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64篇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山羊颌骨牵引成骨的组织学特点及bFGF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羊牵引成骨的组织学特点和bFGF组织表达特点。方法建立山羊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后,分别于牵引完成时、牵引后2、4、6、8周处死2只山羊。处死后,分别拍摄标本的CR-X线片,并将牵张区新生骨组织分成三份,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分析、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实验。结果CR-X线片显示,牵引完成后,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灰度逐渐增加。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新生骨组织的抗压强度随着固定时间的增加而增大。HE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表明,牵引完成时牵引间隙充满胶原纤维组织,新生血管丰富,4周后骨小梁相对成熟,观察到成骨和破骨活动,8周时牵引区骨组织趋于成熟。免疫组化显示:bFGF表达在牵引期强于固定期,牵引8周后仍有较弱的表达。结论DO早期阶段新生骨组织骨密度,抗压强度增加迅速,6周后趋于平稳。山羊颌骨牵引成骨表现为骨膜内成骨和软骨化成骨。bFGF在牵引期和固定期对新生骨组织具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研究精氨酸(L-aw)与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大鼠牙周膜压力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GNOS)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并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于局部骨膜下注射精氨酸(L-arg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和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每2 d 1次.定期处死动物,取材并制作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iNOS的表达-时间曲线基本相似,均在加力后7 d达到高峰,牙周膜压力侧iNOS的表达在同一时间点不同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rg和L-NAME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牙周膜内iNOS的表达并无影响,两者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影响正畸牙牙周膜的改建和正畸牙的移动.  相似文献   
163.
目的:通过三维CT头影测量分析,探讨保存髁突软骨在生长期山羊囊内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个月龄山羊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4),实验组双侧髁突造成囊内骨折并同期行手术复位固定,一侧保留髁突软骨,另一侧切除髁突软骨。术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行头颅CT扫描,采用SimPlant11.2软件进行髁突高度的三维测量,通过SAS 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下颌支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保留髁突软骨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下颌支的平均高度为(51.85±1.67)㎜和(56.25±4.49)㎜,切除髁突软骨组为(45.18±1.31)㎜和(46.59±1.66)㎜,对照组为(51.52±1.95)㎜和(56.19±3.38)㎜。其中,保留髁突软骨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髁突软骨组和切除髁突软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复位固定生长期髁突囊内骨折时,保存髁突软骨不会影响下颌支生长发育;破坏髁突软骨则导致下颌支生长发育受限。  相似文献   
164.
为探讨联合检测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及保守治疗中的价值,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24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和P水平,并与146名早期正常妊娠者作对照,比较保守治疗前后血清β-HCG和P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成功组患者血清β-HCG和P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结果显示,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和P水平低于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成功组和失败组血清β-HCG下降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下降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成功组和失败组对比,血清P比β-HCG更快下降至正常水平。因此,联合检测血清β-HCG和P可辅助确诊早期异位妊娠,为患者赢得治疗时机的同时对预后监测也具有临床意义。动态血清P测定可作为一种优于血清β-HCG的预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5.
目的评价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RR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09年6月214例STARR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214例手术完成顺利,术后1周内81.7%患者效果显著(41.5%痊愈,40.2%显效),17.8%有效,仅1例(0.4%)无效。术后6个月,门诊及电话随访136例(63.6%),随访患者中80.1%效果显著(33.1%痊愈,47.1%显效),19.1%有效,仅1例(0.7%)无效。无大出血、肛门失禁、后腹膜及盆腔感染、直肠阴道瘘等重大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套叠引起的排便梗阻综合征(OOC)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高效的许旺细胞纯化方法。方法选用3~5d的SD乳鼠双侧坐骨神经,用DispaseⅡ短时消化去除神经外膜和束膜,用复合胶原酶NB4彻底消化、离心,获得原代细胞。细胞培养达到亚融合状态后,置于4℃冰箱约5min,收集首先脱壁的许旺细胞。最后用S100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法鉴定许旺细胞的纯度。结果通过酶消化法剥脱神经外膜和束膜,获得纯度85%以上的原代许旺细胞;经低温差速法进一步纯化,纯度可达99%。结论先用酶消化神经外膜和束膜,再用低温差速分离许旺细胞,能够获得高纯度的许旺细胞,是一种简便高效的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67.
近年来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社区人群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6%,其中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占6%,但真正接受专业帮助或治疗者的比例不足1/4[1].过去的20余年,国内综合性医院在精神卫生服务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关于在综合性医院专业心理门诊就诊患者的特点、疾病诊断构成及年门诊随访情况等的报道并不多.  相似文献   
168.
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出台,临床医疗安全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同时面对上游的高度专业的医疗设备维修行业,技术资源不对称,而医院的医工队伍尚不健全的现状,提出在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管理的前期配置阶段、中期维修环节和后期评价环节采取的一系列管理策略和实践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9.
跟骨骨折的多排螺旋CT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三维重建对跟骨骨折的综合评价价值.方法 对16例急性跟骨骨折的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0.75 mm,重建间隔0.5 mm,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等技术后处理,分别观察骨结构、肌腱及周围软组织.并对累及后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进行Sanders 分型. 结果 MPR和VR共显示跟骨骨折20个(其中双侧4个),3个为单纯跟骨结节骨折,17个复杂性骨折.复杂骨折累及跟距关节面34个、跟骰关节面受累8个.对15个累及后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可分为Ⅰ型1例, Ⅱ型3 例,Ⅲ型9 例, Ⅳ型2例.重建图像显示跟腱损伤及局部积液1例,腓骨侧肌腱移位1例,骨片卡压5例,肌腱肿胀8例.结论 跟骨骨折术前MDCT检查结合三维重建可以准确详细地显示骨折情况,帮助具体分型,同时可以准确评价肌腱,帮助综合评价跟骨外伤性改变,有利于手术进行.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5类与1类的乳腺密度等参数的差异及其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BI-RADS 5类和137例BI-RADS 1类的乳腺密度及年龄分布差异.经工作站分别测量BI-RADS 5类乳腺及BI-RADS 1类双侧乳腺平面径线,并记录相应乳腺厚度,对上述物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乳腺检查阴性组比较,高度怀疑乳腺癌的患者CC位平面径线较长,但两组乳腺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3).乳腺密度在BI-RADS 5类与1类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二分类变量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乳腺癌检出率是前一年龄段的2.850倍(Wald x2=28.723,P<0.001);乳腺密度每提高一个等级,乳腺癌检出率是前一密度等级的2.434倍(Wald x2=13.671,P<0.001).结论:年龄、乳腺密度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中乳腺密度较高的女性是乳腺癌普查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