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77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20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篇 |
儿科学 | 152篇 |
妇产科学 | 48篇 |
基础医学 | 252篇 |
口腔科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990篇 |
内科学 | 1180篇 |
皮肤病学 | 56篇 |
神经病学 | 203篇 |
特种医学 | 181篇 |
外科学 | 994篇 |
综合类 | 589篇 |
预防医学 | 223篇 |
眼科学 | 129篇 |
药学 | 215篇 |
中国医学 | 110篇 |
肿瘤学 | 182篇 |
出版年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891篇 |
2004年 | 938篇 |
2003年 | 893篇 |
2002年 | 723篇 |
2001年 | 320篇 |
2000年 | 516篇 |
1999年 | 319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206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的临床病程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观察、分析我院外科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救治42例FAP的临床特点、病程演变趋势和治疗效果。对于经有效复苏治疗,病人情况不稳定、脏器功能无好转的病人,及时行外科手术等干预治疗。早期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小网膜囊及腹膜后减压引流,建立有效的胰周灌洗引流系统。结果:42例FAP病人中存活了29例,存活率为69.0%(29/42);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存活27例,存活率为77.1%(27/35),7例行非手术治疗,存活2例,存活率为28.6%(2/7)。有37例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脏器功能障碍,占88.1%;最常累及的是心血管(54.8%)、肺(76.2%)及肾脏(57.1%);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在FAP中的的发生率也很高,占59.5%(25/42),存活14例,存活率为56%(14/25)。高龄(P﹤0.01)、APACHEII评分高(P﹤0.01)、SOFA评分高(P﹤0.05)、Balthazar评分高(P﹤0.01)都是FAP预后不良的指标。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P﹤0.05)。结论:FAP病人需要在急性反应期内尽早手术治疗,结合重症加强治疗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病人预后更凶险,需要更积极的手术治疗和更细致严密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及他克莫司(FK506)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CsA及FK506对QGY鄄7701、QGY鄄7703、SMMC鄄7721和BEL鄄7402等4株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还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料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药组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随着作用时间延长,10μM的CsA对4株肝癌细胞均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效应(P<0.01),而0.5μM的FK506与对照组相比,其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荧光显微镜下CsA用药组肝癌细胞呈现凋亡改变;而FK506用药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免疫抑制剂CsA非但未促进体外肝癌细胞生长,相反呈明显的抑制效应。FK506尽管未呈现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也未显示有生长促进作用。CsA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3.
GADD45β基因表达诱导对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伟华 Bingsen Zhou Dana Darwish Peiguo G. Chu Frank Luh 陈皓 邓侠兴 沈柏用 杨卫平 李宏为 YEN Yun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10(2):155-160,164
目的:体外合成GADD45β基因全序列表达质粒后,研究GADD45β基因表达诱导对呈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获得GADD45β基因全序列,插入pDrive穿梭克隆载体和pIRES2-EGFP荧光表达载体后大量扩增获得DNA,结合p53全基因表达质粒pp53-EGFP转染HepG2、Hep3B细胞后,以[^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3H—Tdr)和细胞克隆形成法分析DNA合成变化及细胞生长能力;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GF-β1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合成GADD45β基因全序列和表达质粒,通过流式细胞仪收集转染阳性的荧光表达细胞能显著提高转染效率;转染GADD45β后.具有野生型p53基因的HepG2细胞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DNA合成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TGF-β1的表达亦明显受抑。与之相反,缺失p53基因的Hep3B需要同时共转染p53基因后,方出现抑制效应。结论:GADD45β基因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功能需要完整p53基因的辅助和(或)调控。GADD45表达和(或)功能异常,导致p53介导的DNA损伤修复途径异常或阻断,是肝脏细胞恶性转化及形成肿瘤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4.
