾病,故称帕金森病,主要症状是震颤、运动减少、行动迟缓及肌肉僵硬。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易患此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帕金森  相似文献   
94.
急性肝炎与重症肝炎患者止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化指标判断肝脏疾病的严重性一直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近年重症肝炎患者血液止凝血的变化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选择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HPT)、D二聚体为主要观察指标,并与有关生化项目进行同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27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8.2岁(11~69岁)。急性肝炎34例,重症肝炎12例,均按1990年上海全国会议修订的标  相似文献   
95.
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久  钱允庆 《上海医学》1990,13(7):422-423,393
  相似文献   
96.
Liddle综合征(假性遗传性醛同酮增多症)是较罕见的疾病,现将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并对其诊断和治疗略加讨论。患者男性,15岁,主诉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4年,于1990年入院。1986年来患者常感头晕、头痛,血压波动在29~21/19~12kPa,频发剧烈头痛伴四肢冰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当地医院诊断  相似文献   
97.
患者男性,70岁,住院号314798。因反复黑粪2年,于1986年7月28日入院。2年前患者因黑粪伴晕厥、贫血在当地某医院就诊,体检无异常,胃镜报告为“轻度浅表性胃炎,贫血胃粘膜。”GI示“胃窦炎”,经输血及药物治疗一月后血止,常规服用H,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半月后又复黑粪,再次就医,此后每隔30~50天出血一次,每次持续黑粪约7~10天,在当地先后作胃镜3次,均为“胃窦  相似文献   
98.
患者男性,32岁,住院号329729。以黑便一次,呕血2次伴休克,于1987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出血前一天晚上饮黄酒8两,次日早晨起床后即感头晕恶心,并有便意,随即解黑便一次,呈柏油样,不成形,量约500ml,随后呕血2次,颜色呈咖啡色及暗红色,伴有血块,出血量1200ml左右,患者当即有头晕、心慌、眼花、大汗淋漓。由  相似文献   
99.
对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检测前列腺素、血小板功能和血浆抗凝蛋白 C、蛋白 S 后发现,患者血栓素B_2(TXB_2),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_4)显著增高,6-酮前列环素(6-keto-PGF_(1a))降低。血瘀证与气证(气虚气滞为主)比较,30例血瘀证以 TXB_2增高为主,βTG、PF_4值高,蛋白 C 抗原(PC:Ag)降低,38例气证以6-keto-PGF_(1a)降低为主,βTG,PF_4增高没有血瘀证明显,PC:Ag代偿性增高。这些结果有助于阐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00.
林国珍  王伟 《上海医学》2003,26(6):339-340
遗传性无 (或低 )转铁蛋白血症亦称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 ,是指由于人血清转铁蛋白 (sTRF)基因缺陷导致患儿血循环中缺少或缺乏转铁蛋白(TRF)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从1 961年报道首例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至今 ,全世界仅报道了 8个独立家系和 9例患者 ,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1 8] 。对本病的研究往往局限于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 ,有关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 ,现就目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临床特征遗传性无 (或低 )转铁蛋白血症的主要症状包括 :①慢性贫血 :严重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②肝、脾肿大 :可见严重的肝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