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7篇
  免费   1430篇
  国内免费   6583篇
耳鼻咽喉   156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2720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4229篇
内科学   2048篇
皮肤病学   206篇
神经病学   615篇
特种医学   19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329篇
综合类   10062篇
预防医学   3295篇
眼科学   301篇
药学   4144篇
  24篇
中国医学   1641篇
肿瘤学   143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669篇
  2016年   845篇
  2015年   715篇
  2014年   1230篇
  2013年   1343篇
  2012年   1664篇
  2011年   1673篇
  2010年   1920篇
  2009年   2018篇
  2008年   1908篇
  2007年   1827篇
  2006年   1555篇
  2005年   1686篇
  2004年   1661篇
  2003年   1713篇
  2002年   1510篇
  2001年   1410篇
  2000年   1287篇
  1999年   1124篇
  1998年   895篇
  1997年   784篇
  1996年   731篇
  1995年   639篇
  1994年   516篇
  1993年   491篇
  1992年   413篇
  1991年   414篇
  1990年   390篇
  1989年   322篇
  1988年   309篇
  1987年   299篇
  1986年   328篇
  1985年   376篇
  1984年   278篇
  1983年   244篇
  1982年   221篇
  1981年   233篇
  1980年   170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33篇
  1975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小干扰RNA干扰大鼠神经元Nogo受体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Nogo受体(NgR)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在原代神经元干扰其mRNA表达的效果。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皮层和海马细胞,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转染4对化学合成的大鼠NgR特异性siRNA,72h后提取细胞总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NgR mRNA表达情况。结果4对siRNA均能够下调靶基因NgR的mRNA表达水平,siNgR199、siNgR562、siNgR772和siNgR964等干扰后,NgR mRNA的表达分别为对照siRNA干扰组的6.5%、62.4%、15.2%和6.86%,与对照siRNA干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合成的NgR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的干扰大鼠原代皮层和海马细胞内Ng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外科治疗并发症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80年代Cotrel—Dubousset报道脊柱侧凸三维矫形以来,矫治效果比以往的Harrington、Luque时代有了显著提高。国内自1997年开展此类手术,病例数量不断积累,但关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报道相对较少。本文针对2个脊柱外科中心2000年2月~2005年12月间共收治的589例AIS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53.
我们在解剖一例成年男性尸体的左前臂时,发现一块少见变异肌(图1),根据其起始、位置和功能,命名为“正中腕屈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门静脉淤血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检测家兔肝脏原位冷灌注30 min后淤血的门静脉中内毒素含量,观察清除门静脉淤血对血清内毒素、丙氨酸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脏组织学改变的影响.结果 门静脉阻断30 min后,每去除2.5 ml淤血可使血清内毒素含量显著下降(F=52.698,P<0.01),但去除7.5 ml后淤血中内毒素含量不再明显下降(F=1.243,P>0.05).去除门静脉淤血能降低复流后血清内毒素、ALT、HA和肝组织匀浆中MDA,SOD含量,改善肝脏病理学变化.其中,去除门静脉淤血在5 ml与10 ml时效果最为明显,与不去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5,P<0.05);去除门静脉淤血2.5 ml、15 ml时与不去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75,P>0.05).结论 首批放出的5 ml门静脉淤血中内毒素含量极高,可能是引起肝脏损伤的主要原因;放掉门静脉淤血可以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5.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后,第二军医大学第七医疗队于5月15日凌晨抵达重灾区江油市,至7月7日离开54d中,共处理开放性胫腓骨骨折43例.山于地震伤在不同时期、不同震级、不同地理环境及建筑物条件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加上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高致残率(截肢、感染、肢体短缩)在地震伤中的高发生率[1],故将这43例的病例特点及我们的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6.
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乾  罗文侗 《医药导报》2006,25(3):207-209
结核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并发其他病原肺部感染。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减退的患者,常同时存在肺结核和其他病原肺部感染;在肺结核致支气管肺组织结构破坏时,则易引起其他病原,尤其是细菌和真菌的感染;少数病例既往无肺结核病史,也无明显基础疾病,可同时诊断出肺结核和其他病原肺部感染。对于此类病例的诊断应包括两方面,即结核和其他病原。在肺结核未明确时既要检查抗酸杆菌,也要检查其他病原;如已明确有肺结核,则要了解其治疗史,目前的结核病情及排菌情况,同时注意检查其他病原。治疗方面,如肺结核以前从未治疗过,或目前病情仍有活动,则应给予抗结核治疗。其他病原的治疗,首先应检查明确继发或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同时应根据病情给予经验治疗,有病原结果后,行针对性治疗,可分别给予抗细菌、真菌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57.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就已开展了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今的肝脏外科,已不存在手术禁区,也不认为巨大肝癌不能切除.目前,全世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国人正常膝关节与髌骨不稳膝关节的髌腱长度,探讨国人髌腱长度的测量在髌骨不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43例髌骨不稳患者共49膝(男15例,女28例,6例为双侧髌骨不稳);平均年龄21.4岁(18~28岁);平均身高163(155~173)cm。正常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共50膝(男16例,女34例);平均年龄24.2岁(18~35岁);平均身高165(154~177)cm。在屈膝30°X线侧位片上测量髌腱长度、胫骨结节至胫骨平台的距离、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髌骨不稳组髌腱长度为(53.3±2.7)mm,对照组为(47.3 3.3)mm,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Insall-Salvati指数在髌骨不稳组(1.33±0.17)和对照组(1.06±0.14)也具统计学差异(P<0.05)。胫骨平台与胫骨结节之间的距离在髌骨不稳组为(27.8±3.6)mm,对照组为(28.9±4.1)mm,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髌腱长度过长是髌骨不稳的重要特点之一。联合测量髌腱长度和Insall-Salvati指数有助于髌骨不稳的诊断。  相似文献   
59.
刺鼠信号蛋白对自体移植皮片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刺鼠信号蛋白对自体移植皮片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进一步认识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的原因。方法 建立过度色素沉着的自体移植皮片的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刺鼠信号蛋白作用前后自体移植皮片中酪氨酸酶的表达,并与对照治疗组及正常皮肤相比较。结果 酪氨酸酶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色素细胞的胞浆,在大部分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经刺鼠信号蛋白作用后酪氨酸酶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在其他各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刺鼠信号蛋白在自体移植皮片中能竞争性拮抗α-MSH的黑色素合成,使皮片着色能力降低,从而证明皮片移植后表皮细胞中α-MSH的表达上调是皮片呈过度色素沉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生物芯片在垂体腺瘤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医疗技术发展使垂体腺瘤的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基础研究已显示垂体腺瘤是单克隆起源。但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新近发展迅速的生物芯片技术,以其高效、高通量、高信息量等突出优点。为寻找与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以及生物学行为改变相关的分子物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平台。本文就垂体腺瘤分子机制研究现状以及生物芯片在垂体腺瘤分子机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