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61.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受体α(interforon gamma receptor alpha IFN-γR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eule I.ICAM-1)在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 方法 采用二乙酰氨基笏(2-acetaminofluorene AAF)加三分之二肝切建立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的模型,并以大鼠单纯三分之二肝切后的再生肝纠织、单纯灌AAF4天后的肝组织及正常大鼠肝细胞作对照,采用RT-PCR检测IPN-γRα、ICAM-1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mRNA在模型组及对照组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FP,IFN-γRα及ICAM-1mRNA 表达水平在模型组肝切后4天及9天明显上调,AFP在肝切后9天、IFN-γRa及ICAM-1在肝切后4天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切后20天复常。结论 AFN-γRα和ICAM-1mRNA的高表达与肝卵圆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通常认为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IB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Th17是一种T淋巴细胞亚群,成熟的Th17可以分泌IL-17A、IL-17F、IF-21、IL-22等一系列炎症因子,其中IL-17A在肠上皮黏膜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对IL-17A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针对IL-17A分泌过程进行调节干预也成为IBD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63.
目的:检测C型、D型和E型腺管开口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中Ki67、CDX2的表达情况,评估肠上皮化生程度(intestinal metaplasia,IM)与腺管开口形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Ki67、CDX2蛋白在452例不同腺管开口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评估IM的程度.结果:在非萎缩性胃炎胃小凹腺管开口呈B型(B型腺管开口胃炎)、萎缩性胃炎伴IM胃小凹腺管开口呈C型(C型腺管IM)、萎缩性胃炎伴IM胃小凹腺管开口呈D型(D型腺管IM)、萎缩性胃炎伴IM胃小凹腺管开口呈E型(E型腺管IM)、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窦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2%、40.5%、44.0%、64.3%、71.4%和87.1%,E型腺管IM组分别与C、D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8),而C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6组中CDX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6%、75.0%、78.6%、81.0%、80.4%和84.3%,E型腺管IM组与C、D组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但与B型腺管开口胃炎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M程度E型>D型>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CDX2可能与胃黏膜IM组织的微形态无关;E型腺管IM黏膜比C型、D型的Ki67表达高,IM程度重,胃镜随访检查时应重视这些黏膜改变的活检.  相似文献   
364.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9例患者按2:1.随机化分配入组。治疗组20例,依体重不同每周1次皮下注射佩乐能40μg或50μg,同时口服利巴韦林750~1050mg/d;对照组9例,每周3次皮下注射甘乐能(3mu/次),利巴韦林的剂量和服法与治疗组相同。疗程4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5.00%和44.44%(P〈O.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365.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炎症指数(SII)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单独及联合检测与胃癌(GC)临床分期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9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SII、白蛋白及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检测指标的截断值并绘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来评价炎症指标和肿瘤标记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术前胃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进展期胃癌组术前NLR、SII、CEA、CA19-9、CA72-4水平均高于早期胃癌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SII、CEA、CA19-9、CA72-4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792、0.722、0.624、0.76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09、366.73、2.18、7.44、3.63。各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4,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89.2%...  相似文献   
366.
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AFLP的患者共2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母婴的预后等。结果 收治的22例AFLP患者均为妊娠晚期,平均孕周(36±2)周,临床以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其中15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12例出现产后出血,6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合并肺部感染。14例(63.6%)的孕产妇痊愈或者好转,18例(64.3%)的新生儿存活。首发症状到确诊的时间、孕产妇的产次影响母亲预后,且母亲预后与胎龄、胎儿性别、怀孕次数无关。胎儿的生存率与首发症状到确诊时间有关,与胎龄、产次和怀孕次数的无关,男性胎儿的死亡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LP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必须提高对AFLP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开展多学科协作以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367.
患儿女, 5岁, 因"间断发热、腹痛、腹泻2个月余"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出现多处不规则深溃疡, 肛周可见脓肿。基因检测显示患儿存在TNFAIP3基因杂合变异(NM001270508:c.866delA), 而其父母均为野生型。患儿确诊A20单倍体不足, 予营养支持、沙利度胺口服治疗, 后因严重胃肠道反应停用沙利度胺, 给予生物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半年余,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