8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难点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麻醉、监护等相关学科的进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但手术的复杂性及高风险性仍然困扰着外科医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清扫范围胰腺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胰腺癌早期即可穿破胰管向胰周组织浸润、蔓延,其淋巴结转移发生早。据统计,早期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已达20%~30%,而进展期胰腺癌几乎都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还可直接侵入神经束膜间隙沿神经束扩散,多见于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伴行的神经丛,所以廓清腹膜后神经结缔组织和淋巴结是手术的难点和目前关注的一个热点。标准的W … 相似文献
86.
胆囊结石病的遗传特点及家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认为,胆石病(主要指胆囊胆固醇结石病)是肝脏脂质代谢和胆囊功能两方面变化的结果,并受机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胆石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5F,即Fem ale(女性)、Fatty(肥胖)、Forty(40岁)、Fertile(多产妇)和Fam ily(家族史)。其中家族史表示胆石病有遗传特点,也就是胆石病的发病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瑞典胆石病病人一级亲属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在以色列近2倍,在印第安人为3倍以上[1]。丹麦的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胆石病发病率(14/25)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同性别6/40,不同性别0/36)[1]。胆石病发病率在某些人… 相似文献
87.
PTEN抑癌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微小转移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TEN抑癌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病人的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3例乳腺癌病人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肿瘤PTEN蛋白的表达;用定量RT鄄PCR法测定原发肿瘤PTENmRNA的表达。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微小转移灶;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灶。结果: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中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分别是24.5%,56.6%,26.4%和41.5%。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呈丢失者占35.8%,后者与外周血和骨髓微小转移灶间无显著关系,而与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密切相关(P≤0.001)。PTENmRNA的表达与外周血、骨髓及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灶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丢失与前哨淋巴结中的微小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测其早期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8.
胰腺内分泌肿瘤术前影像学定位诊断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经腹部超声(TAUS)、内镜超声(EUS)、CT、MR、选择性血管造影(SAG)及动脉钙刺激静脉采血测定胰岛素(ASVS)在胰腺内分泌肿瘤(PET)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ET的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PET的定位结果,并探讨PET的影像学表现和特点。结果:各种检查方法术前定位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TAUS为47.4%和41.5%,EUS为90.0%和75.0%,CT为86.9%和82.8%,MR为85.7%和77.4%,SAG为16.7%和16.7%及ASVS为83.3%和83.3%。结论:PET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应从易到难,先行非侵入性的TAUS、MSCT或MR检查;如仍为阴性,则考虑EUS或ASVS;最后为手术探查及术中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89.
病例:男,37岁,入院前1个月因车祸致腹部外伤(方向盘挤压腹部)在外院行非手术治疗,一周后因腹痛加剧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回肠穿孔,行穿孔肠段切除术,术后3周,腹部切口下端流出粪便,同时肛门排便量减少,即来本院治疗。入院体检:营养不良,明显消瘦,腹部切口下端有一瘘管外口,有粪便溢出,周围皮肤红肿明显,瘘口周围腹部有压痛。经瘘管造影见造影剂可进入乙结肠直肠内,并向上通过一内瘘进入回盲部及回肠,诊断为回肠、直肠多发性肠外瘘.决定手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经瘘口置管冲洗引流保持瘘管通畅,并予8肽生长抑素抑制肠液分泌,在病人腹腔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营养状况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于入院后1个月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胃癌病人之血浆MMP-2、MMP-9及TIMP-1水平与病人个体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不同分期的胃癌病人、良性胃病病人和健康志愿者血浆中MMPs/TIMP水平,逐例随访胃癌病人。结果:胃癌病人血浆MMP-2、MMP-9及TIMP-l的水平分别为(21.7±6.3)ng/ml(、17.9±9.2)ng/ml和(39.5±13.3)ng/ml;较良性胃病病人和健康志愿者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尤其是Ⅳ期胃癌病人。胃癌病人血浆中MMP-2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转移(包括淋巴结和远处)相关,T1MP-1与转移相关,MMP-2水平也与病人生存期相关。结论:血浆MMP-2可以作为预测胃癌病人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