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急症之一,近年由于生长抑素的应用,使得治愈率大为提高,但价格昂贵,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我们采用生大黄和5-FU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甲基异茜草素抑制骨吸收的细胞学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联合培养的方法,在1,25-(OH)2VitaminD3和地塞米松作用下,使骨髓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的活性;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片上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的面积;荧光酶标方法测定组织蛋白酶K的活性。结果甲基异茜草素在0.1~10μmol·L^-1范围内,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分化、TRAP酶活性和在骨片上形成的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结论甲基异茜草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和骨吸收功能来减少骨质的丢失。  相似文献   
103.
1病历摘要 男,84岁。因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于2007-10-21入院。入院前3 d出现剑突下疼痛,心电图:窦性心律,V1~V3ST段弓背向上抬高,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肌酸激酶升高545 U/L,肌钙蛋白I、CK-MB均为阳性。患者于2003年因胆石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反复有反酸、上腹部不适,未治疗。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查体:T 36.5℃,R18次/min,BP 120/80 mm Hg,双肺未闻及干湿口罗音,HR 80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入院后予扩冠、抗凝、降低心肌氧耗量、抗血小板凝集、调脂等对症处理;同时予雷尼替丁静脉滴注抑酸,静脉滴注约5 min后,患者出现气急,烦躁。查体:BP 130/80 mm Hg,HR 92次/min,双肺布满哮鸣音,立即停用雷尼替丁,予氨茶碱、维生素C抗过敏治疗,约10 min后气急缓解,肺部哮鸣音消失。19 d后出院。2007-12-16再次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2007-12-20T22:00诉反酸、腹部不适,值班医生予雷尼替丁胶囊口服,约半小时后出现胸闷、气急、恶心、呕吐,测BP 110/70 mm Hg,  相似文献   
104.
胡佳乐  李伟  沈甫明 《药学实践杂志》2001,19(4):206-208,205
目的:观察预适应(缺血及腺苷)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心、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行腹主动脉下端阻断及再灌注各120min。组I为手术对照组。组Ⅱ在缺血再灌注前先行阻断腹主动脉5min后开放5min,共4次。组Ⅲ麻醉后经颈静脉持续滴注 腺苷生理盐水溶液。组Ⅳ为假手术对照组。4组均于麻醉后经舌静脉注入伊文氏兰(Evank's blue dye)溶液,动脉插管测定再灌注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实验终点取心、肺组织行病理检查,心肌ATP酶,心、肺组织丙二醛(malonyldiadehyde,MDA)含量及Evan氏兰含量测定。结果:组Ⅰ、Ⅲ再灌注后MAP均显著低于组Ⅱ、组Ⅳ(P<0.05),组Ⅰ、Ⅲ间,组Ⅱ、Ⅳ间无显著性。组Ⅰ心肌ATP酶(包括Na^ K^ ATPase,Mg^2_ATPase及Ca^2 ATPase)活力均低于余3组,余2组间2,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Ⅰ心,肺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余3组,余3组间2,2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组Ⅰ肺Evan氏兰含量显著高于Ⅱ、Ⅲ、Ⅳ组,组Ⅱ、Ⅲ高于组Ⅳ,组Ⅱ、Ⅲ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缺血和腺苷预适应能改善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心,肺组织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5.
介壳类药物在中医妇科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独到,历代文献记载较多.现就部分介壳类药物在中医妇科的配伍运用,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6.
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术后患者睡眠失调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术后3~4d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术后1,3d的睡眠情况。结果 入睡延迟发生率为68,8%,易醒发生率为76+O%,早醒发生率为69.8%,总睡眠时间改变为61.5%,总体睡眠质量下降为51.2%,影响白天情绪为45.9%,白天身体功能受影响为79.2%,白天有睡意为69.8%;且在麻醉方式及疼痛程度上,睡眠障碍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对患者的睡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具有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7.
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单枚Cage加自体骨块椎间融合的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2月~2006年6月,笔者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的基础上用1枚Cage加1块自体骨椎间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46例,崩裂性滑脱24例,退变性滑脱22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29~67岁。部位:L3、42例,L4、523例,L5S121例。根据Meyerding滑移分度法:Ⅰ度22例,Ⅱ度19例,Ⅲ度5例。结果随访8~72个月,平均25个月。根据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23例,良22例,可1例。术后滑脱复位44例,Ⅲ度恢复到Ⅰ度2例。结论Cage加自体骨块融合的改良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固定坚强、较好维持椎间高度、良好的椎间骨融合、疗效确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peroxidase,TPO)mRNA cRNA探针的构建及原位表达的检测方法 和意义.方法 取甲状腺结节新鲜组织,在RT-PCR扩增TPO cDNA的基础上,构建pSPT19-TPO质粒,经Hind Ⅲ和BamHⅠ单酶切后成线性化模板,在SP6和T7 RNA聚合酶作用下,体外转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TPO cRNA反义和正义探针,进行TPO mRNA的原位杂交实验.结果 TPO mRNA阳性杂交信号分布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胞质,本组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瘤周甲状腺组织1例原位杂交阳性,乳头状癌2例、桥本病1例原位杂交阴性.核酸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甲状腺组织TPO mRNA的表达,结果 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mRNA 的cRNA探针;检测TPO mRNA是一种较准确反映甲状腺组织TPO状态的方法 ,TPO mRNA的原位检测可结合组织形态学了解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功能表达状况.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疼痛性副舟骨的手术治疗方式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16例疼痛性副舟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3例;年龄13~37岁,平均22岁.其中10例采用传统的Kindner手术方式,6例采用副舟骨融合内固定术,并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2.8年,平均1.5年.根据Maryland足部评定标准,优13例,良1例,可1例.[结论] 术前掌握疼痛性副舟骨的分型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精细操作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0.
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是临床及病理诊断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们对Ret、Mucin-1(MUC1)和Galec-tin-3(Gal-3)基因产物在良恶性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合术前诊断情况分析良恶性病变的临床病理指征,以期为甲状腺肿瘤的术前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1材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